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德齡公主:和慈禧太后同餐

德齡公主:和慈禧太后同餐

德齡(1886-1945),公主。美籍華人女作家,滿族。她是清朝外交使臣裕庚之女,她在日、法生活多年,精通多國語言,深諳外交之術。她是慈禧身邊第一女侍官,貼身伺候兩年,深得慈禧寵愛和光緒信任。她最終離開清宮,嫁給美國人懷特,加入美國籍,並走上了英文寫作之路。

太后有一種脾氣,就是不喜歡在固定的地方用膳,到什麼地方就在什麼地方用。我還得附帶說明,這些碗都是黃的底色,上面用綠色畫成龍或寫著「壽」字。

我數了一下,食品一共有一百五十種,排成好幾行。一行完全是大碗,一行完全是小碟子,一行完全是小碗……就這樣分類排列著,當這裡正在繼續上菜的時候,有好幾個宮眷捧著黃色食盒進來。我非常奇怪宮眷居然也要做這些事情,那麼我在這裡,將來是不是也要做同樣的事呢?雖然這些食盒看來都很重,但她們都拿得極自然。在太后面前已經擺好兩張小桌子,於是她們打開食盒,取出精緻的果盤,裡面放著糖蓮子、核桃、瓜子等各式果品。這些東西都放好後,太后說她喜歡糖食比肉還甚,就賞賜了我們些,叫我們不要客氣。我們謝了她,並且吃得很有味。我發現太后的食量相當大,每隻碟子里她都吃得不少,我不信她等一會兒還吃得下午餐。太后吃罷了就有兩位宮眷來把食盒拿開;太后告訴我她常常把剩下的賞給她們吃。

不久一個太監拿進一杯茶來。茶杯是純白美玉做的,茶托和碗蓋都是金的。接著又有一個太監捧著一隻銀托盤,裡面有兩隻和前一隻完全相同的白玉杯子,一隻盛金銀花,一隻盛玫瑰花。杯子旁邊還有一副金筷。兩個太監都在太后面前跪下,將茶托舉起。於是太后揭開金蓋,夾了幾朵金銀花放進茶里。太后一邊啜茶,一邊對我們說,她最喜歡這種花,放到茶里有一種特別的香味。又說:

「我讓你們也嘗嘗,看你們喜歡不喜歡。」於是命太監送茶來,太后親自放進金銀花,然後看著我們飲。我們一嘗果然極好,放了幾朵花後,這茶變成這樣一種美味的飲料,是我以前從沒有嘗到過的。

茶後,太后帶我們到外間去,那裡餐桌已經鋪設好。我想太后已經吃了這麼多糖食,難道還能吃飯嗎?太后一走進餐室,就吩咐將蓋子一齊去掉。於是太后坐首席,叫我們立在下面。她說:

「往常在戲院里總是皇帝和我同餐的,不過今天他怕難為情,因為他和你們還不熟。我希望他不久就會和你們熟起來。今天還是你們三人和我一同吃飯吧。」當然我們知道這是一種極大的榮耀,便立刻叩頭謝恩。叩頭實在是一件費力的事,不過後來漸漸地習慣了,倒也不覺得怎樣難。

開始吃的時候,太后命太監替我們擺上碟子、銀筷、銀匙等,並且說:

「我覺得非常抱歉,要你們站著吃,但這是祖上傳下來的規矩,我不能改變;就是皇后在我面前也是從不坐的。我知道,這種規矩若讓外國人知道,一定要笑我們野蠻,所以我不大願意讓宮裡事情傳出去。在他們面前,你不久就可以看到,我得裝出一副和現在完全不同的樣子來,所以他們根本不能認識我的本性。」

