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Facebook迎來史上最嚴重水逆,誰會成為媒體的新大腿?

Facebook迎來史上最嚴重水逆,誰會成為媒體的新大腿?

Facebook和扎克伯格,已經跌入史無前例的信任危機。

上周末,《紐約時報》和《觀察者報》(《衛報》的周日版)等媒體發布深度報道,曝光一家名為「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的公司泄露了Facebook超5000萬的用戶數據。報道指該公司涉嫌利用FB用戶的個人數據,運用演算法給選民用戶推送定向廣告,從而影響2016年美國大選的選舉結果。

《衛報》的相關報道

驚天醜聞一經曝出,Facebook周一的股價一度暴跌8%以上,而多名高管也在近期大量拋售股份,管理層分歧重重。

WhatsApp的聯合創始人Brian Acton甚至正面開懟:「是時候刪除Facebook了。」

內外交困、漸行漸涼的Facebook,恐怕還得在泥潭裡糾結一陣。而媒體對這個社交巨頭的不滿,早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時針撥回到幾個月前,Facebook更改了新聞信息流演算法,各家媒體哀聲一片。三月初,數字媒體Little Things突然宣布關停。這家創辦了四年的公司專註於生活方式的相關內容,它在Facebook上有1200萬粉絲,熱門視頻數不勝數。

但這一切,在Facebook的新聞信息流演算法面前不堪一擊。Little Things的CEO在備忘錄里寫道,Facebook改了演算法,減少媒體內容,增強社交性,這一更新對媒體來說是「災難性」的,媒體機構不得不關停或找到潛在買家。當Facebook改變業務方向時,總有一些機構會受到牽連,Little Things就算得上一個典型案例。

Facebook的信息流演算法改變,將會極大改變人們查找與消費新聞的習慣

這些用戶將會怎樣改變他們的行為?是到別處去閱讀新聞,還是就留在Facebook,降低閱讀量?對於其他新聞平台來講,這會是獲取用戶的絕佳機會嗎?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站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上,來盤算一下:誰能趁熱(huo)打鐵(jie),搶佔媒體關係高地。

Facebook之後,大佬玩家虎視眈眈

要說能在移動端的新聞分發業務接盤的玩家,Google估計能坐上頭把交椅。

Google:組合拳出擊,扶持媒體

目前Facebook正深陷數據泄密門,處境頗為凄慘,而Google則在這個檔口急速發力,於3月20日開了一場三小時的新聞發布會,發布《谷歌新聞倡議書》,表示會在未來三年投入3億美元的資金,並宣布了一系列對媒體的扶持行動。Google表示,在謠言與假新聞盛行的當下,他們希望打造一個高質量、有權威性的新聞搜索平台。這個宗旨同樣貫穿在Google旗下的YouTube中。

Google的新行動包括:為記者提供識別互聯網假新聞的相關培訓、為本地新聞機構提供幫助、協助提升用戶的新聞素養等等。雖然它沒有介紹3億美元具體怎麼分配,但毋庸置疑,其中一部分會用來幫助媒體建立會員體系,或者搭建贊助模式。

紐約城市大學的新聞學教授Jeff Jarvis表示,他很期待看到Google使用其海量數據幫助媒體,因為這樣可以讓用戶體驗更加定製化。「在大眾傳媒時代,我們對所有讀者都『一視同仁』,但在未來,每個人都只需要與自己相關的內容。」

頁面加速技術助力留存用戶

Google News是各路媒體一個很大的流量出口,但是它的產品在這麼多年裡倒沒什麼大變化,Google News旗下也有一個移動APP,同樣比較平淡無奇。

不過Google佔據絕對優勢的顯然是搜索領域,它的移動頁面加速技術(AMP,Accelerated Mobile Pages)能夠非常有效地給媒體導流。AMP的目的是極大地提高移動網頁的載入速度,從而更利於訪問者的瀏覽體驗。根據Google的統計,在移動端如果一個頁面3秒鐘還沒有完成載入,那麼有90%以上的訪問者會關掉網頁或者訪問其他網頁。因此,載入時間是獲取有效流量的重要影響因素。

網路監測公司Chartbeat的數據顯示,Google移動搜索的流量現已超過Facebook的流量,並且它正努力將AMP推行成為整個web端的規則,如果順利的話,Google旗下的產品,包括Google News,將會有更多的用戶量。

把媒體內容推給付費用戶

Google的用戶中,如果有人付費購買了新聞產品,那么他們的搜索結果中會優先出現媒體內容。這部分是因為平台對媒體公司的扶持政策,希望幫助這些公司發現並觸及用戶。據知情人士透露,Alphabet還打算分享搜索數據,幫助找到潛在的訂閱者。

這一舉動將幫助媒體機構更好地定位潛在數字用戶,同時能夠通過優先推送媒體內容來留住訂閱了新聞的用戶。這可以看做是矽谷公司向媒體公司伸出橄欖枝的重要一步。

由於廣告業務實在是難以支撐新聞編輯室,包括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在內的諸多媒體,都在尋求讓用戶付費的途徑。很多媒體還在爭取讓Google和Facebook成為促進訂閱的新渠道,而這些平台本身曾一度深陷假新聞風波,也許,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專業媒體增強新聞業務的公信力。

YouTube:搶奪用戶「特意」的注意力

Facebook Watch沒有為媒體人提供穩定的收入來源,現在還降低了媒體內容的優先順序,YouTube在這時便扮演了媒體人避風港的角色,為視頻創作者提供商業機會。Bustle公司市場運營部的高級副總裁Kai Hsing表示,媒體機構可以直接把視頻賣給YouTube,這讓他們重新燃起了對YouTube的興趣。根據未來數字內容公司的報道,YouTube已成為了繼Facebook之後最能讓媒體賺錢的平台

