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做主播的東北年輕人:我心不夠狠,難成大主播

做主播的東北年輕人:我心不夠狠,難成大主播

關鍵時刻,第一時間送達

來源/ 懂懂筆記(ID:dongdong_note)

文 / 大明白

歡迎下載騰訊新聞客戶端,關注科技頁卡,查看更多科技熱點新聞

離開生產線,放下手裡的農具,他是小鄉鎮里無數面對攝像頭充滿希冀的一員,他是這個直播江湖中90%群體中的一個縮影。

主播的故事大同小異,有些是人們熟悉的「成功」、「勵志」故事,有些是默默無聞、徘徊底層的掙扎。無論是在一二線城市,還是在「十八線」小鄉鎮,它仍在鼓舞著眾多懷著「一夜暴富」夢想的人,紛紛湧入直播平台,期待夢想變現實,屌絲變土豪。

今天的主人公,既不是年輕漂亮的小姑娘,也不是才藝耀眼的小鮮肉,他是一個喜歡「唱唱歌、嘮嘮嗑」的東北男人,他的故事就是從「十八線」小鎮里開始的。

「說實話,就在半年前我都沒有想過,我會成為一名主播。」

作為一名85後,他喜歡被周圍的同齡人稱為張哥。張哥的家在吉林四平附近的一個小鄉鎮,上有老,下有小,家中有塊不大不小的地,屬於再普通不過的農民家庭。

做主播之前的一年時間,張哥和媳婦去南方務工。工作很辛苦、收入也一般,這些還好說,但那一年中最難熬的是對女兒的思念,兩個人經常會在休息前看著手機里女兒的照片抹眼淚。但是回去怎麼賺錢養家?這是橫在夫妻倆面前的一道大難題。

家裡那點兒耕地帶不來什麼收入,多變的氣候和昂貴的耕地成本,已經讓讓他們熄了這份念頭,回到家鄉打工?「那種可能性,不存在的。」

面對兩難的抉擇,張哥越臨近春節,越倍感苦惱,難下決心。

「去年春節從南方回來,家裡人都說,要麼你也做主播吧,你看你哥就做得不錯,一年能掙不少錢。我一合計,那就試試吧!」

張哥口中的這個「哥哥」算是他的發小,還真是個名副其實的「紅人」。一位三十多歲的高大漢子,每天保證直播3~4小時,保守估計年入千萬,擁有穩定的百萬粉絲。

說干就干,這對於一個30出頭的東北男人來說不叫事兒。這位發小很仗義,對剛入門的張哥給了很多幫助。其中最挑戰的,是聯絡購買、安裝、調試專業的直播設備。「我們這地方都沒有人會調試,得等人家從四平趕過來給我調試」。

這套專業的設備花費了張哥一萬五千元積蓄,對於普通的農村家庭來說,這可真不是一個小數目。從這可以想見,張哥是下了多大的決心。

就這樣,張哥加入了時下最火的直播大軍

他是不起眼的一名主播,沒有吸引人眼球的技能,沒有老天賞飯的天賦。他長得有點兒帥氣,唱的還算好聽,講話有點兒幽默。就憑著這幾「點兒」,他每天最少直播2小時,對著那小小的攝像頭,不時「唱唱歌」、「嘮嘮嗑」,開啟了一名專職「小主播」的生涯。

「現在網路上都說主播是『網路乞丐』。這句話放在我們這種小主播身上還可以接受,但是對大主播完全不適用,因為肯定沒有一天嘮兩個小時就能年入上千萬的乞丐。」

默默無聞直播了幾個月,張哥擁有了1000個左右的穩定粉絲量,相比那些十萬、百萬的粉絲量,這確實是可以劃分在「小主播」里。關於現在的狀態,他也有自己的分析。

「你看我們這地區條件有限,你從附近人口裡很難吸引到粉絲,很多人根本都不玩這個。」張哥所說的「這個」,是指他的直播應用平台。在東北最火的視頻、直播應用,就是人盡皆知的某APP。所以最開始選擇平台的時候,張哥選擇了容易上手、有人帶的該平台。

但是,萬事開頭難,默默無聞的張哥同樣面臨辛辛苦苦做內容,卻沒有途徑吸引粉絲的境況。

張哥舉了一個例子——「我們出門吃飯的時候,都會找那些門口停車多的、屋裡人多的飯店。越是人多我們越是想去吃。這樣一來,小飯店就越來越冷清,而它越冷清就越沒人去。大主播就是大飯店,我們小主播就是小飯店。」一個形象的從眾效應,非常生動的再現了小主播在「吸引粉絲」方面的窘境。

「這裡有一個途徑,就是上官方的熱門推薦。我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上了省熱門,就是吉林省的熱門榜,於是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粉絲進入了我的直播間。」但是如何才能登上官方的熱門推薦?說白了還是一個字,錢。主播得到的「曖昧禮物」越多,被刷進官方熱門推薦的幾率才會越大。

