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感測器與物聯網創新應用研討會成功舉辦!

感測器與物聯網創新應用研討會成功舉辦!

2018年3月15日,由 「超越摩爾」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主辦,上海微技術工研院和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戰略研究室協辦的第四屆「感測器與物聯網創新應用研討會」 於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Electronica China 2018同期成功舉辦,本次研討會邀請了8位業界專家,他們分享了MEMS/感測器在消費、汽車和工業領域的創新應用,探索物聯網新興產業圈,探討產業發展進程。

研討會現場

MEMS/感測器在物聯網領域的創新應用

朱佳騏,上海微技術工研院產業合作副總裁

上海微技術工研院產業合作副總裁朱佳騏在研討會上分享主題報告《打造超越摩爾產業生態鏈-8吋中試線及公共技術服務平台》。他介紹,上海微技術工研院成立於2013年,致力於「超越摩爾」技術和物聯網應用的創新和產業化,成為一個世界級的研發中心。工研院功能板塊主要包括8寸「超越摩爾」研發線、技術研發中心、工程技術服務中心、孵化加速器、產業信息平台、產業基金等。上海微技術工研院與國際領先的晶圓廠密切合作,構建覆蓋8英寸「超越摩爾」研發中試線,提供從研發到量產的全程服務。中試線擁有近5000平方米的高等級微納加工超凈廠房;表面硅、體硅、3D微納加工技術;MEMS、硅光子、RF、硅基III-V族、3D集成、MR磁感測、功率及生物等相關工藝和量測設備;MtM產品和技術無縫遷移,實現中試和量產。研發中試線的技術路線與設備選型參照了國內外主流代工廠的配置,提升了研發的成功率,有助於實現研發到量產無縫銜接。上海微技術工研院還提供超越摩爾工程服務平台,通過使用先進的分析測試設備對產品進行系統分析測試,提供電子產品系統分析、工藝分析、電路分析、MEMS晶圓測試、MEMS成品測試、IC晶圓測試和IC成品測試等服務。工程服務同樣適用於知識產權領域,支持專利分析,專利管理和專利訴訟。

范翔,上海矽睿科技有限公司高級總監

上海矽睿科技有限公司高級總監范翔帶來了《MEMS感測器在物聯網應用中的新趨勢》的主題報告,他指出,最近十年,MEMS感測器最大的需求來自於智能手機,MEMS感測器與智能手機的發展密切相關。但2017年,中國手機市場的銷量下滑4-5%,這是個警惕現象。他建議,提供有性價比的MEMS感測器產品,更好的客戶支持及產品質量,提高在智能手機市場的市佔率;關注智能手機應用在 5G、3D 識別、全面屏等新趨勢下,新型感測器的需求及產品的升級換代;關注新興物聯網應用(非手機應用)市場更多的MEMS感測器應用機會。他認為MEMS感測器在物聯網應用中的新趨勢:單一感測器種類的性能及指標定義的細分化,區別於智能手機應用的功能、性能、成本需求;多個感測器的組合集成;包含感測器的多功能集成單晶元;針對新型應用,如農業物聯網、車聯網車載抬頭顯示設備(HUD)、能量採集,出現一些新的MEMS產品。最後,他提到,上海矽睿科技成立於2012年,前期主要產品是慣性感測器,未來將迎來有一個大的升級,擴產至光感及新型感測器應用。

錢良山,杭州大立微電子有限公司技術經理

杭州大立微電子有限公司技術經理錢良山的主題演講是《國產紅外熱成像感測器的大規模應用》,他介紹,大立科技是國內技術和規模領先的紅外熱成像A股上市公司,具備核心探測器、熱像儀整機、紅外系統垂直整合能力,從工業到國防,在紅外探測領域超過25年的經驗積累。目前,大立科技在軍品級探測器有35um、25um、17um、15um四個系列產品,工業級探測器有25um、17um、12um三個系列產品。全球80×80~160×120的小陣列探測器已達百萬隻/年的應用,可用於手持式測溫、設備監控、無人駕駛等。大立小陣列紅外探測器自主研發生產,擁有無控溫技術、無擋片技術、全幅測溫技術。他指出,相對於進口探測器,大立探測器有著無禁運、性能達到國外先進水平、自主設計生產、交期快、價格合理、7/24響應等優勢。

王升楊,蘇州納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CEO

蘇州納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CEO王升楊分享主題報告《面向物聯網應用的新型感測器信號調理方案》,他提出,物聯網的應用正在快速落地,正處於大規模爆發應用的前夕。蘇州納芯微是國內第一家專業面向感測器系統,提供一站式感測器晶元級解決方案和持續技術支持的公司。在MEMS、微小信號採集,混合信號鏈處理以及感測器校準等領域擁有獨立知識產權和全面的IP積累,擁有豐富的產業化經驗,已成為國內感測器信號調理晶元市場領導者。2016年8月成功登陸新三板。納芯微產品覆蓋汽車、工業、物聯網、家電、消費電子等多個領域,支持壓力、溫度、磁、紅外、麥克風等多種應用,各類調理晶元年出貨超過1億隻。傳統工業感測器不是為物聯網應用設計的,不能很好的符合物聯網應用需求。為了滿足物聯網應用,感測器應低電壓、低功耗、數字化、集成化、低成本、高精度、預處理高方向發展。今年,納芯微推出物聯網專用橋式/容式感測器調理晶元NSA(C)2862系列產品,具有超低功耗、切合物聯網需求、高精度,高集成度、高靈活度、支持多種感測器應用。針對這個產品,提出典型應用和參考設計,無線消防栓水壓檢測感測器應用於智慧消防。

