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克里米亞戰爭25–巴拉克拉瓦

克里米亞戰爭25–巴拉克拉瓦

上文《炮擊塞瓦斯托波爾》裡面咱們說過,經過兩天對塞瓦斯托波爾的大規模炮擊,聯軍並沒有能如預想的那樣打垮俄軍的防禦,反而讓俄軍重拾起信心籌劃反攻了,俄軍將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呢?

阿爾瑪一戰戰後退到了貝克奇撒萊的緬希科夫,開始組織部隊,計划進攻巴拉克拉瓦,切斷聯軍的補給線。從多瑙河前線前來增援的第一支援軍,第12步兵師在帕維爾?利普蘭迪(Pavel Liprandi)中將的率領下到來。到10月24日晚,緬希科夫手頭聚集起60,000人的野戰部隊、34個中隊的騎兵和78門大炮,集結在塞瓦斯托波爾東部喬爾納河(Chernaia) 河谷,菲迪庫金高地(Fedikukhin Height)的小村卡根(Chorgun),準備第二天早上發起對巴拉克拉瓦的進攻。主攻部隊是利普蘭迪指揮的20,000步兵、3,500騎兵和76門大炮。

緬希科夫計劃可謂直指英軍要害,英軍戰線拉得過長,重兵集結在前方準備進攻塞瓦斯托波爾,沒有安排足夠的兵力保護後方補給基地,只是沿著堤道高地(Causeway Heights)構築了六個小的防禦陣地。堤道高地是巴拉克拉瓦北部同菲迪庫金高地之間的屏障,六個陣地中的四個由訓練不佳的土耳其軍把守,英軍給每個陣地加強了兩三門12磅炮。高地後面的山谷里,負責守衛港口的是科林?坎貝爾爵士指揮的第93高地旅,高地旅的側翼是盧肯的騎兵師,再後面的巴拉克拉瓦就只有1,000名海軍陸戰隊和幾門野戰炮了。俄軍想要達成作戰目的,只要突破這兩道防線,既可「斷了英軍的糧道」。

10月25日佛曉,俄軍在卡馬拉村(Kamara)布好炮兵陣地,開始發起進攻,首先向康羅貝爾山(後來英軍以法國統帥命名)上的1號陣地開火,一下子打了聯軍一個措手不及。其實進攻發起前的一天晚上,已經有俄軍逃兵向拉格倫報告說俄軍即將發起進攻。不過三天前拉格倫就接到過這樣的報告,當時立即向巴拉克拉瓦增派了1,000人,卻什麼情況都沒有發生。這次拉格倫以為還是個假情報就沒在意,戰鬥開始的時候,他並沒有位於最佳指揮位置肥皂高地(Sapoune Height)上。

戰鬥開始的一個半小時內,500土耳其軍隊表現出色,雖然損失了三分之一的人,還是守住了1號陣地,彷彿另一個錫利特斯拉再現。但是隨著1,200名俄軍端著刺刀攻上山頭,土耳其軍頂不住了。陣地連同派去支援土耳其軍的三門英國大炮,都丟給了俄軍。1號陣地一失守,其它三個陣地上的土耳其軍也拔腿就跑,一直跑到港口才停下來,拿出地毯,朝著麥加方向開始祈禱,俄軍取得了初步進展。

拿下高地的俄軍在雷佐夫(Ryzhov)的指揮下,開始進攻第二道防線英軍第93高地旅,這是現在唯一能阻止俄軍前進到巴拉克拉瓦的部隊。4個中隊400多人的俄國騎兵,從高地上朝著英軍沖了下來。英軍仍然保持著兩排隊形,而不是傳統的步兵對騎兵的方陣。經過阿爾瑪一戰,英軍對手中的米尼步槍充滿信心。坎貝爾騎著馬命令手下:「站著不動,人在陣地在,死也死在這裡!」高地上的《泰晤士報》記者拉塞爾描述到:「一條細細的紅色條紋被一條鋼鐵的鎖鏈串了起來……」這話傳來傳去成了「細細的紅線」,好萊塢以Thin Red Line為名拍了一部電影,用的是這個名字但說的不是一碼事兒。

英軍列隊巋然不動讓俄國騎兵有些遲疑,在1,000米的距離上,坎貝爾下令放出了第一排槍。硝煙散去俄軍騎兵仍在繼續前進,接著英軍又打出了第二次齊射,俄軍的隊形略有混亂,開始轉向英軍右翼。接著是第三次齊射,這次近距離的齊射打在正在轉彎的俄軍側翼,俄軍騎兵掉頭開始向回跑去,第一波衝鋒被打退了。

俄軍主力2,000輕騎兵從山上衝下來,向著英軍衝過來,此時8個中隊700名英軍重騎兵,被拉格倫派了來支援第93旅。拉格倫命令斯卡利特(Scarlett)將軍率領重騎兵迎上去,英軍重騎兵沖了上去沖入俄軍隊形,雙方攪在一起開始對砍。重騎兵是穿著重甲的騎兵,對砍顯然俄軍的輕騎兵占不到便宜,俄國騎兵敗了回去。英軍重騎兵追過去,一直到追到俄軍火力保護範圍後,才放棄追趕。