當太后和我母親說話的時候,我就注意看她,暗暗地驚奇太后食量之大。

在宮中是不準吃牛肉的,因為牛會耕田,所以吃牛肉是一種很大的罪過。菜肴中大部分是豬肉、羊肉、雞、鴨、蔬菜等。今天豬肉就有十種不同的燒法,肉圓有紅白兩種,紅燒肉是用醬油煨的,極可口,有筍炒肉絲、櫻桃煨肉、蔥炒肉片,後者太后極喜歡,也合我的胃口。還有豬肉雞蛋餅、白菜煨肉、蘿蔔煨肉等,羊肉、雞鴨也有好幾種煮法。在桌子中央是一隻大碗,口徑約有二英尺,和其他碗盞一樣,是黃底色的瓷器,裡面盛著清湯魚翅、全雞全鴨。魚翅在中國算是一種珍貴的食品。此外還有熏雞熏鴨,是用松柏的枝葉覆在雞鴨上面放到火上熏熟的,為的是利用松柏的清香。

還有一碟子食品也是太后所喜歡的,那是熏豬肉的皮切成小塊放在油里一炸而成的。

滿洲人不習慣常吃米飯,而喜歡麵食。今天麵食的種類也不少,有烘的,有蒸的,有油炸的。有甜有咸,被製成各種美麗的形狀,像龍形、花形、蝴蝶形等。還有一種是中間有餡心的。又有各種的醬,也是太后極喜歡吃的。此外還有糖湯煮的綠豆糕、花生糕等。

雖然太后叫我們盡量吃,但是我總不能吃得很多,因為我忙著注意太后,聽她講話。最後還有大米、小米等煮成的各種粥。太后說吃過了肉之後我們應該把粥喝完。

吃罷後,太后站起來說:

「現在你們到我卧室里去吧,好讓皇后宮眷們吃飯。她們總是吃我剩下的。」於是我們跟她走入卧室,我就站在門邊看,只見皇后和宮眷都走進外間站在桌子周圍吃,吃的時候沒有一點兒聲音,太后從來沒有叫她們坐著吃。

這時候戲台上繼續在演神怪故事,但是都沒有「蟠桃會」那樣有趣。太后躺在炕上,太監送上茶來。太后吩咐替我們也送幾杯。太后待我們這樣好,我們是多麼高興啊!中國人向來把君主當做神明,君主的命令就是法律,臣子和君主講話眼都不敢正視,這是表示極大的敬意。像我們今天這種特別的待遇,恐怕是破天荒第一次呢。從前常聽人家說,太后脾氣極暴躁,現在看太后待我們這樣和藹,對我們講話完全像慈母對子女講話,這使我相信以前的傳說是錯誤的,太后實在是世界上最仁慈的女子。

太后休息了一會兒對我們說:「現在時候不早了,你們回家去吧。」於是她賞賜我們八隻裝滿果實糕餅的食盒,並對我母親說:

「把這八盒食物帶給裕庚吃,告訴他好好地養病,服我這兒送去的葯,希望他不久就能恢復健康。」我想,從巴黎回來後,父親一直病著,恐怕不能吃這些東西,不過他一定很感激太后的恩典。

凡太后有賞賜,應該叩頭謝恩。所以當太后送我們食盒的時候,我們又叩了頭。

臨走的時候,太后對我母親說她很喜歡我們,希望我們住在宮裡做她的宮眷。我們知道這又是一件榮耀的事,所以又叩頭謝恩。太后又問我們幾時可以進宮,告訴我們進宮時只需稍帶些衣服用品,一切她都會替我們準備好,希望我們兩天之內就能回到宮裡來。她又領我們去看她預備給我們的房子。這房子共有三大間,在太后所住的樂壽宮的左邊。這宮建築在湖邊,是太后最喜歡的地方,她讀書休息都在這裡。太后興緻高的時候,就到湖裡去劃一會兒船。在這宮裡有許多房間,每間都有一定的用處。

看完了屋子,我們就與太后、皇后和許多宮眷告別,經過了長長的歸途,帶著疲乏的身子和快樂的心情回到了家裡。這是我們一生中最不平凡的一天。

摘自德齡《清宮二年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番茄歷史 的精彩文章:

抗戰時,延安人如何戀愛和結婚?
近百年的中華民族只有一個根本問題:中國人能近代化嗎?能趕上西洋人嗎?

TAG:番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