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高職「課堂革命」的關鍵在哪

高職「課堂革命」的關鍵在哪

「堅持內涵發展,把質量作為教育的生命線,堅持回歸常識、回歸本分、回歸初心、回歸夢想。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掀起『課堂革命』。」日前,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人民日報》上撰文吹響了「課堂革命」的改革號角。課堂是學校人才培養的主陣地,高職教育生源日趨多元,學生個體素質參差幅度加大,傳統課堂面向中段位學生的教學模式弊端日漸凸顯:教師拿著事先備好的教案,面對眾多有個性差異的學生用同樣的方法講一樣的內容,顯然無法實現教學精準供給,無法滿足全體學生髮展。同時,課堂上教師多半在唱獨角戲,沒有精彩的知識生成,看不到學生亮眼的表現,時間長了也會產生職業倦怠感。

為此,筆者所在的學校圍繞激發學生內在學習動機的「啟航」、挖掘學生潛能的「競航」和發展學生能力的「遠航」,構建了以學生為中心,面向全體、全程覆蓋、全員參與的「三航」育人模式,著力解決好「學」的問題。在此基礎上,近兩年開展教學供給側改革,探索有效課堂建設路徑,致力解決好精準「教」的問題。按照陳寶生部長「始終堅持以學習者為中心,為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受教育者提供個性化、多樣化、高質量的教育服務,促進學習者主動學習、釋放潛能、全面發展」的要求,筆者作為教務處長多次深入課堂調研並記下了聽課筆記,逐步明晰了開展有效課堂建設的思路,堅定了「課堂革命」的信心。

2017年4月27日 星期四

聽說化學工程學院張文英老師入選「感動江蘇教育人物——2017最美職教教師」,今天一早正好有她的課,於是決定去現場學習一下。

這是一個中職生源的一年級班級,常理上講,課應該很難上,但實際上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思維一直跟著老師走。究其細節不難發現,一是張老師注重知識的遷移,根據內容需要多次重複以前的知識;二是講解注重類比,通過通俗的例子幫助學生理解;三是注重啟發誘導,讓學生敢說,給學生信心;四是注重師生互動,45分鐘時間,提問了13名同學,提問學生回答率100%,回答正確率90%以上。

能讓人如此印象深刻的課堂,仔細想來,不僅是因為張老師熱愛講台,有強烈的責任感,更重要的是她專業知識淵博、教學經驗豐富,具有高超的課堂駕馭能力。由此可見,有效課堂建設「打鐵還需自身硬」。

2017年6月2日 星期五

作為工科院校,必修課「大學語文」教學效果如何?今早隨機聽了一節基礎科學部鄧虹老師的課,課堂效果超出想像的好。

鄧老師講解的內容是宋詞,課前就布置作業,讓學生們了解宋詞與揚州的關係;開課一篇《葯香如蝶》美文欣賞,讓學生們慢慢進入文學之美的意境;然後採用翻轉課堂的形式,由學生上講台講授,教師則根據需要適時點評。

這堂教學模式改革的課,講台雖交給了學生,但可見教師課前做了大量準備工作,而學生們也都學得專心致志,其中一名同學把姜夔的《揚州慢》講得不輸剛工作的年輕教師,讓人著實驚訝。看來有效課堂的建設關鍵不是生源的質量,而是有效教學方法的選擇以及教師的傾情投入。

2017年9月19日 星期二

今天早上連聽了兩節年輕教師的課,喜憂參半。第一節課的教師講得中規中矩,乏善可陳。第二節是經濟管理學院王琳老師上的合班課,其中課堂教學評價部分讓人耳目一新。

王老師講授的內容是「管理會計」,她第一節課先講專業知識並布置項目練習要求,然後把所有學生按5人一組分成16個公司小組,以公司為單位分別完成項目任務。第二節課,各公司小組成員分別彙報自己完成的結果,由老師適時點評並評分;全部公司彙報結束後,給意猶未盡的公司設置了拉票環節,進一步闡述自己的觀念,然後進行小組互評;最後,教師再根據各公司的綜合表現給予優秀的小組加分。

