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代天津也曾流行「戴軍帽」,那時的帽子是紅纓帽

清代天津也曾流行「戴軍帽」,那時的帽子是紅纓帽

歷史上,曾經流行過戴軍帽,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在上世紀60年代,當時的社會時尚是佩戴一頂黃綠色的軍帽。大街小巷,城肆廟堂,到處可見身穿綠軍裝,系武裝帶,戴綠軍帽的人。

而再往上捯,還有一段時間流行戴軍帽,當屬清朝的康乾時期了。那時候,街上的人們大多戴著「紅纓帽」。這一點,在所謂《潞河督運圖》長卷中就能找到答案。

所謂《潞河督運圖》表現的是三百多年前天津城市風貌。這幅長卷從天津北門外甘露寺鈔關畫起,沿著滾滾河水經三岔河口到紫竹林村止,長約十數里。長卷表現了運河及海河兩岸的民居、寺廟、公署、店鋪等地上建築,還描繪了河中各種船隻的形態,使人如臨其境,能帶你穿越300年,回到清朝的乾隆時期。

畫卷中畫了八百多個人物,各行各業,每個人物神態各異,栩栩如生,讓欣賞者有如身臨其境之感。這八百多個人物雖然身姿各異,服飾不同,但大部分人都佩戴一頂紅帽子,這似乎成為當時社會的流行時尚。儘管說「穿衣戴帽,各有所好」,但是每個人的服飾都脫離不了其身處那段歷史的印記,這已是我們大家的共識。難道三百年前的天津城,滿街流行紅帽子?

天津城市源於屯兵之所,城市的主體自然是軍人和他們的親屬。佩戴士兵們常戴的紅纓帽自然就成為主流時尚。天津在雍正三年才結束軍人管理而被州政府取代,但天津的地理位置處於京畿的門戶,仍有大批的軍隊駐紮。俗話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老弱殘兵被軍隊淘汰是自然法則。被軍隊淘汰的這些人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能夠返鄉,而大部分就在當地安頓下來,或做買賣,或鬻技藝,由於每年都會淘汰,一百多年中,這部分士兵幾乎是這個城市居民的主體。眾所周知的東河沿周喬庄,繁衍在北運河畔,據說就是當年一位姓周的一位姓喬的兩位錦衣衛千總退休後,在此地娶妻生子繁衍成莊。那些退下來的老兵最喜歡佩戴的無疑是陪伴了他們一生的紅纓帽。這才是「街上流行紅帽子」主要原因。

【聽書休閑的老兵和疾馳的驛官】

由於歷史的原因,天津城內主要是官衙,普通的百姓大都居住在城外。漕運興盛帶來的商業繁榮都集中在北門外、估衣街、侯家後一帶,官員們去飯店、逛鬧市必須要出城。鹽商們及鹽運司的官員每天都要去鹽關,鹽坨辦公,驛站的驛官公幹也要出城。總之,官員們頻繁的出行是「街上流行紅帽子」的第二個原因。

【擺攤的百姓和購物的老兵】

【乘坐官轎出行的官員和隨從】

天津是長蘆鹽業的生產營銷中心,鹽商群體的崛起,使他們成為天津最富一族。鹽商們大都有文化,但年輕時就經商,很少有考取功名頂戴的。有了錢就可以捐個功名,有個前程即可光宗耀祖,有了名義上的官名,即可佩戴相應官階的頂戴。君不見,許多店鋪里的掌柜的,戴的全是紅纓帽,所謂「紅頂商人」大概就指這個群體,因此這也是「街上流行紅帽子」的原因之一。

【鹽關的官員和擔水的百姓】

【騎馬的官員和紅頂商人】

當然還有其他的原因,比如旗人,有無功名都可以佩戴紅纓帽,以區別漢人,佩戴紅纓帽可以使他們在漢人面前陡增優越感。其實真正的漢族老百姓是不得佩戴紅纓帽的,他們大都光頭或戴一頂草帽或瓜皮小帽,大清律法規定漢族男子頭上佩戴方巾是犯殺頭之罪的,但為了禦寒可戴一頂氈帽,夏天乾脆就光頭或戴頂草帽。

【包衣世家的剃頭匠和老兵出身的賣卜者】

【普通的百姓是不能戴紅帽子的】

【普通百姓只能戴草帽和瓜皮帽】

【賣肉的老闆和購物的船戶

【背纖的普通百姓是不戴紅帽子的】

【村舍里的農婦和稚子沒有戴紅纓帽的】

【村舍里的樵夫和閑坐老者】

清中期以後,對民間的管制漸松,特許民間佩戴明朝朱元璋欽定的「六合一統」「四方平定」瓜皮帽。鞋帽莊備有各種檔次材質製作的軟硬胎瓜皮帽,百姓們把它叫「帽頭」或「帽翅兒」,為標記帽子的前後必須在帽子的正前面綴上一片「帽正」,通常用玉石和翡翠等磨成。人們從帽正的質量上大致可判斷佩戴者的身份。官員們也可以把它當做「便裝」佩戴,帽翅兒的流行又促進了「帽筒」流行,原來擺在達官貴人家中條案上的帽筒也走進尋常百姓家,民間成婚,帽筒幾乎成為必備的嫁妝。

文章均為憶津閣公眾號原創,轉載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桐哥說 的精彩文章:

TAG:桐哥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