媒體機構也承認,人們會特意去YouTube上看視頻,這也是為什麼育兒內容商Fatherly在最近恢復了它的YouTube頻道。今年1月,Fatherly僱用了Vice的前視頻製作人Adam Banicki,任命其擔任Fatherly的視頻副總監。Fatherly上一次在YouTube上發視頻要追溯到2017年6月了,時隔八個月之後,今年2月,Fatherly重新開始在YouTube上發布視頻作品。

「我們都明白,Facebook瀏覽量的整體噸位是非常高的,但是作為一個平台,Facebook並沒有讓用戶『特意觀看』的能力,而這點正是YouTube能實現的。」Fatherly的CEO Mike Rothman如是說。

在YouTube上投放連續劇也是一個新嘗試,有志於發展電視網路或者流媒體服務的媒體公司都對此信心滿滿,希望抓住這個機會。

「因為我們面對的觀眾都是有強烈觀看意願的,而YouTube比起Facebook,更適合當長節目的測試點。」Rothman說道:「這個變現策略很簡單,首先在YouTube上播放幾集先導片,看看效果,如果觀看量可觀,再轉至OTT或者其他線下合作平台上。在這種模式下,製片融資會更加容易,也更加可控。

House of Lights(一個NBA視頻頻道)的總經理Bernstein也表示:「YouTube更適合長時間的瀏覽,人們都是帶著觀看意向來的,不像Facebook上只是不停地滑動,『觀看』是一個不確定因素。」

不過對YouTube的這些價值預判,媒體公司也要小心,不宜過於樂觀。一項業務不可能在一個平台上一勞永逸,任何公司也難以一夜暴富。

時尚網站Refinery29在一年半以前就開始密切關注YouTube業務,在2017年下半年,這家公司開始在YouTube上連續性投放作品,以期培養起有日常觀看習慣的用戶。但Refinery29的內容主管Amy Emmerich仍對這個平台表現得很謹慎。「除非買廣告量,否則你不可能一夜之間就在YouTube上培養起一堆忠粉,所以如果打算僅依靠YouTube,那並不是一個好的長期規劃。」

後起之秀也有驚喜

巨頭之外,還有幾個潛力股,正在謀求上位。

Flipboard

Flipboard也是一家有潛力填補Facebook空缺的公司,它在資訊整合型媒體機構中有著相當好的勢頭。這家位於加州帕洛阿爾托的公司,其APP Flipboard在App Store里上架了七年有餘,積累了一億的月活躍用戶量,遠超同類競品

「這絕對是把內容帶給用戶的絕佳時機。」Flipboard的內容主管Marci McCue說道。對於Flipboard是不是直接從Facebook的變化中獲益,她認為言之過早,不過她也承認「用戶會尋找其他的替代產品」

Apple News

隨Facebook演算法更迭浪潮而迅速崛起的新聞平台還有Apple News。Apple News是iPhone和iPad上自帶的應用,自從Apple對其進行了設計大改版並且加強了推送力度後,使用人數與日俱增。蘋果公司2016年公布的數據顯示,Apple News有7000萬用戶量,該數據相當不錯,不過和13億活躍iOS設備用戶數相比還是相差太多。

不過正如Digiday所言,很多媒體機構都在這次變化中看到了機會,但Apple News卻並不一定能有所作為。儘管Apple News自身可以通過應用推送來贏得大量流量,但這還是和在Facebook上病毒式傳播的社交友好型內容不能相提並論。

媒體與科技的碰撞,玩法仍在探索

儘管裁掉了部分新聞業務,Facebook仍然是媒體世界中有著十億級用戶體量的巨頭公司。嚴格來說,它也並非放棄了新聞業務,只是降低了該業務的重要級。其他公司還遠不及Facebook的業務規模,這也是為什麼Facebook的新聞信息流業務發生的小小變化就能在整個產業中震蕩出巨浪。

儘管科技巨頭都在向媒體示好,加強與媒體的商業聯繫,但媒體機構在這塊業務上的收入卻一直處於較低的水平。根據未來數字內容公司的報道,媒體機構在Facebook和Google上的數字收入總和只佔了整體收入的5%。Google的AMP項目將媒體網站上的文章承載在自己的伺服器上,因此可以更快地載入,大家都認為這可以促進更高的用戶訂閱量,但今年1月Google在一篇報道中表示,「收入增長還很緩慢」。

雖然Facebook的新演算法縮減了媒體公司的用戶數,但從某種層面來講,它從另一個角度幫助了媒體。去年10月,Facebook在即時文章版塊加入了付費實驗,讓媒體機構可以直接獲得收入。今年2月,Facebook還啟動了一個新項目,幫助多家都市報建立付費訂閱體系

科技公司與媒體的交好或許不能立竿見影地互惠獲利,但在摸索的道路上,我們可以看到,各家平台一直在嘗試新玩法,探索這套組合拳應該如何出擊。

隧道盡頭的光亮,應該很快就能看到了。

參考資料:

https://mashable.com/2018/03/11/facebook-news-apps/?utm_cid=hp-r-1#U4K0LKr1Waq3

Google:

https://digiday.com/media/small-welcome-change-google-news-referrals-perked-publishers/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8-03-13/google-is-said-to-prioritize-stories-for-paying-news-subscribers

YouTube:https://digiday.com/media/media-companies-shifting-attention-facebook-youtub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媒派 的精彩文章:

攪動付費市場,「焦慮」這門生意才是真正的內容深礦
這種「換臉」視頻正在污染網路空間!Deepfakes究竟是什麼牛鬼蛇神

TAG:全媒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