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芒離開,時尚圈再無聰明人!

蘇芒離開,時尚圈再無聰明人!

來源:第一人物(dyrw888)

作者:不狗,已獲得轉載授權

「不幹過白髮蒼蒼,永不離開」

——蘇芒

「你們將會看到史上,永遠沒有機會再看到的明星大合影。」

2017年,在蘇芒一手創辦的芭莎明星慈善夜第15屆晚會上,幾乎中國半個娛樂圈的明星都出席了,但她說了訣別的話。

日前,時尚傳媒集團總裁蘇芒因個人原因請辭,離職日期確定為2018年5月8日。

她說過,要辦80年芭莎明星慈善夜;她還說過,做時尚做到50歲。47歲的蘇芒都食言了。

在時尚圈24年的摸爬滾打,蘇芒從一個打雜實習生一路攀爬到時尚集團總裁的位置,一路帶著芭莎系雜誌躋身國內時尚刊物一線,被稱為中國版「穿Prada的女魔頭」。

「照顧家人健康」並沒有遏制眾人的好奇,「女魔頭」離職背後的真正原因成眾人追逐的焦點,一如她曾在權利中心的時代。

01 權斗敗北出局?

蘇芒在辭職信中說,「因為要照顧家人的健康,我無法全職工作」。而在時尚集團發布離職公告前兩天,她在朋友圈表示,媽媽卧病在床。

家庭和事業,「不在亢奮狀態就不在最好的狀態」的蘇芒最終脫離了最佳狀態,隨之而來的,是關於離職背後的眾說紛紜,權斗敗北出局的猜測就是其中之一。

蘇芒一向以女強人的形象示人:她能在一天內飛3個城市見10幾個客戶,與之共事的人一度懷疑「她根本不需要睡覺」。

大概也是因為強勢,鋒芒畢露的蘇芒在業內也樹敵不少,其中公司內部就有那麼幾個。

「女魔頭」的伯樂:劉江

事情要追溯到蘇芒還不是「蘇芒」的時候。

蘇芒生於1971年,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在進入雜誌社以前短暫地做過古箏演奏員,但懷揣著對文字的理想,換工作處處碰壁的她在1994年經熟人介紹進入了還在草創階段的《時尚》雜誌社,那時, 7個人的雜誌社裡,3個都是老闆,劉江就在其中。

陰差陽錯,蘇芒成為了中國第一代時尚人。

在《時尚》成名之前,她干過記者、編輯、廣告員、寄書員甚至廣告銷售。經過7年打拚,蘇芒終於在2001年做到了《時尚芭莎》的主編。

一哥在本次時尚傳媒集團公眾號發布的快訊里,也注意到了「劉江董事長再三挽留」的字眼。

但吃瓜群眾卻對劉江的挽留之心表示懷疑。據多名知情人士透露,蘇芒與劉江近兩年的關係並不融洽,時尚傳媒集團的多名員工都曾收到有關董事長劉江侵吞國有資產的簡訊,並懷疑簡訊事件為蘇芒一手策劃。

如此說來,「再三挽留」也不過是體面離開的說辭。

擠走時尚第一刊主編:徐巍

類似的權斗蘇芒不是第一次經歷,此前蘇芒與《時尚COSMO》前第一負責人徐巍的鬥爭也在時尚圈掀起過波瀾。

在蘇芒的芭莎系之前,《時尚COSMO》才是時尚集團的第一塊金字招牌,而徐巍作為伴隨COSMO在中國成長的第一代國產主編,無論是在時尚圈的影響力還是知名度,都在當時的蘇芒之上。

二人之間的矛盾是在徐巍撤職的時候在公眾視野下爆開的。2015年12月,時尚傳媒集團發布緊急公告,宣布旗下雜誌《時尚COSMO》董事總經理徐巍被撤職,不再擔任雜誌第一負責人及董事總經理職務。

當時多家媒體報道了相關新聞,所有的爆料均指向同一個事件——撤職之前徐巍與蘇芒曾發生激烈衝突,且二人不合多時。

隨後有網友證實,徐巍跟蘇芒在中層會議上對掐。

「上午時尚集團中層會議臨時終止,因為剛開始開會徐巍就和蘇娘娘大撕逼,然後倆人就掐起來了,攔都攔不住,旁人勸都被喝住了。徐就被免職了。」

「80W的贊助費,徐吞了320W。蘇要查賬,徐說你要查我我就舉報你的慈善基金。據說徐在會上念大字報,痛斥蘇芒幾大罪狀,蘇芒全程一句話都沒說。然後緊急散會,一個小時候又緊急開會通知就地罷免。」

