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諸葛亮剛死,此人就幹了一件事,徹底斷送了蜀漢復興的希望

諸葛亮剛死,此人就幹了一件事,徹底斷送了蜀漢復興的希望

(一)蜀漢的最後一點希望

蜀漢相對於曹魏和東吳來言,「成型」最晚。在公元219年,以劉備自稱「漢中王」為標誌,蜀漢正式成型或說成立。自此後,能深刻影響蜀漢命運的其實就有兩件事。

其一是「關羽丟失荊州和被殺」,此事件,使蜀漢自巔峰狀態迅速跌落,其後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可謂是此事件的延續,而「託孤白帝城」標誌著這一事件結束。此階段蜀漢元氣大傷,尤其是劉備、關羽、張飛的離去,使得蜀漢進入到了「療傷期」。

其二便是「諸葛亮星落五丈原」,此事件,標誌著蜀漢進入到「等死階段」,而再無可能重振旗鼓得以復興。因為不僅是諸葛亮死了,且連蜀漢最後的一點希望寄託——大將魏延也因「叛逆」而被殺了。

魏延,無論《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都被定位在蜀漢「五虎將」之後,堪稱是第六。當年劉備進川時,魏延是帶著自己招募的私人隊伍,追隨劉備而來。絕不是《三國演義》中,那樣具有「反骨」,還被諸葛亮嚇唬了一遭。

而在劉備為「漢中王」後,便出人意料的把漢中太守的位置給了魏延,而不是「眾望所歸」的張飛。因為漢中,自古便有益州門戶之稱,當年曹操進漢中,曾使「蜀內一日十驚」。所以從劉備舍張飛,用魏延來看,足見魏延在劉備眼中,其作用僅在關羽之下。

若說關羽所鎮守的荊州,是魏、蜀、吳三國爭天下的勝負手,那魏延鎮守的漢中,則是蜀漢的命門,不然怎會所有人都認為張飛最合適?從劉備的這一任命中,也能反應出,魏延是位能獨當一面,統領一方的帥才。在這蜀漢療傷期,可謂是唯一的此等人物了。可如今,隨著諸葛亮星落五丈原,魏延也因莫名其妙的「叛逆」,而被誅殺——是什麼造成了魏延的「叛逆」呢?

(二)楊儀幹了一件事

公元234年,諸葛亮臨死前,同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交代後事,並安排蜀漢退軍之事。其中,命魏延斷後,姜維在魏延的前面。若魏延不服,那就立刻率大軍,不必管魏延了,自行退回漢中。

諸葛亮的這個交代非常清楚,即:於魏延來說,他可以不聽命,你們不要管。而不是要求魏延必須也跟著退回去。

因為對諸葛亮來言,魏延每次隨他北伐,總是想單獨領軍行動,而不贊成諸葛亮的穩紮穩打,雖在諸葛亮的巨大威信下,魏延屈服,可私下裡依然是牢騷不斷。這點諸葛亮清楚,同時諸葛亮也更清楚,魏延的能力。

所以諸葛亮的這份退兵計劃,顯然是考慮到,在自己死後以魏延的能力和個性,是不會退兵的。既然這樣,那就別管他了,你們走你們的,潛台詞就是:讓魏延去試試吧。

但哪料在諸葛亮死後,長史楊儀卻讓費禕去跟魏延談心。果然,魏延對費禕說道:「丞相是去世了,但我魏延還在!你們丞相府的人,把丞相的靈柩送回去妥善安葬。我魏延就率領大軍,繼續作戰,不能因為丞相去世這事,而斷送了復興漢室,討伐魏國這等國家大事呢!況且我魏延為什麼要聽從楊儀的部署?給他斷後!」

說完後,魏延還跟費禕兩人討論了半天,誰留下,誰護送諸葛亮靈柩回去,並讓費禕擬定出名單,簽字畫押,準備實施。費禕便說:「這事要告訴下長史楊儀,料他就是一文官,這軍事指揮上,必不會反對你這老專家的意見。」

