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你解讀洪秀全和其族弟洪仁的「太平天國」之路!

為你解讀洪秀全和其族弟洪仁的「太平天國」之路!

洪仁出生於1822年,是洪秀全同高祖的族弟,比洪秀全小六歲,愛讀書,卻和洪秀全一樣,累試不第。

在洪秀全痴迷上了宣傳基督教義的小冊子《勸世良言》,並開始「拜上帝」時,洪仁就和馮雲山最先成為了拜上帝的信徒。

洪秀全和馮雲山到外地宣傳教義、吸收教徒。洪仁就在家鄉苦口婆心地給鄉親講解「崇拜獨立真神皇上帝」、「拜上帝不拜邪神」的教義,遭到了父兄的棍責,差點被逐出家門。

洪秀全、馮雲山毀掉了孔子的牌位,不容於鄉里,被迫遠走廣西。

洪仁殲原本想跟隨的,卻受阻於家人的禁錮,未能同行。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冬洪秀全回到了鄉里,說要尋訪外國教士受洗入教、指點迷津,洪仁便陪同他到廣州美國浸禮會教士羅孝全處「研究聖經」,請求受洗禮。

當時,羅孝全覺得洪秀全是有意曲解教義,入教懷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屬於居心叵測,拒絕給其施洗。

洪秀全悻悻而回,和馮雲山在花縣密謀起義大計。

道光二十九年五月(1849年6月)洪秀全和馮雲山同往廣西桂平縣紫荊山,準備舉事。洪仁積極籌措路費,但因家人阻擾,同樣未能同行。

道光三十年(1850年),起義在即,洪秀全派江隆昌等人回花縣接家人、族人及鄉親前往紫荊山。洪仁因友人強留,仍未能成行。

這一年,洪仁還參加科舉考試,毫無意外地,又落第了。

改年,金田起義,洪仁大喜,召集了洪、馮家族及教徒約50人,屁顛屁顛地趕往廣西上,但到達潯州(今桂平縣)時,太平軍已移營北去。

沒奈何,洪仁只好解散部眾,自己只帶了三個人繼續追尋洪秀全的行蹤,遇上嚴密搜捕的清軍,只好中途折回。

僅僅兩個月之後,又攜馮雲山的長子前往廣西再尋族兄洪秀全,哪料清軍查拿更嚴,又只好中途折返。

咸豐二年(1852年),洪秀全鬧出的動靜越來越大,清廷派人到廣東洪秀全家裡捉拿洪氏族人,洪仁被迫逃亡香港。

在香港,洪仁與瑞典教士韓山文結識,詳述洪秀全創拜上帝會及起義經過,由韓山文以英文寫成《太平天國起義記》。洪仁則撰寫了《洪秀全來歷》一文。

在韓山文的關照下,洪仁受韓山文洗禮,任倫敦佈道會牧師,為西方傳教士教授漢文。

咸豐四年春(1854年春),洪仁聽說族兄在南京定都,改南京為天京,大喜過望,立即離香港到上海,企圖前往天京,因蘇、常一帶水陸兩路清軍稽查甚嚴,無法通過。

為此,洪仁多番求助於外國傳教士和小刀會領袖,始終沒有結果。

洪仁無奈,只好返回香港。

咸豐八年五月(1858年6月)洪仁懷著奔向美好日子的夢想,再次離港北上,經廣東、江西、湖北、安徽,輾轉跋涉,終於在咸豐九年三月二十日(1859年4月22日)到達天京。

洪仁的突然出現,讓洪秀全驚喜若狂,在20天內就加封了3次,四月初九日(5月11日),更封為「精忠軍師頂天扶朝綱干王」,總理朝政。

也就在這段時間裡,洪仁寫出了夸夸其談的《資政新篇》,但寫好後,卻束之高閣,並未能付諸實施。

和族兄洪秀全一樣,洪仁也在天京過起了養尊處優的醉生夢死的生活來。

天京失陷後,洪仁先走廣德,後至湖州,再入江西,往西上湖北,最後在廣昌、石城之交的古嶺與清軍作了最後一搏,全軍潰散。

洪仁被執後,表現得比李秀成、石達開還要硬氣,在供詞(即《洪仁自述》)中表達了決心效法文天祥的忠義之舉,要以身殉國。又作有《絕命詩》,裡面有「臨終有一語,言之心欣慰,天國雖傾滅,他日必復生。」之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洪秀全 的精彩文章:

蘇州告急 洪秀全提出一個過分要求 才肯放李秀成去蘇州解圍
洪秀全做一輩子「太平天國天王」,為什麼不稱「皇帝」?

TAG:洪秀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