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陪伴無數靖江人長大的老街區,終是要說一聲再見

陪伴無數靖江人長大的老街區,終是要說一聲再見

據新聞說2018年靖江舊城改造計劃

重點落在了勝利街版塊

這片土地終究是對它說再見了,

再見時,願它已然成為最璀璨的模樣。

走進勝利街片區,天空陰沉沉的,街上大半已不見往日熱鬧的模樣,舊城改造的氣氛更添幾分別離的憂傷。

此次涉及的地塊位於勝利街北段,北至安寧路,南至精亞新天地,東至布市裡、北大橋,西至新建路。各種拆遷傳聞早已經漂浮了近幾年,如今眼看著傳聞變成了現實,心裡的滋味說不上來。

一面為老城改造充滿期待,一面又為離別的氛圍所唏噓。真正鼓起勇氣說一句再見,真的不容易……

拆遷信號

許久未來的人,從廢墟旁走過,腦海里竟然已經再難將此景象與曾經熱鬧的畫面重疊。

或許,只有真正在這裡活過的人,才能對著空氣與記憶畫等號,說出一段關於斷壁殘垣的過往。

GIF

真是應了那句話「世上本沒有故鄉的,只是因為有了他鄉。世上本沒有思念的,只是因為有了離別。」

(3月15日,老城區3號地段開始「房屋徵收調查」。)

我們此去發現,其中有些片區經過一段時間的拆除已然面目全非,還有一些區域還剛處於規劃時期,各種橫幅即將拉起,房屋徵收辦已經入駐,拆遷的氛圍正在逐漸瀰漫。

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幾千戶人家,註定要先後離開這片祖祖輩輩香火傳承的故土。

「3號」地塊

「3號」是該地塊叫了幾十年的老代號,當年分塊標號,就是為了拆遷改造方便,但不曾想,後來靖江戰略重心轉移濱江新區建設,預備改造的各編號老城區一等就是好多年。

GIF

從照片也可以看出來,「3號」地塊已經老舊。

露天電線在低矮的天空雜亂穿過,時間好像在這裡停滯。據當地居民介紹,部分建築有超過100年的歷史,有些家庭幾代人棲居於此,年紀大的老人年俞90,更是在這裡度過漫長的一生。

還記得曾經,一到放學時間街上總是擠滿了人,男孩女孩三三兩兩的嬉笑打鬧,沿路小吃很多,總會買來一些互相分享。

如今,這條承載無數靖江人青春記憶的街道,終是到了說再見的時候。賣小籠包和臭豆腐的店沒了,賣餛飩的小攤沒了,那個常常坐在菜市場口子上包春卷的大媽也不在了,他們去哪裡了呢?沒有人知道。

而有些在路上開店的一些老闆們機智的把「正在營業」的字牌了掛到半空中,熟客依然能通過這樣的方式聯繫到他。

「3號」地塊只剩一隅還熱鬧著,街區面積縮水,還住附近的人都集中到這裡買東西。生意還是照做,沒有受到旁邊拆遷的影響。明明是同一條街,經過拆遷的規劃,街頭和結尾呈卻現出截然不同的畫風。

如果你有時間來到這裡,別的我不多說,但路口處的這家餛飩館一定要試試,口感和味道都超級棒。

「7號」地塊

與「3號」地塊隔岸相望的「7號」地塊也沒有逃過拆遷的命運。城西幼兒園南面的7號地塊,也正在啟動拆遷工作。

GIF

雖然說是要拆遷了,但走進裡面卻絲毫還沒有感受到拆遷的氣息。

門口隨意站著一群街坊,扯點家長里短,逗逗隔壁跑過來的小孩,一上午的時間就過去了,站在門口的大叔笑著打量我們說「你們來拍老房子的吧?多拍點,以後都看不到了。」大叔的語調帶著幾分靖江人獨有的洒脫。

「7號」地塊的房子大都不高,最高的不過三五層。太陽好的時候,陽光總能歇著曬進窄巷裡,所以大家都喜歡把自家衣服拿出來曬,曬的紮實。

儘管有些地方早已成廢墟,但「7號」地塊有些街道上的生意還熱鬧著,人潮和電動車相互交錯,完全看不到即將要拆遷跡象。

而這裡還能熱鬧到幾時,正是老闆們最擔心的問題。

走出人潮,回首再看一身後的房子。已然蕭條,破舊不堪,似乎已經做好準備見證一場靖江城脫胎換骨的景象。

全面爆發

同樣確定要拆遷的還有不遠處的10、14、15號地塊。

10號地塊(位於老一招周邊,涉及戶數162戶)

14號地塊(北至團結路、南至國潤百貨)

15號地塊(北至驥江東路,東至江華街,南至團結路,西至建行、工行)

來「10、14、15"號地塊已是三日後,天空中飄著濛濛細雨。曾經的熱鬧早已成為過去,只剩一間間緊閉的大門,像是提前做了即將拆遷的準備。

一邊是狹小而逼仄的,一邊是一牆之隔的現代高樓,老舊與新生共存的畫面讓人震撼,對比強烈。

儘管在下雨,路邊上的生意還熱鬧著,人潮和電動車相互交錯,很多時候人被擠得只能側身通過。

當我們找到最佳角度記錄下此景時,一個阿姨也舉著手機走了過來,嘴裡念叨著「拍張照留個紀念,老房子都要拆了……」。

團結路確定要拆遷了?

是的。

大概什麼時候呢?

最晚明年吧……

社會在發展,離不開人民的支持,想一想,改造過後將迎來一個更美好的勝利街,大家心裡也就豁然開朗了。

關於拆遷的故事,我們聽了很多很多,有離別的不舍也有換新居的喜樂。

靖江發展加快,舊城改造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或許,再過幾年像這樣的老街、老巷、老宅都再難尋覓,但我們能一定會遇見一個更好的靖江。

沒有捨去,便不會有收穫,在割捨與新生之間大多數靖江「老人」們選擇了向前看。祖祖輩輩們用這片舊土造就了一個今日的靖江,而今,我們騰出舊土成就一個明日的靖江。

換一種方式,守護這個屬於我們的城市,也是一種歷久彌新的幸福。

素材來源:大靖江、微靖江

圖片來源:微靖江、網路

不管如何,為更美的靖江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靖江 的精彩文章:

盤點這一年風靡全國的網路美食,靖江人,你吃過多少?
東興一男子撞人後逃逸!被撞老人高位截肢,該男子竟…

TAG:微靖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