時尚集團至今沒有出來澄清這場內鬥傳聞的真偽,結局是蘇芒贏了,徐巍輸了。

有意思的是,徐巍被免職後,這場戰役看似蘇芒大獲全勝,但是萬萬沒想到,不到兩個月,時尚集團再發聲明,任命徐巍為副總裁,直接與董事長劉江彙報工作。

雖然名稱上比蘇芒低了一級,但是在職權上,似乎跟蘇芒平級了。

02 被「詬病」的女魔頭

中國時尚界有3大女魔頭:VOGUE張,ELLE雪,芭莎芒。

而這三位所主導的雜誌霸佔了中國時尚雜誌的一線、准一線的所有位置。

張宇在2005年接任《VOGUE服飾與美容》編輯總監,極力將中國模特推向世界,對打造杜鵑、劉雯、奚夢瑤、雎曉雯這些中國超模給予了極大的扶持。

她也曾經讓章子怡、范冰冰、李冰冰、劉嘉玲、湯唯、趙薇、周迅這些頂級女明星們彼此距離不到十公分,拍攝推出十周年刊。

《ELLE》的曉雪在2009年就代表《ELLE》和《2009快樂女聲》節目組進行深度合作,不僅出現在錄製現場當點評團,還承包了那年快女們的造型。

這次合作一定程度掀起了全民時尚的風潮,要知道2009年的快樂女聲尚有熱度,影響力和流量帶動能力也不是吹的。

再來看蘇芒,雖然並列「三大女魔頭」,但卻是最被詬病的一個。其中,她的時尚理論就多次引起熱議。

比如,將秋褲列為時尚禁忌。

2008年,蘇芒接受採訪時說「穿秋褲不時尚,也不允許別人穿秋褲」,從此收穫「秋褲芒」的稱號。

雖然她後來解釋過很多次,秋褲只是玩笑話,但是她以及她的雜誌推崇的「一群月薪8000的人教一群月薪5000的人如何過月薪50000的日子」的風潮,以及用國際品牌堆砌的「驢糞蛋兒表皮亮」的精緻生活成為吃瓜群眾詬病時尚圈的話題庫。

她敢在一個月工資只有800塊錢時,買了5700塊的LV包,而那個時候,她的老闆都不會自己花錢去買奢侈品。

「時尚是一種文化,蘇芒情有獨鐘的卻是虛榮的皮囊。」有人對蘇芒的時尚追求並不理解。

蘇芒對時尚的詮釋集中在了物慾,在出版的《時尚江的湖》她寫到:「我一向是讚美時裝的,正如我一直讚賞物慾。」亨利·盧斯用這樣的口吻讚美過新聞自由,孟德斯鳩用這樣的口吻呼喚過法的精神,丘吉爾用這樣的口吻肯定過民主體制,蘇芒用它來詮釋時尚……或者物慾。

而她極具戲劇性的20餘年時尚風雲用物慾的視角看就是——從貧窮到追逐物慾,並炫耀奢侈。

很有意思,這和中國人追逐時尚的心理如出一轍,看看去國外批發奢侈品的土豪們就知道了。

這與國外的時尚可謂南轅北轍。別人是先有香奈兒這種頂級的設計師、裁縫,才有的品牌,品牌量產之後才有專賣店,之後再由老佛爺這種連鎖百貨公司把品牌發散到世界各地,這時候才產生了時尚雜誌,把潮流觀念傳達給受眾。

業內人士評價稱,而中國的時尚是一步到位的,就好比有時尚雜誌之前,老百姓還是逮什麼穿什麼,而第一代「時尚從業者」一上線,就被灌輸了「LV」這樣的頂級品牌——一個從0到100的飛躍。

《iLOOK》主編洪晃曾經評價蘇芒:「她個人和她的雜誌都是中國bling bling時代的一個代表,但是這種所謂特別腐敗奢華的時期,實際上是把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帶到一個歧路上,那既不是我們的傳統,也不是國外最好、最有品位、最政治正確的一種生活方式。但是這個是她和她的雜誌鼓吹的生活方式。」

而女魔頭的原版,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穿prada的惡魔》裡面梅姨扮演的女魔頭,她的原型是《Vogue》雜誌美國版的主編安娜.溫圖爾。

