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新工科,打造培養「大國工匠」搖籃

新工科,打造培養「大國工匠」搖籃

嘉賓

●林忠欽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

吳愛華 教育部高教司理工處處長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快製造強國建設,全面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進與國際先進水平對標達標,來一場中國製造的品質革命。」「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把握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勢,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新工科建設意義尤為凸顯。

今年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教育界別聯組會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指出:「我們正在推行新工科,這個口號現在已經叫響了,下一步怎麼推進,要把一些難點問題解決好。教材建設、教師素質、體系融合、基地建設,把這些問題解決好,中國工科教育前景很廣闊。我們要努力提高工科教育的質量,打造好培養『大國工匠』的搖籃。」

3月12日晚,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林忠欽和教育部高教司理工處處長吳愛華做客中國教育報刊社「兩會E政錄,共同探討新工科建設與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期待政、產、學、研、用同發力,攜手共贏新時代。

改革開放四十年 高等工程教育「進化史」

記者:據《中國教育統計年鑒》數據顯示,改革開放之初我國高等工程教育在校本專科生數為28.1萬人,2016年則增長到521萬人,規模更是躍居世界之首。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高等工程教育是如何「進化」的?

林忠欽:這些數據表明了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過程。其中,高等工程教育一直發揮主力軍作用,其規模的發展壯大具有雙重意義:一是人民實現了接受高等教育的願望,二是為我國社會發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資源。

改革開放前,我國實行計劃經濟,高等工程教育則配合計劃經濟實行對口計劃分配,專業面較窄,但針對性很強。改革開放後,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大學生就業也從分配製進入雙向選擇階段,為此,我國高等工程教育普遍實行寬口徑培養。到21世紀,產業迅速發展,尤其是信息化、計算機等行業更新迭代非常迅速,我國高等工程教育逐漸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探索出了一條人才培養的新路徑,使學生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需要。

吳愛華:目前我國已擁有4200多萬人的工程科技人才隊伍,是高等工程教育不斷改革取得的成果。

自1977年恢復高考,高等工程教育也隨之恢復,教育部便組織成立各個專業的教材編審委員會,首先就是解決教材問題。1985年,我國整體實現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高等工程教育在此背景下也開始積極進行改革探索:改革方向上,提出在強化基礎的同時重視實踐,建立了一批工程基礎課程教學示範基地,還通過世界銀行貸款等加強工程實踐能力培養;專業設置上,經過兩輪專業設置改革,抨擊了專業分得過窄,知識分得過細之弊;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上,則開展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的課程體系改革,一批課程內容進行了更新和現代化。

1999年高等教育擴招,高等工程教育規模快速擴大,同時也面臨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問題。經過探索實踐,2006年我國開始實施試點工程教育專業認證,2010年教育部又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主要目的有二:一是建立高校與行業企業協同育人機制;二是創新工程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建立一批高水平工程教育師資隊伍,並擴大工程教育的對外開放。幾經努力,2016年我國工程教育認證正式加入國際工程教育組織《華盛頓協議》,標誌著我國高等工程教育的標準和認證體系實現了國際實質等效,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項重大突破。

記者:改革開放後,尤其是近年來我國實施「中國製造2025」,推進位造強國建設,更需要高等工程教育有所作為。如數字化工廠在東莞某智能製造企業應用,用工人數從200多人銳減到30多人,生產效率卻提高了20%,開發周期也縮短了30%。我國高等工程教育將如何應對新時代的變化需求?

林忠欽:自實施「中國製造2025」戰略以來,我們也在思考:到2025年,中國製造將是何種模式?又需要怎樣的工程人才?