費禕走後,魏延突然覺察到這事有毛病,連忙派人去偵探,這才明白,原來人家還是是按照諸葛亮生前的部署,退回漢中。魏延大怒……

從這段史料記載中,能很清楚的看出,楊儀的任務很明確,就是領著大軍(不包括魏延的軍隊)回漢中。而魏延大怒後做出的那些出格的事,是因為費禕來後,跟自己折騰半天后,卻突然發現,怎麼還是按諸葛亮的計劃干?這就等同於——你們這不是耍老子嗎?

這裡面的所有誤會,全在於楊儀讓費禕去試探魏延,致使魏延產生了錯覺,可以改變諸葛亮的退兵計劃,因為在諸葛亮死後,軍事上最有發言權,最有資格統領大軍的,就是魏延了。這點魏延深信不疑,恐怕其他將領也明白。所以魏延才跟費禕討論的那麼歡。

也就是說,是楊儀多此一舉的讓費禕去試探魏延,才導致的這結果。因為,魏延是知道諸葛亮的退兵計劃,他會判斷自己的人馬,是否可以繼續跟魏國打下去,若能,他保證就留了作戰,若不能,自會乖乖的聽命斷後,給了魏延自行處置權,諸葛亮是全無擔心魏延造反的意思,甚至可以說是,給予了魏延充分的信任。

(三)魏延的「被造反」和楊儀的平叛無功

所以魏延大怒後,搶在楊儀之前行動了,卻是沿途燒毀依山而建的閣道,想阻止楊儀退回漢中,然後據守在褒谷口,派兵阻斷楊儀。

楊儀命令何平出戰,何平叱責魏延:「諸葛丞相屍骨未寒,你們這是想幹什麼?」致使魏延部下一鬨而散,魏延只好和兒子、親信逃向漢中。楊儀又派馬岱追上魏延,將他殺死後,並用腳踏踩魏延的頭說:「廢物!我看你還能不能作惡!」跟著就誅殺魏延三族……

這事也早被劉禪知道了,因為魏延和楊儀,已經寫了奏摺,前後腳的到了劉禪手裡,都是指責對方造反。劉禪只得問蔣琬等,這兩人到底誰造反啊?蔣琬不相信楊儀會造反,那自然那就是魏延造反了……

就這樣,魏延板上釘釘「叛逆作亂」了,楊儀也因此成為了「平叛功臣」。哪料,當楊儀完成諸葛亮的任務,帶著大軍回來後,非但沒如願以償的得到重賞和重用,反而僅僅給了一個「中軍師」,這樣一個只有建議權,沒有指揮權(軍隊)的職位。他一心想得到了丞相職位,也歸了蔣琬。

這何其蹊蹺!若說蔣琬是因有諸葛亮看中並囑託,而升為宰相,不得不給的話。那完成了諸葛亮所託任務,並立下「平叛大功」的楊儀,卻僅得到這個結果,是何道理?須知這應都是大功勞的,就算給不了丞相,也不至於僅給一個「中軍師」的官職。

其實此刻誰都已然明白,魏延是「被造反」,屬於中了楊儀的圈套被冤枉的。畢竟,你楊儀為何派費禕去試探魏延?諸葛亮已經交代的清清楚楚了,別搭理魏延,給了魏延的自行處置權了。

如今魏延這一死,誰都清楚,等於廢了蜀漢的武功!因為蜀漢能否北伐成功,復興漢室,在諸葛亮死後,魏延是承載這唯一的那一絲希望的人,哪怕後期的姜維都擔當不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者為王的江湖 的精彩文章:

此家族的先祖是吳越國王,後代中出了錢學森,還有兩位副國級
劉備臨死前,清清楚楚的託孤遺言,為何成了難解的「歷史謎團」

TAG:靜者為王的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