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簡述六相隱平

簡述六相隱平

公元755年,超慧禪師降伏呂洞賓為門徒後,被翰林學士劉光謙的文治武功所折服,遂為劉學士牽馬帶路導引。

時值安史之亂,唐宰相光謙祖師偕兵部將領張勝、趙二、許義三將和徐安貞、陳希烈、白琪、陸善經、李安甫五相來到平江四隱堂,籌劃將佛學發揚光大。

首先在上台鼎建長慶寺、仙人塔、鐘聲樓閣等,然後劉光謙率三將和六相在聚台建白水寺,下台建回台寺,鷲台九嶺奉侖山建慧果寺,鳴山奉國山建清隱寺,河東建芭蕉寺和岑川建九峰寺,廣建寺院,普度眾生、影響深遠。創立長慶宗佛學理論,以佛學為綱,通過最初的七個寺院發揚光大,傳至全國各地及日本、韓國等周邊國家。三將廟和六相遺址至今猶在,這就是轟動國內的六相隱平,他們在平江行仁修佛,流傳千古。

劉光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翰林學士」,「翰林學士」之父,中唐開元盛世「內相」,跟隨玄宗37年之久,是高居官位時間最長的「唐相」,唐玄宗朝唯一文武雙全侍郎,御職起居舍人、兵部左侍郎,位列亞卿、六相之首。

徐安貞,(698年7月10日–784年8月12日),初名楚璧,字子珍,信安龍丘(今浙江龍游)人。唐朝進士,太中大夫,檢校工部尚書,中書侍郎(中書令缺,同宰相職)。尤善五言詩。卒後葬於平江縣三墩鄉徐家坊,墓今猶存,為岳陽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陳希烈早年因精通道學受到唐玄宗器重,歷任秘書少監、工部侍郎、集賢院學士、門下侍郎,後兼任崇玄館大學士,封臨潁侯。

李適之罷相後,陳希烈被李林甫舉薦為宰相,初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升任左相,兼兵部尚書,封潁川郡公,又進封許國公。

唐玄宗(李隆基)時代有個讀書人,名叫白琪(白琪:官至侍郎,後來白琪「看破紅塵」隱居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南部福壽山白雲寺)。白琪自幼聰明過人,喜愛讀書。

陸該,字善經,以字行。(《黃氏逸書考云:《廣韻》十虞引陸該字林,疑該是名,善經其字也。按唐人避諱之風甚熾,有避宰輔及主司嫌名,並其父之嫌名者,陸氏以字行,殆其類歟。)吳郡人。初為起居郎(《全唐詩》第二函第十冊儲光羲詩),歷河南府倉曹參軍(《上月令章句表》),充集賢院直學士(《全唐詩》儲光羲詩,《舊唐書·藝文志》)。卒,贈著作郎(《全唐詩·儲光羲詩》)。

開元間,集賢院敕編諸書,善經皆以直學士,珥筆從事。開元十年,起居舍人陸堅被旨修《六典》,久無所成。十九年,張九齡知院(《舊唐書·張九齡傳》謂九齡拜集賢院學士,在張說歿後。又《舊唐書·張說傳》:說歿於開元十八年十二月。)加善經修之,書成(程大昌云:《六典》成於九齡為相之日。)二十六年,李林甫知院,奏上之。十四年,通事舍人王嵓請改《禮記》,附唐制度。張說奏《禮記》漢代舊文,不可更,請修貞觀、永徽五禮,為《開元禮》。命善經與賈登、張烜、施敬本、李銳、王仲丘、洪孝昌纂集,蕭嵩總之。玄宗又刊定《禮記·月令》,召李林甫等八人為之注,善經亦與焉(《舊唐書·藝文志》、《直齋書錄解題》)。雖柳宗元譏《開元禮》削去國恤(《柳河東集》),范祖禹譏《六典》政出二三(《直齋書錄解題》),孫奭譏《月令》蔑棄先典,改易舊文(《通鑒長編》),然主之者別自有故,非善經之過也。

李安甫侍郎是李林甫的弟弟,歸隱平江後其墓位於平江岑州,乃岑州三大文物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一花一世界,一歲一浮生
小奶貓天生自帶八塊腹肌,再看看自己,肚子上只有肥肉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