在我看來,高等工程教育在兩方面一直發生變化:一是理論和實踐的主導性變化。二是專業的寬泛和細分變化。1949年以前,我國以學習歐美為主,專業劃分較寬泛。1949年以後,我們開始學習蘇聯模式,專業也開始細分化。改革開放後,我們又實行寬專業,以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學科為例,該學科在1992年大概有5個專業,到20世紀90年代後期就統一合成為機械工程。

所以,面向社會和經濟的高速發展,工科教育要培養面向未來的創新型工科人才,這就要求高校要儘可能實現個性化辦學,使高等工程教育實現多元化發展。

吳愛華:的確,「中國製造2025」等一批國家戰略的實施,迫切需要工科人才培養和新興專業建設,主要表現在四方面:

一是加快發展一批新興的工科專業,主動面對產業發展。歷次工業革命都表明,工業革命對高等教育具有變革性影響,面對第四次工業革命,我們高等工程教育更需要主動應對,提前謀劃,特別要在新興領域佔據更多主動權,作出戰略性思考。

二是加快提升工程科技人才和工科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及跨界整合能力。當前,我國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深入開展,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和創新創業能力,但改革還需進一步推進,要在更大範圍內實現更高提升。

三是加快建立多樣化、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我們的教育對象不斷發生變化,教育管理也就需要不斷變革,提供給學生更多選擇和自主發展空間;此外,隨著信息技術發展,還要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給學生提供更多新穎的教學資源,促進其提升學習效率。

四要加快國際化工程人才培養。隨著我國「一帶一路」倡議深入推進,需要更多工程科技人才走出國門,到國外承擔更多工程項目,這就需要拓展他們的國際視野,提升他們在當地國家工作的能力。

改革開放新高地 高等工程教育啟「新」篇

記者:雖然我國是高等工程教育大國,但大量製造業企業依舊存在「用工荒」問題,工業機器人、智能製造等企業更是求賢若渴。如2017年廣州等地的春季人才需求招聘會上,某能源科技企業擬招聘60餘名技術和管理類人才,最終卻只招到不足10%。隨著改革開放進程加快,新一輪產業革命和國際競爭愈加激烈,我國高等工程教育將如何以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人才為目標,進行改革創新?

吳愛華:隨著國家產業結構升級調整,一方面是傳統產業去產能、去庫存,造成一批傳統產業領域的工科學生就業難;另一方面一些新興領域如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產業,人才需求非常迫切。因此,為應對國家產業轉型升級和新經濟發展以及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挑戰,我國自2017年開始提出新工科建設思路,主要從五個「新」發力:

一是樹立工程人才培養的「新理念」。高等工程教育要提升工程人才的創新創業精神和能力;要樹立綜合化的工程人才理念;要樹立全周期的工程人才培養理念(CDIO),也就是集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運作(Operate)為一體的工程教育模式,以產品研發到產品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使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繫的方式進行專業學習。

二是建立工程教育學科專業的「新結構」。一方面要改造升級傳統的工科專業,另一方面要加快發展一批新興工科專業。目前我們已在互聯網技術領域實現較快發展,有數據顯示,美國傳統工科每年的畢業生和我國互聯網技術領域的畢業生比例是1∶1,我國互聯網技術大類專業畢業生比例約為我國工科教育的1/3,並將持續提升。因此,為服務產業轉型升級,要加快在一些新興領域人才培養的布局,逐漸形成工程教育的「新結構」。

三是探索工程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教育部自實施新工科建設以來,提出建立多主體參與的校企協同的人才培養模式,旨在深化產教融合、體制機制改革和大學組織模式創新等,給予學生更多個性化發展空間的同時,還要建立高層次的工程人才培養模式。

四是建立工程教育的「新質量」。2017年,教育部正式發布各個專業類的人才培養質量國家標準,工科類專業標準已正式建立。此外,我們還將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國際實質等效的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體系,進一步擴大認證規模,使我國更多專業能與國際實現實質等效。

五是探索工程教育各高校分類發展的「新體系」。即工科優勢高校、綜合性大學和地方高校都能發揮各自優勢,促進各類學校分類發展,進而支撐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為我國創新發展培養一代又一代德才兼備的工程創新人才。

林忠欽:「用工荒」現象的出現,實際上說明大學的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存在「時間差」。也就是說工科教育的專業知識體系未能與時俱進、與工業界的發展同步,從而使高校傳授給學生的知識往往是滯後的。要解好這一「時間差」需要高校對人才需求作好預測,並在人才培養上要確確實實做到按需培養。

此外,「用工荒」還表明工科教育較缺乏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目前一線生產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企業需要大量的有知識且實踐能力強的技術人才到生產一線。所以,解決「用工荒」還需要高等工程教育做好實踐教育。

記者:今年年初,上海交大揭牌成立人工智慧學院,將重點開展人工智慧基礎理論與技術、人工智慧晶元與系統構架等方面的研究,致力於發揮多學科交叉融合優勢,積極培育多學科、跨學院、有特色的研究團隊。作為新工科建設的實踐者和政策制定的實施者,上海交大做了哪些有效推進工作?

