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溥儀親手剪了自己的辮子,只因有人說了這話,讓溥儀羞愧難當

溥儀親手剪了自己的辮子,只因有人說了這話,讓溥儀羞愧難當

原標題:溥儀親手剪了自己的辮子,只因有人說了這話,讓溥儀羞愧難當


清朝末年,剪辮子成了一種風潮。對於大清來說,辮子代表著統治,代表著大清對天下百姓的控制力。清初多爾袞下令,留頭不留髮,剃了辮子就證明歸順大清了。此後,成年男子必須留辮子,不留,可是要殺頭的。到了民國初年,剪掉辮子,就意味著和大清徹底決裂。


孫中山、袁世凱推翻清皇室以後,簽訂了《清室優待條件》,大清雖然亡了,清皇室依然可以住在紫禁城裡,過著優渥的生活,就像西方的君主立憲一樣。而對於那些滿清的遺老遺少來說,紫禁城裡,還有個皇帝,這就是希望。

但不久後,大清的最後一位皇帝溥儀,親手剪掉了自己的辮子,一個簡單的動作,卻能引得天下震動。那麼,溥儀為什麼要親手剪下自己的辮子呢?這裡不得不提兩個對溥儀影響很深的人。



師傅陳寶琛


溥儀出閣讀書之後,太后給他安排個老師,叫陳寶琛。福建閩縣人,同治年間進士,二十歲點了翰林,可以說天資聰穎。作為當時溥儀了解國內的各種局勢窗口,陳寶琛從某個角度來說,陳寶琛深深地影響了溥儀世界觀的形成。

但是事實上,陳寶琛是一個守舊派,喜歡對溥儀談「同光中興」、「康乾盛世」,給溥儀灌輸過去的榮光。寶琛對民國好感不多,認為溥儀依然是天命所歸,大清依然是王氣所在。他曾對溥儀講過一副對聯「民猶是也,國猶是也,何分南北;總而言之,統而言之,不是東西」。看首字,就知道調侃什麼了。可能是陳寶琛灌輸的東西,剛好在溥儀少年叛逆的時候,故而留下了剪辮子的種子。



庄士敦


教師庄士敦


西洋教師庄士敦,是溥儀真正觀世界的窗口,相比於陳寶琛,他的影響要大得多。庄士敦是個地地道道的中國通,入宮之前,他在中國生活了二十多年,深諳中國歷史和社會人文,對中國文化有著狂熱的愛好。進宮之後,庄士敦主要作為溥儀的英語老師。在接觸的過程中,溥儀了解了西方文明,知道了飛機大炮,會用了電話。對於一個小皇帝來說,這些都是另外一番天地。慢慢地,溥儀會覺得西方的都是好的。直到有一天,庄士敦嘲笑中國人的豬尾巴辮子,溥儀感到萬分羞恥,當即把辮子給剪了。

為此,紫禁城裡哀聲一片,滿清的遺老遺少們痛哭流涕。不久後,受溥儀的影響,更多的皇族剪了辮子。1924年離開紫禁城後,溥儀幾十年沒去過故宮。這根辮子,一直被存在故宮博物館,成為一種歷史象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開史胡說 的精彩文章:

明朝三大才子,就屬他命運凄慘,卻能一言決定皇位繼承

TAG:開史胡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