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什麼才能算是古籍?

什麼才能算是古籍?

古籍,是指未採用現代印刷技術印製的書籍。圖書在古代稱作典籍,也叫文獻,兼有文書、檔案、書籍三重意義。隨著時間的進展,將記事類文件加以編排,供人閱讀,並達到傳播知識經驗的目的,便形成了一部圖書,圖書的內容日益增多,載體趨向多元,製作技術不斷改進,為了方便閱讀,產生了"簡冊"、"捲軸"、"冊頁"、"線裝書"等不同的裝幀樣式。

古籍定義,"今"而來的,未採用現代印刷技術印製的書籍,皆可稱之為古籍。當人們開始有意識地將文字刻寫在特定形式的材料上,藉以記錄知識、傳播思想,圖書才開始出現。在《中國古籍編撰史》中提出圖書必須具備以下六個構件:知識信息;著作方式;文字;物質載體;文字製作技術;裝訂形式。以這六條標準來衡量諸多圖書起源的幾種說法:"陶器說"過分強調陶文的作用,但陶文是可有可無的裝飾品;"河圖洛書"只是出自荒古的神話傳說,不足為憑;甲骨、青銅、石刻均不能稱之為圖書。

先解釋"古籍"的"籍"。"籍"在這裡就是書,"古籍"是古書的雅稱。什麼樣的東西才算書,殷商時龜腹甲、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只是占卜後刻上去的卜辭,並未構成書。商周時青銅器上的銘文即所謂"金文"是王公貴族們對鑄器緣起的記述,儘管有時為了誇耀自己的功勛,文字很長,但其性質仍和後世紀功頌德的碑刻相近似,也不能算書。中國殷商時已開始在竹木簡上寫文字,《尚書》的《多士》篇里說:"惟殷先人,有冊有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泰天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曹操是個怎樣的人?

TAG:泰天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