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日版「魚鷹」部署受阻,但奪島「水陸團」威脅仍不容小覷

日版「魚鷹」部署受阻,但奪島「水陸團」威脅仍不容小覷

據日本《朝日新聞》網站3月19日報道稱,用於強化日本西南諸島防衛的陸上自衛隊奪島部隊「水陸機動團」(下文簡稱「水陸團」)將於3月27日在長崎縣成立。日本陸自將從新財年開始接收美製V-22「魚鷹」傾轉旋翼運輸機,借鑒美海軍陸戰隊,有時與「水陸團」協同作戰。

美國V-22「魚鷹」傾轉旋翼機

然而,由於駐日美軍「魚鷹」運輸機事故頻發,日版「魚鷹」部署前景難以預料。那麼「魚鷹」對於日本「水陸團」提升戰力能有多大影響?

日本《朝日新聞》網站報道稱,按計劃,陸上自衛隊奪島部隊「水陸團」將於3月27日在長崎縣成立,與之相配套的17架V-22「魚鷹」運輸機將從2018財年(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起開始接收,但至關重要的部署地點——距離「水陸團」基地相浦駐屯地(長崎縣佐世保市)以東約60公里的佐賀機場,卻因未獲得土地所有者的理解,原計劃2019財年左右竣工的工程,到現在都未能開工。

防衛省官員感嘆說:「當初的部署設想太過天真」。不過對於陸自「水陸團」至關重要的未來作戰部署來說,最後肯定不會因駐地問題停滯不前。那麼這17架日版「魚鷹」運輸機對提升「水陸團」到底有多大影響呢?

資料圖片:日本陸上自衛隊進行訓練。

先來簡析下「水陸團」的部隊編製。該團主要由三部分構成:一是由承擔奪島作戰任務的精銳部隊組成的水陸機動連隊,二是使用水陸兩棲戰車(配備與美海軍陸戰隊相同的AAV7兩棲突擊車)的兩棲突擊部隊,三是使用日版「魚鷹」運輸機的空中突擊部隊。

其中水陸機動連隊作為主力,後兩支部隊為支援部隊,不過從作戰反應速度和靈活度來看,空中突擊部隊的重要性明顯要高於兩棲突擊部隊。

AAV7兩棲突擊車(日本《朝日新聞》)

水陸機動連隊是在駐紮在長崎縣佐世保市相浦的「西部方面普通科連隊」(簡稱「西普連」)的基礎上組建。日語中的「普通科」指代步兵科,「連隊」相當於團級單位,單從名稱上解讀的話,「西普連」的級別相當於精銳步兵團,當然該部隊的實際潛在戰力規模要遠大於團級。

出於戒備中國的需要,「西普連」於2002年3月組建,是日本陸上自衛隊的兩大王牌部隊之一,以九州地區和西南諸島為主要警備方向。「西普連」在2013年時的滿編兵力為660人(陸自的其他連隊滿編兵力通常在1100人左右)。除了團部外,其下轄有1個團直屬管理連和3個步兵連。步兵連是「西普連」的作戰骨幹,每個連編有3個步槍排、1個反坦克排、1個81毫米迫擊炮排和1個120毫米迫擊炮排。

儘管規模小於其他連隊,「西普連」的隊員選拔標準卻十分嚴格,隊員全部來自陸自的精銳力量,包括擔負首都東京防禦的第1師、特種作戰群(日稱「特殊作戰群」)以及第1空降團(日稱「第1空挺團」),大多數為軍官和士官。這些人員基本上接受了高強度的特種作戰訓練和正規戰訓練,人員綜合素質和職業化水平在自衛隊中首屈一指。

資料圖片:日本「水陸團」隊員與美軍MV-22運輸機聯合訓練。

從人員組成上不難看出,日本早在「西普連」成立之初就考慮到了在未來將其擴編為旅級規模的兩棲作戰部隊,組建2000人(最終目標為3000人)的水陸機動連隊剛好實現了擴編的設想。