「我估計我這人很難成為大主播。因為我吧……心不夠狠。」

張哥坦言,他在意錢,在意每天直播的禮物收入,有時候微薄的禮物收入都能讓他「上好幾天火」。但他也同樣在意粉絲的生活。

「如果有粉絲跟我說,他一個月賺3000元,如果要是給我刷2000多的禮物,我就會告訴他,哥們你要給我刷個二百、五百我能接受,刷多了我肯定不要。」

張哥提到他最在意的一個直播模式——「PK」,就是一個直播間出現兩個主播,通過PK票數,讓失敗方接受一些小懲罰。說白了就是粉絲給主播多掏錢,讓主播少「遭點罪」。張哥說自己「很少出去PK」,理由與上面提過的相似——「不想往死里套路自己的粉絲,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誰給我刷多了我都不得勁兒」。

不捨得讓粉絲花大錢為自己刷禮物,張哥坦言這是小主播的一道「坎兒」。其實這不能概括為是所有小主播的「坎兒」,這是作為直播新人的「仁義的東北男人」,他自己心裡的「坎兒」。

「說真的,真不想演了。」

作為存在感不強的無數小主播中的一員,沒有死忠粉長期刷禮物,沒有經紀公司力捧,沒有「家族」庇佑,張哥承認其實主播這個職業真的時常讓人心力交瘁。

雖說平時的直播最少時只有2個小時,但是其餘的時間他都在思考關於這2個小時的直播內容。即使直播結束之後,還要關注是否有常送禮物的「大粉絲」發來私信聊天。

「那些大主播更不好做,平時都是24小時手機不離手。有的粉絲睡覺晚,半夜3點多給你發消息,你也得回。敢不回?生氣了取關了就再也不刷禮物了。」

兩個字總結一下——心累。

但最難的,還是是直播間里沒有人氣的時候。30多歲的漢子,會因為某一天粉絲不夠多,禮物不夠多,互動不夠多,心態就要崩。

張哥說到這個話題的時候,情緒有些低落:「一個人對著手機屏幕沒有人理,你一個人在那不停地唱、不停地說,時間長了,感覺自己整個人都不好了,一下子就演不下去了。」

這樣的時刻對張哥來說真的非常痛苦,也有些無可奈何。「看猴兒表演你還得扔點東西,逗逗它不是。哪怕不刷禮物,發幾個鼓掌的圖片,對我們這樣的小主播其實都是非常大的鼓勵。」

互動,是主播與粉絲之間溝通的必要手段,也是一個直播間是否火熱的重要指標。但其實對於張哥這樣的小主播來說,這是他們作為一名專職主播,最迫切需要的東西。

「從現在的狀態看,如果有一份穩定、收入可觀的工作,我會選擇放棄做主播。」

與務農、打工的純體力勞動相比,主播算是輕鬆的一個職業。姑且不論賺錢效率更高,即便是一樣的收入,根據東北人「守家在地」的觀念,張哥也一定會選擇繼續做主播。但當被問到如果今年有合適的固定工作,他是否還會繼續做專職主播時,他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現在這一行的錢越來越不好掙了,因為越來越多的人來做,而且粉絲們也知道套路了。內容也越來越亂。很多挺火的平台,其實沒有什麼正能量的東西,都是為了掙錢瞎整。」

作為一名從業者,對於該行業出現日漸式微的趨勢,他已經有所察覺。輿論對於這類直播、短視頻內容,都曾有過報道。為了點擊量、粉絲數量,主播們無所不用其極,滿足一些受眾的獵奇心理。說白了,能「火」就行,有「錢」就行。

「對於我們小主播來說,收入真的很不穩定。」這是他作為一名專職主播經常「上火」的原因之一。因為粉絲數量本就不多,為張哥刷禮物的人自然也就沒那麼多。所以一旦有一天張哥的直播收入非常低時,就會引起他的焦慮。「所以有固定收入的話,我還是選擇打份工。」

實際上,主播大軍的生活也在直播與短視頻平台的此消彼長中不斷變化,年輕人喜聞樂見的視頻內容也在不斷衝擊年齡較大、文化層次較低的主播群體。

作為一名東北漢子,張哥面臨的競爭環境也越來越嚴峻。

在年初某社交平台發布的《2017主播職業報告》中,可以看到這樣一些趨勢:從性別比例看,85.8%的主播為女性,男性主播佔比不足15%。 就全國而言,北方男孩更願意做主播,東北三省(黑吉遼)的男性主播佔比達63.3%,男性主播佔比最高的五個省市分別為北京、上海、黑龍江、吉林、遼寧。

尤其是對於已經而立之年的主播來說,報告中的這個數據很不樂觀:觀看直播的用戶中90後佔到了60.4%,主播中90後佔67.5%,15.5%為95後。這個行業變化太快了,未來的張哥,要面對的難題,恐怕會更多。

支起手機,打開燈光,張哥又要開始直播了。面對他的背影,只有送上一句祝福,兄弟,加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科技 的精彩文章:

三星收購AI搜索引擎公司Kngine 提升Bixby性能
蘋果CEO股東大會談接班人問題 候選人數量眾多

TAG:騰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