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國時期: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展

戰國時期: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展

西漢社會、發展到漢武帝時,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開始確立並呈現出繁榮的景象。大量考古材料表明,自秦統一到漢初六、七十年間,物質文化基本保存著戰國時代的面貌到漢武帝以後,有了顯著的變化。戰國時代原有的地方色彩逐漸消失了,同一的文化得到迅速發展。在華夷融合的基礎上,一個有共同語言文字、風俗習慣、人口眾多的漢族開始形成。

漢族以外的其他少數民族的經濟、文化也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民族間的聯繫有了進一步的加強,儘管這一時期各族統治者曾發動過這樣那樣的戰爭,但總的看來,各族人民政治、經濟、文化上聯繫日益密切是主流。他們在統一的封建國家中的頻繁聯繫,構成了西漢時期豐富多彩的歷史生動場面。據《漢書·地理志》記載,西漢疆域東西九千三百零二里南北一萬三千三百六十八里,經過秦漢四百年的創造和發展一個偉大的統一的封建國家,在距今兩千年的時候,已巍然虼立在世界的東方。

從此以後,國家的統一成了歷史發展的趨勢。匈奴是我國北方的一個重要的古老民族,善於騎射,有很強的戰鬥力。漢初對匈奴實行「和親」政策是權宜之計,根本不可能解決匈奴騷擾北邊問題,事實上邊境武裝衝突歲歲不絕,匈奴「小入則小利,大入則大利」,嚴重威脅北方漢族入民的生產和生活。到武帝時,社會經濟繁榮,「天下殷富,財力有餘,士馬強盛」。

已有馬匹幾十萬匹,又訓練了一支強大的騎兵,漢政府決定廢棄和親政策,從此對匈奴發動了一系列戰爭,其中大的戰役有以下三次:1.河南戰役。公元前127年,匈奴貴族南下侵擾,漢武帝派青年將領衛青率軍出雲中(今山西長城外一帶),西至隴西(今甘肅東部),擊潰了匈奴附庸樓王和白羊王,收復了河套地區,並在那裡設立了朔方郡,從關東移民十幾萬電田戍邊。

這次勝利的意義在於扭轉了戰略形勢,掃除了匈奴進犯的軍事據點,解除了匈奴騎兵對長安的威脅,建立了進一步反擊匈奴的前哨基地。2河西戰役。公元前121年,武帝派霍去病率萬騎出隴西塞外,行軍二千餘里,一直往西打倒祁連山,匈奴大敗引起統治集團內部分裂,昆(音渾)邪王以其四萬餘眾降漢。漢在河西地區置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移民十萬定居農墾。

河西四郡的建立,不僅減少了西北邊患,還從此打通了漢朝通向西域的道路一—絲綢之路。3。漠北戰役。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率十萬騎兵,幾十萬步兵,分別從定囊郡(內蒙呼和浩特東南)和代郡(今河北蔚縣)出發。衛青北進千餘里,渡過大沙漠,直抵閬顏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國訥拉特山),殲敵一萬九千人。霍去病深入二千餘里,一直打到狼居胥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國肯特山),俘敵七萬四千人。

這是漢匈之間的一次決戰,匈奴受到了致命的打擊。三次大戰之後,匈奴曾多次表示願意恢復和親關係,但武帝只准匈奴歸降,雙方仍然處於敵對狀態。由於匈奴在漢朝軍隊連續打擊下,勢力衰落下去,同時,在長期戰爭的影響下,西漢王朝的社會矛盾日益尖銳,於是漢匈之間的戰爭漸漸平息下來。漢宣帝時,匈奴內部爆發了五單于互相攻殺,接著出現了呼韓邪單于和郅支單于南北對峙局面。

公元前36年,西漢政府幫助呼韓邪單于消滅了郅支單于,使匈奴國土全歸呼韓邪單于,從此,漢和匈奴有半個多世紀沒有發生戰爭。公元前33年,呼韓邪單于到長安,朝見漢元帝,並提出願當漢家女婿,復通和親關係,元帝立即答應。一個叫王嬙、字昭君的宮女,慷慨應召。王昭君容貌豐美,儀態大方,通情識理深得呼韓邪單于的傾心敬愛。從此,漢匈通好關係一直到西漢終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神問答|今天的漢族人,祖先都來自哪些古代民族呢?
怕政變的皇帝,引發的兩對尖銳矛盾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