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騫兩次被俘,匈奴為什麼不殺他?真相讓人大跌眼鏡

張騫兩次被俘,匈奴為什麼不殺他?真相讓人大跌眼鏡

眾所周知,張騫是絲綢之路的開拓者,一位偉大的外交家。回看歷史,他出使西域曾經兩次被匈奴俘虜,第一次是公元前139年,出發時經過河西走廊被抓;第二次是公元前128年,返漢時經過青海羌人地區被抓。

公元前139年出使西域

那麼,問題來了,匈奴是知道張騫出使的目的,自然也知道張騫的價值,可是為什麼不殺他?(史記:月氏在吾北,漢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漢肯聽我乎?)

有人會說,是因為「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其實並非如此,以張騫此行的目的,對於匈奴來說,完全可以按間諜處置。之所以匈奴一直沒有殺張騫,是基於一種人力資源的爭奪

公元前126年僅兩人返回(另兩人為妻子和兒子)

那個時期,人力資源的多寡,決定了戰爭潛力的強弱。匈奴人因為生活方式的局限性,導致他們在人才方面極度欠缺,這也是限制匈奴戰爭潛力最大的短板。

所以,他們一直對更高文明的中原漢人非常渴望,尤其像張騫這種的漢人精英,更是匈奴需要的對象,不僅不會有生命危險,還會幫他們組織家庭、生兒育女

催人淚下的劇情,看了無數次

這是匈奴對漢人慣用的招術,雖然簡單卻很有效,歷史上許多漢人被抓後都有匈奴妻子兒女,大多數人留守匈奴,再沒回來,只有少數人有堅定的信念,比如張騫、蘇武,他們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

公元前126年,張騫趁匈奴內亂,再次逃出,終於回到了大漢。(漢書:留歲余,單于死,國內亂,騫與胡妻及堂邑父俱亡歸漢。)

參考文獻:

1.《史記·大宛列傳》

2.《漢書·張騫李廣利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土財主請唐伯虎寫春聯,看了暴跳如雷,縣官看後卻無言以對
孔子李白都是武林高手,後世文人卻弱不禁風,原因耐人尋味

TAG:趣味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