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快低頭看看自己的腳,有這三個特徵的人要注意了!

快低頭看看自己的腳,有這三個特徵的人要注意了!

「養生十萬個為什麼」

腳雖然處於我們肢體的最末端,但因有多條經絡走行,所以被稱為「第二心臟」。其實,通過觀察足部的表現,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斷我們的身體是否健康。

健康人的足部的三個特點

1、腳底顏色

中醫早就有五色辨病的說法,五色指的是青赤黃白黑。中醫認為,正常的腳底應該是淡紅色。

如果紅色太過明顯,可能身體有熱;

如果顏色發青,可能有寒;

如果出現黃色,代表肝膽不好;

如果腳底發白,可能有貧血;

如果腳底發黑或發紫,是血液循環太差所致。

2、腳的溫度

健康人的腳常年溫溫的,不會有出汗過多或足底冰冷感。

老人、女人易出現腳底冰涼的現象,多為穿太少或腎陽不足,這類人在秋冬季可多吃一些溫熱的食物,如生薑、羊肉和大蒜等,可提高身體禦寒能力。

若腳心過熱,則可能是陰虛內熱,平時要多吃些甘涼食物(冬瓜、綠豆),少吃辛辣食物。

3、腳趾甲

健康人的腳趾甲呈粉紅色,腳趾甲上也有月牙的哦!

若腳趾甲顏色蒼白,缺乏血色,多見於營養不良,貧血患者;此外如果腳趾甲突然變白,則常見失血、休克等急症。

如果腳趾甲有縱行條紋,則表示處於極度疲勞的狀態,身體機能低下。

腳趾的拇指趾甲向上翹起的人,眼睛容易疲勞,或有近視、散光。如果5個腳趾甲都翹起,那可能是承受著相當大的精神壓力。

那什麼辦法可以緩解以上情形呢?

4個腳部動作可以強身健體

腳是人體養生的重要部位,通過做一些簡單的腳部運動,可以刺激腳部穴位,強身健體。

01

踮腳

經常久坐和站立的人常會感覺到下肢酸脹,嚴重的甚至會出現下肢靜脈曲張,這是下肢血流不暢所致。不妨每小時做一次「踮腳」,可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

02

腳趾抓地

取站姿或坐姿,雙腳貼合地面,與肩同寬;腳趾先抓地,再放鬆,交替刺激經絡;還可以用腳趾抓東西,既可刺激腳部穴位,還能按摩腳趾。

03

搓腳

每天晚上泡完腳後,將手掌搓熱,用掌心搓腳心,各100下。搓腳可降虛火、滋腎,還能防治腳部酸痛、消腫等症。

04

乾洗腿

雙手抱緊一側大腿,雙手用力從大腿根部開始按,直到腳踝,再按回大腿,按完後換腿,重複10-20遍。這個動作可活動雙腿,預防下肢靜脈曲張和水腫。

來源:吉安第二人民醫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健康 的精彩文章:

媽媽真的很偉大,從準備懷孕到產後重要的大小事也太多了吧!
幾種食物的認知誤區!你還在犯這種低級錯誤嗎?

TAG:生命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