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朝的經濟發展:鐵器工具、煤做燃料、絲綢業

漢朝的經濟發展:鐵器工具、煤做燃料、絲綢業

(二)經濟的發展經過半個多世紀的休養生息和人民群眾的辛勤勞動,到文景年間,西漢的社會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史載「都酈庾皆滿,而府庫余貨財,京師之線累鉅萬,貫而不可校,太倉之要除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漢書·同)。出時口家養的戰馬有三十多萬匹。老百姓的驟馬拴滿了街巷,田野里也到處都是。

到西漢末年平帝時,全國的耕地面積已達八百二十七萬多(漢)頃,人口為五千九百五十九萬多人,每人平均耕地約十三點八畝。史稱這是「極盛」的時代。(≤漢書·地理志>)從農業、手工業及商業交換、城市發展等情況來看,西漢社會經濟的發展,為此後兩千年的封建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農業鐵器工具和牛耕在發業生產中已廣泛推廣。當時湖土用的犁頭、香、、鏟,除草用的鋤,收割用的鐮刀等農具都用鐵來製造。西漢畜力耕作(以牛耕為主,馬耕為輔)在內地普遍應用。

從各地考古發掘看,當時的鐵鏵犁,比戰國的犁鏵大有進步,犁大、量重,造型科學破土深,如鐵鏵上還附有翻土成壟的壁(即犁鏡)(《陝西省發現的漢代鐵鋅和土《文物》1966年第一期),把犁地與起壟兩道工序合為一次完成,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耕地技術也大有進步,主要是二牛三人的「耦耕」(《漢書·食貨志》上)(即二牛挽犁一人扶犁,一人牽牛,一人控制犁地的深度)。

後來個別地區發展到二牛抬杠一人扶犁,甚至還有一牛杠一人扶犁的。這說明當時已開始掌握了用牛鼻穿環來控制犁牛方向以及由犁箭來控制耕地深淺的技術。鐵器工具的廣泛使用,也有利於大量興修水利。武帝時關中開鑿了三百里長的漕渠,使關東到長安的漕運時間縮了一半,並使沿渠萬餘頃土地得到灌溉,另外開鑿了龍首渠、六輔渠、白渠、靈幟渠、禕渠等,其中以白渠為最著名。

白渠在鄭國渠之南,和鄭國渠平行,長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餘頃。關中以外,汝南、九江(今安徽壽縣)、東海(今山東郯城)以及朔方(河套)、西河(今寧夏銀川)、酒泉等新置邊郡地區都相繼開鑿了不少灌溉渠道。另外,對黃河進行了大規模修治,使之復歸禹跡故道。免除梁楚之地水患長達八十多年耕作技術方面。漢武帝時搜栗都尉趙過,在總結關中地區農民生產經驗基礎上推廣了「代田法」」。

這種耕作方法是,把耕地分成(音犬,溝也)和壟,寬一尺,深一尺,壟亦寬一尺,壟相間。把種子播在里,禾苗長大後,遂把壟上的土培附苗根,以增強禾苗的抗旱抗風能力次年,把和壟的位置調換一下,照樣種植,如果配上牛耕,施肥和灌溉,每畝產量可增一斛到兩解(漢代一斛為一百二十斤)。還有農學家勝之發明了「區代法」。它是把土地分成許多小塊,挖成溝坎,實行精耕細作,以提高產量的先進技術。

大或想兩大除以秦末農民起義為界,西漢前半期農業勞動生產率和戰國至泰的歷史時期有著顯著的不同。據《管子》記載,戰國畝產量達到二石,豐年平均產量則為一石。據李悝計算戰國魏的畝產量為一石五斗。戰國田制,一畝百步,摺合漢畝0·四一畝,因而其單位面積產量最高不過四石,一般在三石五斗左右。而西漢單位面積產量已達到四石,而在趙過實施代田法後,畝產增加一斛至二斛。

從這些對比中,清楚地說明了西漢農業生產的進步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2.手工業也有很大發展。西漢宮營的冶鐵手工業規模很大,用煤作燃料,並設有鼓風裝置,掌握了高溫冶鐵技術和冶鐵同樣發達的是煮鹽業,當時的齊(山東)、會稽(浙江)一帶為海鹽產地;安邑(今山西解縣)為池鹽產地;巴蜀(四川)為井鹽產地。當時設鐵宮達四十四處,鹽官達三十二處,可見鹽鐵業之盛。

絲織業也很發達,品種很多,有錦、綉、穀、紗等,上面織有天象、鳥獸、植物和幾何圖案等精美花紋。紡織技術達到極高水平,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出土的錦綺衣衾殘片和保存完好的一件素紗禪衣,薄如蟬翼,重量只有48克,充分證明當時絲織工藝水平之高。3.商業和城市。農業手工業的發展,帶來商業和城市的興盛繁榮。雖然漢代對商人採取抑制政策,但從惠帝、呂后起,禁令逐漸解除,地方諸侯王對商人優容,商人中有許多成為諸侯王國的官吏,商人往來十分活躍,史載「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突然想到,中國的成長步伐和當年的漢朝太相似了,你們覺得呢?
古代被判死刑,為何會在秋後午時三刻砍頭?這裡面的學問非常深奧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