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寧紅梅:無知的皇帝 誠實的大臣——我對當下書法風氣的思考

寧紅梅:無知的皇帝 誠實的大臣——我對當下書法風氣的思考

無知的皇帝 誠實的大臣

——我對當下書法風氣的思考

作者|寧紅梅

皇帝愛華裝,全城皆聘能人。好吃行騙者聞聲而來結伴應聘。盡金銀於享樂終無錢做衣。以言語編智人能識之衣,大臣無人敢問,皇帝貽笑大方,稚子終揭此舉。

這個典故跟文章題目有何聯繫,且聽我慢慢道來。

我學書雖然時間不長,書法技能雖然不高,書法理論雖然不強,但以我對書法,對文化,對藝術的崇尚和遵循,我想我是有能力寫好這篇文章的。

首先先說書法。書法本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當下這個浮躁大流的生活環境中,提筆練字確實實屬不易,這是一種非常有正能量的現象。有的人臨池不輟十餘載,有的人正在往這條道上走著,自己摸索自己探尋。

其次再說藝術。當書法和藝術相結合那便是書法藝術。書法藝術其實是一門綜合的藝術。它集漢字,古詩詞,美學,構圖,書法本身的結構,結體,章法,自身的修養,情感,意志,以及胸懷等為一體。所以說,一個真正的書法家是集文學素養,歷史文化,書法理論,書法技能於一身的。也就是說要「內外兼修」。

我自幼愛好傳統文化,尤為熱愛書法。從漢字的演變,人類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我認為唯一流傳且傳承下來的文化我們最起碼應該以尊重、謙虛、務實的態度去發揚光大。但是事實證明了我的這些「認為」終歸太理想化了。

在這個信息化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書法,很多人再學書過程中由於各種想法,總想著一步登天,成為大書法家。說實話,抱著這樣的心態去學習,那是不可能有結果的。縱觀古今,那些歷史上之所以留名的書法家,哪一個不是勤學苦練,執筆一生的文學家,詩人,學者。書法雖然沒有秘笈,但書法學習是有規律的。古人云「物有本末,事有終始,之所先後,則近道矣」。我們在學習書法前一定要把心態調整好,而不是根據自己的喜好去盲目的去追求。或者帶有目的性的去學習,到頭來終究還是胡寫亂畫,竹籃打水一場空啊!

前段時間,我跟朋友聊天的過程中,聊了這麼一段話。他說:「最近有一位後起之秀毛筆字寫的還不錯,他就開玩笑逗一下這個年輕人,讓這個年輕人寫一幅字」,結果這位後起之秀毫不客氣給了他一句「拿錢來」。後面的話我這裡不說也罷。先不說這位年輕人的書法水平到底怎樣。當下書法群體隊伍當中,心浮氣躁,自我炒作者眾多,急功近利,沽名釣譽的人比比皆是。更有甚者,在名利心的驅使下,參加展覽找人代筆,弄虛作假,不擇手段。試問這樣的人能算「書法家」嗎?而且還有為其拍手叫好的觀眾,就像赤膽忠心的大臣在讚美皇帝的新衣一樣。面對這一現象,我用現在最流行的一句話來形容我的心情,那就是「我也醉了」。

當然,大多數人對書法的認知還是很高尚的。把練字當成了一種藝術來陶冶情操,修生養性。而且我覺得書法不應該只停留在技藝層面上,它更應該作為一種文化而存在,絕不僅僅是練字這麼簡單。在練字的同時,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提高文化素養,做一個有「文化信仰」的求道人,這樣才能真正把我們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我相信,這樣的求道人會越來越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邊塞 的精彩文章:

牧石齋:初春獨行
李平善:走近大山

TAG:新邊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