這場對砍雖然熱鬧,但是雙方損失都不算大,一共才有幾十個戰死300多人受傷,自然是俄國的傷亡多些,不過俄國人的厚大衣和毛帽子也大大減弱了英軍刀劍的砍殺效果。雖然傷亡不大,但是俄軍敗了銳氣失去,一鼓作氣拿下巴拉克拉瓦的勢頭受挫。

拉格倫當即表揚了斯卡利特:「幹得漂亮!」

戰後心有餘悸的英軍總結說,如果俄軍趁著有利態勢立即發動大兵團突擊,擊破尚不牢固的英軍防禦,拿下巴拉克拉瓦的機會還是很大的。但俄軍將領有說俄軍兵力不足的,有說俄軍只是個偵察行動的,還有說是想把聯軍的注意力從塞瓦斯托波爾方向引開,不過說法都很勉強。顯然經過阿爾瑪一戰,俄軍對在開闊地帶上向英軍發起衝擊實在是缺乏勇氣和信心。

戰機就是這樣稍縱即逝,此時英國其它部隊從塞瓦斯托波爾方向趕來,穿過南邊谷地前來支援93旅。接著趕來的是法軍第一師和兩個中隊的騎兵,俄軍拿下巴拉克拉瓦的可能性越來越小了。

拉格倫站在俯瞰全局的肥皂高地上,看到俄軍正把從土耳其陣地上繳獲的英軍大炮拖走,心裡頓時一沉。老師威靈頓將軍可從來沒有被敵人繳獲過大炮,身為威靈頓弟子的拉格倫,實在不能承受讓俄軍拉著英國大炮,在塞瓦斯托波爾街頭遊街示眾的恥辱。於是他下令盧肯的騎兵部隊,立即在步兵的支援下衝上堤道高地奪回大炮。

出擊的命令下到盧肯那裡,盧肯有些彷徨。從他的位置無法統觀全局,看不到支援的步兵,於是遲遲沒有所行動。拉格倫見盧肯那邊沒有動靜,就又派人去傳達命令:「拉格倫爵士希望騎兵迅速前進,追上敵人阻止敵人帶走大炮。騎炮兵將伴隨行動,法軍騎兵在你們的左翼,馬上!」謙謙君子的拉格倫,下個命令都是這樣帶著商量的口吻。

這個命令下的含糊不清讓盧肯發懵,此時他在高地西邊坡下,能看到大批的俄軍還有很多大炮,但是看不到英軍要被拖走的炮,是哪個炮?盧肯只好問傳令的人,這個人是誰呢?就是咱們前面《瘟疫流行》那篇里介紹過的,對長官都不放在眼裡的諾蘭上尉。

諾蘭上尉本就瞧不上這幫佔據著高位的老爺們,開戰以來,輕騎兵一直沒有撈著仗打,每次想追擊都被喊了回來,有勁兒使不出不說,自己的那套理論一直沒有辦法在實戰中驗證。盧肯爵爺還這兒磨磨嘰嘰,真是個「打醬油的」。諾蘭不耐煩地用手一指說:「那裡,我的長官,那就是您的敵人,那就是您的大炮。」事後盧肯說諾蘭指的方向不是東邊被繳獲的英國大炮,而是北面山谷里有重兵保衛的俄國大炮。至於諾蘭是不是這麼指的不知道,反正盧肯是這樣理解的。

盧肯心說:你個「印度軍官」裝什麼蒜?也不跟他多廢話,帶著命令過來找他內弟指揮輕騎兵的卡迪根。卡迪根一聽說往設防森嚴的俄國陣地沖,瘋了?盧肯說這是命令必須執行。卡迪根本來也是瞧不上姐夫盧肯的,同樣不願意多廢話,沖就沖唄。

661名輕騎兵走下山坡進入山谷,卡迪根帶著第13龍騎兵和第17槍騎兵排在第一排,緊接著的是第11輕騎兵,然後是第8輕騎兵和第4龍騎兵。距離谷地俄軍陣地2,000米,正常速度需要7分鐘時間才能跑到,俄軍的火力會從三個方向打擊著他們。輕騎兵們策馬開始一路小跑,諾蘭也獲准隨著輕騎兵一起衝鋒。排在第一排的諾蘭策馬向前超過卡迪根,高舉著他的劍喊到「沖啊」!可能諾蘭發現了方向不對,打算引導大家沖往正確的方向,一發俄國的炮彈在他身邊爆炸,諾蘭上尉當即犧牲。英軍輕騎兵開始策馬狂奔,向著俄軍衝去。兩個打頭的騎兵隊互相比著,看誰能立得頭功。

接下來會發生怎麼樣的戰鬥呢?請看下篇《輕騎兵衝鋒》。

歡迎關注草根的公眾號:永遠的草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永遠的草根 的精彩文章:

克里米亞戰爭09–錫諾普海戰

TAG:永遠的草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