林忠欽:自新工科建設提出以來,上海交通大學就一直在積極思考和探索,並成為由教育部組織的新工科專家組的成員。

就我校新工科建設而言,我認為首先要做到兩個加強:

一是加強專業領域的問題導向。我校工科學生數量大概佔據我校一半以上生源,在學習過程中更加強調以專業領域的問題為導向,能夠使學生有一定的方向之長,但這一方向之長與專業之長不同,不只是到企業適應企業的崗位需要,更要使學生具有新型的解決問題、研究問題的能力。

二是在基礎理論知識學習基礎上,加強應用能力。尤其是我校數理化、生物工程等學科專業學生,要使其不僅在工科類方向延伸,還要進行更多專業領域的拓展性學習。

那麼新工科具體是什麼?我認為現階段可從兩個角度進行思考:

一是從理科優勢高校角度。重點在於將應用理科向工科主動延伸,孕育形成新型交叉學科專業,逐漸形成新興工科,乃至促進新興產業的誕生與發展;二是從工科優勢高校角度。重點在於工科學習的寬度和深度上的同時加強,在寬度上要學習更寬泛的基礎知識,在深度上也要加強專業知識學習和加強工程實踐,既要注重通過傳統工科的融合,產生適應新產業的新工科,又要重視理科與工科的融合,產生引領未來發展的新工科。

四十周年新征程 新工科建設繼往開來

記者: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發展壯大新動能,要做大做強新興產業集群,實施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強新一代人工智慧研發,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在改革開放40周年及展望100年之際,新工科建設將如何與政、產、學、研、用等各領域、各階層共同開拓和探索,攜手共贏新時代?

林忠欽:從政府角度來講,首先要做出並做好更多社會需求預測,如此才能使不同層次的學校按照社會需求提前做好人才培養準備。

從大學層面來講,最主要的是做好知識體系設計。當前產業技術提升快,產業應用技術發展快,教材落後於技術,學校培養的知識落後於產業發展,因此,有必要通過新工科教育構建工科創新人才培養平台,加強校企緊密聯繫。如實踐改革方面,在實踐課程中邀請相當批量的企業界高級技術人才來校講授最新科技;在實踐項目設計中引入企業實際項目;在實踐競賽中,引導和鼓勵學生參加企業競賽等。

吳愛華: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推進,產業變革速度非常快,大學尤為需要在一些與產業緊密結合的專業課程上加強與企業合作。

所以說,新工科建設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高等教育的改革開放。其希望通過改革能實現三個轉變,即要從適應產業向引領產業轉變,人才培養從學科導向向以產業需求導向轉變,從學科分科向交叉融合轉變。由此來看,產學融合、校企合作協同育人,不失為實現這一改革的有效途徑。

2017年,教育部積極推進校企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共有近300家企業參與其中,項目立項1萬多項,提供的經費支持近38億元。可見,新工科建設也得到了產業界積極支持。未來,教育部還將進一步做大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

因此,對於行業企業,則希望其能深入貫徹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為新工科建設提供更多的項目支持。地方政府也要積極支持新工科建設,主動根據當地產業發展謀劃新工科項目。

對高校而言,人才培養需圍繞「建立金融產業、科技人才為一體的現代產業體系」的生態環境主動作為、積極謀劃,繼續深化高校內部綜合改革,如應用型高校更多地探索建立產業學院,和企業一同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研究型大學可以更多地謀劃未來技術學院,使人才培養能夠面向未來,與產業更加緊密互動,甚至能引領未來產業發展。

教育部還將適時啟動「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版,最終實現和相關行業部門協同推進新工科人才培養這一目標。

《中國教育報》2018年03月21日第10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紅色成為老區學子的人生底色
皇甫立同代表:推進網遊分級切實保護青少年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