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典故事:勇敢的紡織匠

佛典故事:勇敢的紡織匠

從前有個國家物產非常豐饒,而為他國覬覦,面臨戰爭的侵略。所以國王大舉徵兵,動員國內十五歲至六十歲的男子參戰。

有位年近六十的紡織匠也在徵召之列。他的妻子相貌莊嚴,卻對丈夫輕慢無禮。

依國家規定,出征者必須自備兵器與盛裝糧食的容器,而紡織匠的妻子竟然只為丈夫準備了盛裝糧食的五升器和一把一尺長的織杼木,並且告訴他:「家裡沒有其他東西了,就拿這個去打仗吧!你若把這兩樣東西弄壞或弄丟,我就不和你一起生活了。」

紡織匠出發後,心裡想著:「作戰時受傷並不可怕,打敗仗時也頂多撤退就好,但若失去這兩樣東西,就會失去我的妻子呀!」

抵達前線,面臨聲勢浩大的敵軍,大部分的人都因為害怕,不戰而退,而紡織匠一心想著妻子所交代的話,始終把織杼木頂在頭上,不知不覺中還朝著敵軍走去。

敵軍看到紡織匠的行徑,被他「勇猛」的氣勢所震懾,反而向後退怯。就在此時,本國軍隊趁機重新整合,大眾齊心進攻,大獲全勝。

凱旋歸國後,國王論功行賞,大眾都推舉紡織匠的功勞最大。國王詢問紡織匠:「兩軍交陣時,為何你能奮勇直前而不畏懼?」

紡織匠回答:「我並非武士,只是出征前妻子給與兩件東西,要我妥善保護不可毀損,否則將棄我而去。所以我拼了命也要保護這兩件東西,實在不是因為我勇猛過人。」

國王告訴大臣們:「雖然此人的本意是怕失去妻子,但還是幫助國家取得了勝利,應該給予重賞。」

於是國王不但賜與他官位,還賞給他許多金銀財寶、田地舍宅。後代子孫亦因此而世世富貴。

此則故事中婦人交與丈夫的五升器及織杼木,譬喻如佛以五戒十善傳授弟子,佛弟子若能一如織匠護守己物之心,護守五戒、十善而不毀失,乃可與佛同居清凈國土。

——典故摘自:《雜譬喻經?卷二》

省思:

五戒十善是人天乘之福因。故事中的織匠能退卻敵軍而得封賞,嚴持五戒、進修十善之人亦可以消弭煩惱業障,後世得享天福。戒為無上菩提本,是邁向解脫自在的法門,若佛弟子能像織匠以生命守護,持守戒律,精誠專一,最後必能成就佛道。

(轉)

推薦幾篇很好的文章:「從佛經中看什麼是見性」、「從佛經中看什麼是聞性」、「從佛經中看什麼是六解一亡」、「《楞嚴經》精華篇:七處征心」、「《占察善惡業報經》中,地藏王菩薩開示的唯心識觀法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得好意其福難量 的精彩文章:

佛典故事:祭樹神的老翁
佛友分享經歷:我在自家陽台上布施食物給小麻雀

TAG:人得好意其福難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