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帝是黃人之帝 非上古蒙古人

黃帝是黃人之帝 非上古蒙古人

黃帝是黃人之帝 非上古蒙古人

文|黃飲冰

對於「黃帝是黃人之帝」的論題,我在多篇文章已經多次論述。今天不過是作為專題再次論述而已。

黃帝是上古黃人之帝,不是什麼上古蒙古人。

首先,黃帝族群是黃人,統治黃人之帝當然號稱黃帝。在《黃人南下》一文中,我給出了黃帝族群是黃人的證據——黃能崇拜(黃崇拜):

(1)軒轅姓姬,姬的原始寫法是「女+巳」,「巳」為「蛇」,《史記》說「軒轅,黃龍體」。龍的原型就是蛇,所以,軒轅崇拜的是黃蛇(黃龍)。黃帝馭龍升天,所駕馭的龍也是「黃龍」。黃蛇為黃能。

(2)軒轅之「姬」之「臣」,是天黿(大龜)、黃熊、黃蛇,亦即黃能。

黃帝族群崇拜天黿,《國語》說「我姬氏出自天黿」,周人自認為自己是黃帝的子孫。軒轅即天黿,郭沫若先生認為黃帝的圖騰為天黿,即神龜。我認為不僅是神龜,而是大龜。天黿的主體顏色是跟烏龜一樣,是烏黑泛黃,其胸板泛黃,《惠琳音義》卷五十三註:「黿似鱉而大,腹黃而頭斑。」,因這種大鱉體呈黃綠色,故亦名黃能。所以,天黿也是黃能。

黃能是三足鼈,鱉三足又曰熊,是可以在能與熊、熊與蛇之間相互認同的變化物,即蛇化生熊,熊化生天黿,載體為能,說明黃帝族系的崇拜的繼承性和統一性,也表現出了黃帝族系文化的再生性和融合性,黃能是黃帝族群一以貫之的崇拜。

(3)黃帝族王朝的祥瑞——景星

《竹書紀年》記載,「二十年,景雲現,(黃帝)以雲紀官」。「有景雲之瑞。赤氣方與青氣方相連,赤方中有兩星,青方中有一星,凡三星,皆黃色,以天清明時見於攝提,名曰景星」,景星就是黃色之星。景星之瑞,在帝堯在位70年時出現。在帝舜即位時,「景星出於房,地出乘黃之馬」,還有「黃龍負圖」。

對於黃帝王朝的繼任帝來講,黃崇拜的祥瑞出現,是受命於天的象徵,是華夏正統的象徵。

其次,我給出了黃帝文化取代中原文化的證據:《女媧補天》

黃帝文化代替伏羲文化在神話中可以找到遺迹。這個神話是《女媧補天》。《淮南子·覽冥訓》: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炎而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禍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背方州,抱圓天;和春陽夏,殺秋約冬,枕方寢繩;陰陽之所壅沈不通者,竅理之;逆氣戾物、傷民厚積者,絕止之。當此之時,卧倨倨,興眄眄;一自以為馬,一自以為牛;其行蹎蹎,其視瞑瞑;侗然皆得其和,莫知所由生,浮游不知所求,魍魎不知所往。當此之時,禽獸蝮蛇,無不匿其爪牙,藏其螫毒,無有攫噬之心。

你可以看到,女媧「殺黑龍以濟冀州」,說明龍作為禍首被殺,崇龍的東及東南族群被視為禍首;「魍魎不知所往」,崇鬼神的神農氏族群失去了主心骨;「火爁炎而滅」,火失去了威力,以火為崇拜的炎帝族系也無能為力;「斷鰲足以立四極」,這才是三足鼈的來歷,因為鰲足被女媧砍去作了四極的支柱了,黃帝族系成為天下的支柱,幫助黃帝族系成為天下支柱的,是女媧。

黃帝族與女媧族的聯繫,是通過聯姻。黃帝族與伏羲建立關係,是通過認祖。黃帝族和神農族建立關係,是通過認親而結盟。

黃帝受命有雲瑞,故以雲紀官。春官為青雲,夏官為縉雲,秋官為白雲,冬官為黑雲,中官為黃雲。青雲、白雲、黑雲、縉雲,都統一於黃雲。

再者,黃帝統治中原,《史記.五帝本紀》記載的很清楚。

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於是軒轅乃慣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⑧,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而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嘗寧居。

東至於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於空桐,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阿。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官名皆以雲命,為雲師。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萬國和,而鬼神山川封禪與為多焉。獲寶鼎,迎日推莢。舉風后、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順天地之紀,幽明之占,死生之說,存亡之難。時播百穀草木,淳化鳥獸蟲蛾,旁羅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勞勤心力耳目,節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