從課堂上同學們爭搶著上台發言可以看出,透明、有效、實時的學習評價點燃了同學們學習的熱情。可見有效課堂的建設,改的不只是教學內容,還有有效的課堂活動組織和評價反饋方式。

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

今天聽了兩節理實一體課,是化學工程學院周寅飛老師在化工學院校內實訓基地上的。

周老師今天的教學任務是「流體輸送操作」,他第一步通過專業大型模擬系統創設情境,明確學生是某石化廠的一名員工,可以分「新手」「操作工」「工段長」三個具有進階關係的角色;第二步要求學生根據本次課的任務單到在線開放課程平台中調看相關學習任務的視頻;第三步引導學生根據任務分組討論實施方案;第四步是學生到模擬系統中練習操作步驟;第五步是觀看3D動畫,了解所涉設備的內部結構;第六步周老師在實體模擬設備上進行操作示範;第七步學生分組在實體模擬設備上操作練習,同時老師根據各小組的操作情況評定本次課的課堂成績;第八步視頻連線企業工程師(校友)講解流體輸送操作在實際企業生產時的注意要點。

這兩節課給了我與在教學樓聽課完全不同的感受,因石油化工專業的特殊性,無法實施現場教學,對於這類專業,如何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如何實現教學的有效供給?可見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建設至關重要。由此類推,建設有效課堂,沒有一流的資源條件是萬萬不行的。

2017年12月15日 星期五

本周聽了兩名中年教師和三名年輕教師的5節課,頗多感慨。

一名教「高等數學」的中年教師,勤懇認真但方法傳統、效率不高;一名教「思想政治」的中年教師雖得心應手但有點居高臨下,沒有走進學生的內心。而經濟管理學院鄭陽老師講授的「經濟法基礎」,先通過複習環節溫故知新,再通過案例講解新內容;化工學院的張雲老師講授的「SYB」公選課,遊戲化教學,把通常出勤率不高的公選課上得有聲有色;基礎科學部的陳靜老師上的是「大學英語」,當堂課講的是一個音樂故事,用了學生喜聞樂見的音樂及影視作品來輔教輔學。

綜上所述,中年教師經驗豐富但效果未必最佳,年輕教師在課堂組織上雖有些環節略顯稚嫩,但效果顯著。一是因為年輕教師善於用學生的語系表達,交流順暢;二是年輕教師善於接受新知識並努力嘗試去應用;三是年輕教師體勢語言豐富,樂於走進學生,所以具有帶入感。看來有效課堂的建設,沒有有效的講授和課堂管理,沒有空杯心態不斷吸收新的知識,光靠老經驗是不行的,教師們尤其是中老年教師要不斷學習,才能伴隨學生一起成長。

2018年1月3日 星期三

為進一步了解有效課堂的建設成效,今天上午隨機聽了一節合班課。面對兩個班級的90多名學生,趙明榮副教授忙得像只小蜜蜂,儘力面向全體、理實一體、講練結合,選擇的案例兼顧了專業教學、技能大賽和實際應用,總體效果很好。

看著趙老師忙碌的身影,我不禁想到:為了成就學生,我們在招生時最大程度地滿足了學生的志願選擇,但學校特色熱門專業的生師比卻更高了,優質教學資源被嚴重稀釋,如何保證服務學生的質量?合班課學生多、老師累,如何讓老師一學期持續保持旺盛的精力?

趙老師為保證教學效果,沒有同時面向兩個班一起講課,而是錯開各班教學進度,一個班講的時候另外一個班練習,然後再交換,由此我想到了小時候鄉村小學的複式班教學。我們現在生源結構多元、生源基礎參差,傳統面向中段生的教學方法的確不能再用。那麼,教師是否可將同一班級的學生按基礎分成2—3個小組,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分批次教?同時,引導同學間互幫互學,以期實現每位個體的更大增量。

當然,想法很豐滿,現實卻需要教師們長年更多的付出。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開展有效課堂建設,學校需要進一步降低生師比,但這與提升辦學效益又有矛盾。新時代、新情況、新問題需要有新的思路和新的舉措,這需要我們有大格局和大智慧。

(作者系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處長)

《中國教育報》2018年03月22日第9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考了90分咋還是倒數
繪製英語課程改革新藍圖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