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人80歲仍穿著鐵甲,本可避免45萬的長平之戰,只因大王一念之差

老人80歲仍穿著鐵甲,本可避免45萬的長平之戰,只因大王一念之差

負荊請罪

上初中的時候,我們就學過著名的《負荊請罪》的故事,故事的概況大家都知道,就是老藺頭完璧歸趙,逞了一大威風。然後在趙王與秦王的澠池會盟中,更是佔盡了風頭,這不一回國就名列上卿,官職還在老廉頭之上。

你想啊,這老廉頭是將軍啊,他能服一個耍嘴皮子的文官嗎?處處找人麻煩。

不怪這老藺頭是耍嘴皮子的,一句國家大義就把老廉頭給忽悠了,不僅背著荊棘來認錯,以後還死心塌地的跟著他干。

大殺四方

負荊請罪結束了,國內安定了,該是大殺四方的時候了。

那真是老廉頭最風光的日子,帶領數十萬大軍,轉戰南北東西,東攻齊賊,西擊秦寇,南擒魏首,北抵匈奴。

長平悲歌

然而好景不長,秦國進攻長平,然而此時,趙國已無過多可用之人,大將趙奢已經亡故,老藺頭也已經重病不起,阻擊秦軍的任務就落在了老廉頭身上。

人家兵強馬壯,老廉頭知道不是對手,堅守不出,不論敵人怎麼罵陣。

奈何,老廉頭是一片苦心,可是主上不幹,認為你是懦弱,怯戰。好吧,你不打,那就派別人。名人趙括就走上了歷史舞台。他的舞台還真是短暫,可是可憐那長平45萬軍魂。

廉頗老矣

無奈、無法、無轍,人老就會遭人嫌棄。老廉頭被他的國家拋棄了,被他的大王拋棄了。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能,十斤肉,一斗米不在話下。」

但是,他的趙王聽不見他說的話了,趙王只能聽到「廉頗老矣」,而老廉頭也只能剩下悲哀。

背井離鄉是悲傷的,老廉頭雖然身在楚國,但是他時刻想著他的趙王,他的趙國。

老廉頗客死他鄉,晚年抑鬱而不樂。廉頗去世後不久,趙國便被秦國所滅!

END----

歷史是一個愛打扮的小姑娘,我想給她一件花裙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平之戰 的精彩文章:

長平之戰後秦國為何沒能一鼓作氣拿下趙國
征戰沙場千古名將,殺神白起為什麼必須死?只因這個錯誤!

TAG:長平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