黃帝的事業,是從東北南下到山東,從統一東部開始的。對於黃帝在成為天下共主前,統一中國東部,我也給出了如下證據:

1、《帝王世紀》的記載

《帝王世紀》記載:「黃帝由窮桑登帝位,後徙曲阜」。這就明確說明了黃帝與山東的關係。這個黃帝不是軒轅黃帝而是天黿黃帝,他是第一代黃帝。黃帝由窮桑登黃帝位,後遷曲阜,當然是魯西南的主人無疑。

2、武王封黃帝之後於「鑄」的記載

《呂氏春秋·慎大》:「武王勝殷,入殷,未下輿,命封黃帝之後於鑄,封帝堯之後於黎,封帝舜之後於陳;下輿,命封夏後之後於杞,立成湯之後於宋以奉桑林。」。

黃帝之後受封之「鑄」,即位於今山東省東平縣以東50公里處的「鑄」。根據周代封建制度,武王對先聖王之後裔的分封,一般均為原地再封,不涉及長途移民,目的是守先聖先王的祭祀。黃帝後裔被武王封在東方之地「鑄」,證明周代有明確的文獻記載黃帝的後裔的原始封國在「鑄」。《史記.周本紀》記載的武王分封圖「武王追思先聖王,乃襃封神農之後於焦,黃帝之後於祝,帝堯之後於薊,帝舜之後於陳,大禹之後於杞。於是封功臣謀士,而師尚父為首封。封尚父於營丘,曰齊。封弟周公旦於曲阜,曰魯。封召公奭於燕。封弟叔鮮於管,弟叔度於蔡。餘各以次受封。」中,黃帝之後又封在「祝」。「祝」與「鑄」可能是一回事。

青陽玄囂是黃帝軒轅氏的長子。青陽曾被黃帝封於東方,取代原東方的少昊成為東方的新統治者。「青陽」是「東方日出」之義,青陽的原始封地當然在東方。

黃帝的長子和後裔均被封在魯西南,黃帝當然是魯西南的新主人。

3、《鹽鐵論》的記載

《鹽鐵論》卷第八《結和》云:「大夫曰:『軒轅戰涿鹿,殺兩皞、蚩尤而為帝』」。兩昊就是太昊和少昊。黃帝殺戮兩昊和蚩尤之後登上了帝位,成為天下共主。兩昊統治的就是中國東部。這也是黃帝封自己的兒子玄囂為青陽少昊的原因。青陽少昊沿襲了東部原來的統治者鳳姓少昊的稱號。我說少昊有鳳姓少昊和黃帝少昊,也是根據此說的。

4、黃帝對良渚文化的影響

來自良渚文化

此圖上面的鳥是「鳩鳥」,就是「鳲鳩」(尸鳩)。鳲鳩是祖鳥,在良渚文化具有至高的地位。我說良渚族群是「鳩尼」,良渚族群北遷後演變成了九黎。我多次告誡,不要把聖鳥「鳲鳩」搞成了「鳲鷲」。

在鳳姓少昊的鳥王國集團中,有24個鳥氏族,其中就有「五鳩」。所以在黃帝統一東部前,從山東到環太湖都是統一於鳳姓少昊的。《左傳·昭公十七年》中說:【郯子來朝,公與之宴。昭子問焉曰:「少昊鳥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我高祖少昊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鳳鳥氏,歷正也;玄鳥氏,司分者也;伯趙氏,司至得也;青鳥氏,司啟者也;丹鳥氏,司閉者也;祝鳩氏,司徒也;鴠鳩氏,司馬也;鳲鳩氏,司空也;爽鳩氏,司冠也;鶻鳩氏,司事也;五鳩,鳩民者也;五雉,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為九農正,扈民無淫者也。自顓頊以來以能遠紀,及紀於近。為民師而命以民事,則不能故也」】。鳩民,就是良渚文化居民,也就是我說的「鳩尼」。

此圖下面的是「天黿」,這是黃帝族群的崇拜。出現於良渚而且與良渚的祖神「鳲鳩」聯合組圖,說明黃帝族群對良渚族群也產生過深刻的影響。

黃飲冰2018年3月12日星期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飲冰 的精彩文章:

石峁古城是夏啟之都是很有可能的,線線思維當然難理解!
夏末商初出現於江漢的古城是夏城而非商城,是夏後氏失去中原後主體南歸所建

TAG:黃飲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