安娜縱橫時尚界40多年,扶持起設計師無數,如Michael Kors(MK),Alexander McQueen(麥昆),Marc Jacobs(莫傑),John Galliano(Dior)…幾乎都是從籍籍無名,窮得連飯都吃不起,被安娜發現了才華,從此平步青雲。

而蘇芒的女魔頭稱號和她的時尚理念,在很多時尚人士看來缺少說服力。

03 蘇芒模式

隨著互聯網化,時尚雜誌風向標的屬性漸漸消失,蘇芒的時尚也翻開了新的篇章:從炫富過渡到流量。

2015年,原本以「高段位」著稱的各大時尚雜誌開啟了流量模式,吳亦凡、鹿晗、楊冪齊齊被時尚系兩刊認領,之後TFBOYS以組合形式出現在2016年《時尚芭莎》7月上,鹿晗連續三年登封《時尚芭莎》,再到2017年王俊凱的芭莎金九及王源芭莎生日月封面,新生代流量已是大勢。

蘇芒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她對市場的審時度勢,從四旦雙冰——流量小花——四大流量——頂級流量,蘇芒很清楚流量在市場上的巨大效益,她深諳話題之道,幾乎在每個階段都有交好的明星。

章子怡、范冰冰、Angelababy、鹿晗、王俊凱王源,他們是流量變化的縮影,也是蘇芒屢試不爽的法寶。換言之,有流量明星的地方就有蘇芒,她帶領芭莎系走流量路線的秘訣就是——與時俱進。

而長年累月積累下的流量人脈,也早就了芭莎慈善夜的輝煌。

芭莎慈善夜誕生於2003年非典期間,蘇芒的小孩咳嗽一聲,她「嚇得半死」,這讓她意識到:「時尚雜誌沒辦法提供幫助。太可怕了!那你才發現,如果有瘟疫、災難、戰爭,我們就不可能幫助別人。」

當年7月3日,第一屆芭莎慈善夜靠蘇芒一個人置辦起來,在藏酷酒吧,來了12位明星,8台空調壞了6台,主持人吳大維穿著三件套,拍賣也是互相拍為主,「胡兵拍了李亞鵬的,李亞鵬拍了胡兵的」。

最後募集到16.8萬元,結束之後,沒人走,都坐在那兒聊SARS。

蘇芒在很多公開場合強調這個緣起,「還說我們做慈善是作秀?我就不承認這個!」

但,現實情況是,比起慈善本身,觀眾們對每一場慈善夜的宮斗戲更為好奇,一位網友蘇芒是最早也是自始至終依靠著流量在慈善夜上露臉的明星,主線任務是為了做公益,隱藏任務是爭取多get大品牌的關注,多上幾個封面,自己的商業價值和時尚咖位也day day up。

所以是流量的、不是流量的大小明星們,都希望當晚的大合照能有個露出,哪怕原圖未修表情崩壞就po上網都行。

「讓慈善成為一種時尚!」本質上,拋開蘇芒自帶的物慾光環,芭莎慈善夜的善行還是有效果的,單2017年來講,數百位明星、企業家、藝術家以慈善助拍、愛心捐贈、捐贈物品拍賣、自願出席活動、轉發分享、表演節目等形式,助募集善款超過1億元人民幣。

這就是「蘇芒模式」:走流量路線、全媒體(擁抱新產品)。

事實上,時尚圈擁抱流量,並不是近兩三年才有的論調,流量一詞在2014年後成為高頻詞,倒推十年,章子怡、趙薇和舒淇,作為千禧時代的當紅明星,早在2003年就拿到了《時尚芭莎》和《ELLE》的封面入場券。

蘇芒是最早也是至始至終擁抱流量的人。換言之,有流量明星的地方就有蘇芒,她帶領芭莎系走流量路線的秘訣就是——與時俱進。

如今蘇芒離職,一代「時尚女魔頭」就此謝幕。

她曾創造過很多傳奇,也留下了很多經典的段子。但不知道為什麼,一哥總覺得,那個說好要做一輩子時尚事業的蘇芒不會就此消失,離開了時尚集團,她還有更多「時尚」選擇,比如二線雜誌,或者她投資的26家公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家 的精彩文章:

雷軍全球大反擊,三星已被逼哭,蘋果華為暗暗顫抖!
中國男人的烏克蘭「淘妻夢」:是真愛還是百億騙局?

TAG:金融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