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戰國時期青銅冶鑄代表——春平侯劍

戰國時期青銅冶鑄代表——春平侯劍

春平侯劍出土的確切地方在桂雲花鄉嶺東村九爐屯北山頭,那裡風景秀美,放眼望去一片蔥綠,遼南第一峰步雲山如一道屏障橫在其北邊。在山間的公路旁邊,矗立著一座石碑,上面刻著「春平侯劍出土紀念碑」等字樣。

上世紀70年代初的一天,庄河公路管理段工人在九爐屯北山頭附近修公路時,無意中從2米多深的夾雜著亂石的黑土層中挖出了一條粘滿黑土的棒狀物。工人用雙手抹去黑土,發現那竟是一件還沒有生鏽的青銅兵器。站在一旁的車夫執意要看一眼,把該件兵器拿過來後,朝著鐵杴把上猛砍幾下,打算試試其鋒利程度,不料使其尖部折斷。後來,庄河公路管理部門將發現該件青銅兵器的情況逐級上報,文化部門指定旅順博物館派專家前往調查。

雖手柄已朽,但劍身黑亮無銹,鋒刃犀利。其正、背兩面均刻有細如髮絲的精細篆書銘文。正面為「四年,相邦春平侯,邦左庫工師岳身,冶匋瀝執齊」;背面為「大攻(工)尹肖(趙)閑」。

當時,經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鑒定,該青銅劍是戰國時趙國「相邦」(宰相)春平侯監造的合金青銅劍,鑄造時間應為公元前241年,距今已經歷2200多年。

從銘文上看,監造者為相邦,即春平侯;邦左庫指鑄造兵器的地方;工師是造兵器的技師;冶是鑄劍工人;而劍是通稱,按考古說法,這件兵器應稱作「鈹」。

這是一件十分珍稀的國家一級文物,它埋在地下2000多年仍然鋒利不銹,並發出森森寒光,反映了戰國時期青銅冶鑄技術已達到高峰。同時,也印證了古文獻『強弓勁弩皆出於三晉』的記載是有確鑿證據的。

「春平侯劍」先藏於旅順博物館,目前,轉藏於遼寧省博物館。

圖 曲貴朋

劉彧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料網 的精彩文章:

TAG:大料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