Leonardo Sala,罕王微電子(遼寧)有限公司技術市場總監

罕王微電子(遼寧)有限公司技術市場總監LeonardoSala在研討會上分享《MEMS Sensors & Technology For The NextDecade》的主題演講報告。罕王微電子關注ADAS、機器人、手機投影、5G等應用領域感測器解決方案。罕王微電子投資建設的專註於MEMS的8吋大規模產業化生產線已經成功投入運營。通過此前對Maxim公司MEMS感測器業務的收購,罕王微電子獲得了美信所有相關的工藝技術、設備以及200多件專利,且獲得了美信在MEMS製造領域積累的20多年經驗,為8吋產線的成功投產規避了許多問題。目前,這條8吋產線的產能已經達到10000片晶圓/月,在未來的產能規劃方面,這條產線在滿足罕王微電子的產能需求的基礎上,還將對外提供代工服務。罕王微電子為國內的MEMS初創企業提出了一種「代工+市場」的全新服務模式。MEMS初創企業可以僅專註於MEMS設計開發,器件的製造及未來的市場開拓可以由罕王提供一站式服務。

MEMS/感測器在汽車輔助駕駛領域的創新應用

葛俊欽,縱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

縱目科技市場總監葛俊欽分享的主題演講是《自動駕駛的另一種思路》。縱目科技成立於2013年,上海有工廠,主要是前裝,北京分部成立較晚。縱目主要聚焦於自主泊車,這同時也是解決共享汽車的停車痛點。當前的共享汽車不似共享單車方便,租賃成本高,數量少,使用效率低。而造成用戶體驗糟糕的原因之一,正是停車問題。縱目科技正在研究相關技術,以期用技術改善用戶體驗,提高共享汽車利用率。共享出行最關鍵的一環便是自主泊車。他提到,當共享出行與自主泊車結合後,車可實現自動定位、自動接人、自動停車、自行加油,解決最後一公里的無人駕駛。縱目科技,正以環視ADAS為入口,迭代開發低速L4代客泊車。2017年底,縱目推出首個高度自主的低速自動駕駛產品——自主泊車,該產品採用了Qualcomm驍龍820A汽車平台。這款低速自動駕駛產品已經進入量產前的驗證階段,預計將於2019年量產。

朱欣恩,上海矽傑微電子有限公司副總

上海矽傑微電子朱欣恩博在主題演講《應用於汽車輔助駕駛的毫米波雷達晶元技術》一開始就提出:「汽車安全已經成為目前全球關注的焦點,90%的事故是駕駛員操作失誤引起的」他指出,如果汽車主動預警時間能提前2秒,對一輛速度50公里/小時的汽車來說,那意味著約離事故地點30米即可主動提前預警剎車,避免事故發生。從2018年開始,C-NCAP(中國新車評價規程)提出5星安全的車都需要有主動安全設備。國際知名的特斯拉、賓士輔助駕駛系統均採用1個77GHz+多個24GHz+攝像頭方案,ADAS將是多個感測器融合系統。目前主要的汽車毫米波雷達在24GHz 和77GHz兩個頻段上,以79GHz寬頻雷達代替24GHz寬頻雷達應用於中短程是有可能的,但成本和研發投入還是一個主要的考量。長程雷達以77GHz為主,中短程目前以24GHz為主。市場上的雷達前端晶元以BICMOS為主流,且FDSOI工藝適合高性能,高集成度的毫米波汽車雷達晶元應用。目前,矽傑推出國內首款收發全集成24G雷達晶元SRK1201x 晶元產品線,77GHz 晶元產品將於Q3客戶送樣。

湯勁松 ,Quanergy亞太區業務發展副總裁

Quanergy亞太區業務發展副總裁湯勁松先生針對激光雷達分享了《Quanergy激光雷達解決方案推動自動駕駛商業化》的主題演講,他表示,Quanergy研發在矽谷,但最大生產基地將落腳中國,甚至Quanergy會成為一家中國公司,最大的投資來自中國資本。湯勁松認為,環境感知是一個朝向激光雷達產業化、商品化的特別重大的挑戰。環境感知有很多的路徑,包括機械激光雷達、基於激光相控陣的全固態的激光雷達以及混合固態雷達。他認為,在自動駕駛汽車中,除了高精度地圖和車聯網之外,環境感知也必不可少。實現激光雷達的產業化,必須滿足可靠性、降低成本、高精度、角度解析度、數據量、產業鏈等條件。目前,Quanergy產品主要以8線激光雷達為主,不僅在自動駕駛汽車上有應用,還在高精度地圖的採集和電力線巡檢上有應用。激光雷達量產化,固態激光雷達是唯一的方向。當然,期間也會充滿挑戰和不確定性。不過,其路徑已經十分清晰,關鍵技術也得到基本解決。當前,Quanergy也在迭代過程中,下一步是與整車廠以及類似英偉達這樣的合作夥伴一起來推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感測器與物聯網 的精彩文章:

內存晶元供不應求,三星投資60億美元再建生產線

TAG:感測器與物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