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除了會得胃病,還會容易得上哪些病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除了會得胃病,還會容易得上哪些病

文丨葯療君,編丨吳鵬藥師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對生存環境要求非常嚴格的致病菌,直到1983年人們才從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組織里分離出幽門螺旋桿菌。人們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是唯一能夠在胃部存活的細菌,是導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以及與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惡性淋巴瘤等胃病的罪魁禍首。

隨著對幽門螺線桿菌致病機理的深入研究,人們發現這種細菌不僅會導致胃病,還會導致其他疾病的發生或惡化:

1、口腔疾病

科學家們在許多牙周炎患者口腔中也分離出了幽門螺旋桿菌,而以牙菌斑中的為最多。這就說明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會使人們罹患牙周炎、口腔黏膜扁平苔蘚、複發性口腔潰瘍、齲病、口腔癌和口臭等病證。根治了幽門螺旋桿菌之後,這些疾病的病程、複發率和癥狀都得到了顯著的改善。

2、皮膚病

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會引起患者蕁麻疹的發生。我們的胃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後,會產生特異性的抗體,導致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組織胺的增加是誘發蕁麻疹等過敏性皮膚病的重要發病原因。

3、過敏性紫癜

這又是一種與過敏反應密切相關的疾病。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引起的組織胺、激肽原酶和硫酸軟骨素的釋放,引起了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出現血漿滲出和水腫等過敏性紫癜的癥狀。

4、貧血

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既能引起患者的缺鐵性貧血,也會引起患者的巨幼細胞性貧血。這是因為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損傷了消化道黏膜上皮細胞,導致胃腸道對鐵和維生素B12的吸收減少。前者可導致缺鐵性貧血,後者可導致巨幼細胞性貧血。

5、肝癌

對於乙肝患者來說,一旦又被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就會增加其罹患肝癌的危險性。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會促進乙肝病毒的複製,在這部分患者肝癌的發生中,幽門螺旋桿菌起到橋樑或協同作用。

6、冠心病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誘發的炎症反應,會增進冠狀動脈平滑肌的損傷過程;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還會導致脂代謝紊亂,造成血液膽固醇水平的升高,促進了冠狀動脈粥樣斑塊的形成;此外,患者維生素B12吸收不良,會導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促進了血小板的聚集和血管收縮,進而導致血栓的形成。

7、2型糖尿病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患者胰島素抵抗的程度普遍高於普通人,使他們更容易罹患上2型糖尿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葯療君 的精彩文章:

女孩為拍《紅海》,10月沒來「大姨媽」,醫生都為她捏把汗
寶寶的腸炎都治好了,為什麼還總是拉肚子

TAG:葯療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