為了能在最短時間內,將上述水陸機動連隊中的大部分精銳部隊空運至作戰區域,「水陸團」的空中突擊部隊的17架「魚鷹」運輸機無疑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V-22「魚鷹」傾轉旋翼機於2007年6月正式服役,總裝備數量已超230架,已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經歷過長時間實戰檢驗,目前是美空軍和海軍陸戰隊的主力裝備之一。該機長17.5米、翼展(加旋翼寬度後)25.8米,採用獨特的傾轉旋翼技術,既能像常規直升機一樣垂直起降,也能像固定翼飛機一樣高速飛行,可在短時間內由海向陸投送更多的兵力,有效提高了垂直登陸效率及快速搶灘能力。

網友製作的日版V-22「魚鷹」傾轉旋翼運輸機想像圖

與已退役的CH-46「海上騎士」直升機相比,MV-22(陸戰隊型)的最大平飛速度達到520千米/時,幾乎是前者的兩倍;最大作戰半徑達600千米,是前者的4倍。同時,該機可搭載24名士兵(CH-46隻能搭載12名),吊運外部貨物重達5.7噸。美軍實戰測試結果顯示,該型機可在8小時內實現3890千米外的部署,比原來要求的12小時大大縮短。

按照MV-22的運輸能力,一旦中日圍繞釣魚島發生爭端,「水陸團」可依靠這17架V-22,每次向爭端區域迅速投放544名自衛隊員和約117噸物資;同時還可依靠其速度快、航程遠的特點,對戰鬥區域的兵員、裝備快速實施二次投放以及多次投放,既能保證其每次所投放的兵力、裝備形成規模,形成戰鬥力,同時也可大大縮短快速部署戰鬥部隊的時間,繼而實現其機動靈活作戰的目的。

CH-46「海上騎士」直升機(維基百科)

儘管V-22運輸機是美軍已使用多年的成熟機型,但對於日本陸自來說,關於該型機的使用經驗是「零小時」,很難保證將來在投入使用後,能在短期內做到像美軍一樣使用嫻熟。

V-22採用的傾轉旋翼技術儘管優勢明顯,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氣流渦環狀態和葉片失速問題,前者是會導致飛機墜毀的致命狀態,而葉片失速則會增大渦環氣流的強度。

V-22在降落時,它超高轉速的旋翼把平穩的氣流壓到側翼片的表面上,氣流在側翼葉片上被分離就形成了渦流。因為這個原因,V-22的飛行手冊規定,在垂直降落的時候,飛機的下降速度不能超過每分鐘800英尺(約243.8米),這種遲緩的降落速度會讓V-22在著陸時成為對方防空火力的「活靶子」。

而在對方炮火攻擊下,飛行員可能會下意識地加快著陸速度,這樣他很有可能遇上氣流渦環狀態。目前美軍尚未提出有效措施解決這一問題,日本自衛隊在將來無疑也將面臨這一難題。

資料圖片:日本「水陸團」隊員與美軍氣墊登陸艇聯合訓練。

理論上「水陸團」的兩棲兵力投送能力已超過了美陸戰隊的一個遠征分隊(MEU)。「水陸團」原先在兩棲空中支援火力方面,與美軍陸戰隊相比,還存在較大劣勢,但據《日本經濟新聞》3月20日報道稱,日本已計劃引進20架F-35B艦載短垂隱身戰機。

一旦這20架F-35B交付到位後,「水陸團」的航空突擊部隊理論上可向距離母艦876千米外的目標區投放80噸彈藥,而在不計航程時最大投彈量甚至可達到140噸。

從洛馬公司官方公開的F-35B作戰性能看(如圖所示),單架F-35B在執行空中遮斷任務,攜帶2枚454千克級JDAM衛星制導炸彈和2枚AIM-120空空導彈(只使用內置彈艙)時,最大作戰半徑可達876千米,要遠超採用同等載彈量的AV-8B和F-18C戰機。

可以預見的是,這20架F-35B未來肯定會與17架日版「魚鷹」運輸機一同混編部署到2艘出雲級「准航母」上,屆時日本自衛隊實際將完全擺脫其《和平憲法》第9條對其不能發展進攻性武器的限制,對周邊國家的威脅不容小覷,值得人們高度關注。

熱文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有理有力聲討台當局!這兩家大陸公司給蔡省長「上了一課」
美媒剖析解放軍經典登陸戰:迷惑牽制對手 不戰而屈人之兵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