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康熙彩釉瓷古董是如何鑒定真偽?

康熙彩釉瓷古董是如何鑒定真偽?

本文摘要: 中國陶瓷古董史中,康熙朝的瓷器燒造是享有盛譽的一個朝代。要正確的進行古董鑒定,僅是青花的分水法著色能分出多至七八個層次,如何鑒定交易真偽?下面一起了解。...

陶瓷史中,康熙瓷器燒造是享有很高的盛譽。青花的發色能分出多至五個層次。在彩瓷的燒造上品種多成就高是為歷朝所不及。如何區別康熙朝與其他朝代彩釉瓷的不同,下面介紹一些簡易的鑒識要領。

要識別康熙瓷器,首先要看得懂康熙瓷胎和製作有一些與眾不同的特點。首先,它的胎質與明代有很大不同,除極少量的漿胎瓷器外,一般的康熙瓷胎質均是堅硬精細,胎體厚重,少雜質,所以,胎色非常潔白,官窯瓷尤甚。這是鑒識康熙瓷的一個特徵;康熙瓷「釉胎的結合緊密」有「緊皮亮青釉」之稱。

康熙朝時,一道釉器出現了白釉、祭紅釉、豇豆紅釉、郎窯紅釉、霽藍釉、灑藍釉、天藍釉、茄表藍釉,和黃釉、綠釉、醬釉、黑釉、豆青釉、茄皮紫釉等。現擇其要者而分述之

豇豆紅釉這是本朝紅釉器中最名貴品種之一,因其釉色如豇豆而名。它在高溫銅紅釉中燒成難度極大,故少有大件器。一般器內為白釉,外壁由工匠用吹釉法,以竹管蒙上細紗,分幾次將釉料均勻地吹於器物外壁後高溫燒成。由於吹釉的層次不同和燒成焰性的影響,釉面必將出現水漬般的現象以及有點點綠斑。這既點綴了器物之美,又成了古董鑒定的一個特徵。豇豆紅仿製極難,雍正時已不純正。清末、民國初的仿品,均未能達真品的幽雅嬌艷,往往偏於灰暗,水漬斑刻板,且少見綠色苔點。

天藍釉呈晴天藍空之色,呈色淺淡,而雍正略深,乾隆時在積釉處微泛淡黃綠。大多是官窯器,底有「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書款,且無大器。後仿品在胎、釉上與真品有較大差距;霽藍釉器也是釉呈失透,釉面如橘皮,色澤勻潤穩定。多官窯製品。碗、瓶類器內壁施透明釉,外壁施藍釉,唯盤類器有里外均施藍釉的;康熙黃釉器均屬官窯,以仿宣德、弘治為多,但在造型上有區別,只要能把握時代特徵,不難鑒別。此外,康熙黃釉較弘治偏深。

釉上彩和鬥彩康熙朝的釉上彩除了明代使用的紅、綠、黃三色以外,已能成熟地運用釉上藍彩。康熙的五彩已不再藉助於釉下青花,而純粹用釉上彩表達,色彩已多達紅、綠、黃、藍、紫、黑、金等七八種。康熙粉彩屬發軔期,品種尚不多,通常能見的有兩種:一是白地粉彩器;

一是綠、黃、紫上加有胭脂紅彩。康熙素三彩多見在黃、綠、紫三色搭配,此外更增加了釉上藍彩。康熙鬥彩以官窯小件器為多見,大多有官窯款識。

民窯器較少,一般無款。康熙鬥彩青花線條粗獷,填色凝厚艷麗,部分色彩表面有小黑點。鬥彩加暗花為康熙朝所獨有。由於年代久遠,在釉上的綠、黃、藍彩上一般均有明顯的蛤蜊光出現,這是判斷是否康熙瓷的一個重要特徵。後仿的釉上彩器除了在重量上常顯得偏輕外,並無蛤蜊光。偽造的蛤蜊光不僅浮於表面,而且常不自然,顯得板滯,缺乏靈動之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董與藝術品鑒賞 的精彩文章:

TAG:古董與藝術品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