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2600年前,印度人提出了原子論,我們了解的歷史錯了?

2600年前,印度人提出了原子論,我們了解的歷史錯了?

我們所了解的歷史錯了嗎?眾所周知英國著名化學家、物理學家約翰·道爾頓是發展原子理論的「先鋒」,但事實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為驚人。因為根據考古學家的說法,在2600年前,印度人早就提出了原子論。假如這一事實是真的話,那麼印度人卡西亞普就比道爾頓的原子論早了2600年。卡西亞普出生於公元前600年,考古學家稱他是原子理論的實際創始人。但是印度人卻稱他「卡納德」,在古代梵語中,他就被翻譯成了「最小的微粒」。

孔雀大帝國時期,古代的印度非常富裕。卡西亞普作為當時的富豪非常有錢,但是他卻有一個癖好,就是喜歡收集地上撒落的穀子。有些人就很困惑,卡西亞普既然很有錢,為什麼要收集別人撒落的穀子?卡西亞普回答說:「雖然單個的穀物看起來是無用的或毫無價值的,但是收集成百上千的穀物可以成為人們的日常餐點。他解釋了收集的穀子是如何養活一個家庭,並最終養活整個人類的事實,這證明了最小的穀物的重要性超過了任何人的想像。」

卡西亞普被周圍的世界迷住了,他開始寫下他對周圍一切事物的看法:細微的原子構成了我們周圍的一切。後來卡西亞普把他的知識傳授給了其他人,人們開始稱他為「阿查里亞」老師。最終,他以阿查里亞?卡納德或「小粒子老師」的名字而聞名。每一個被創造的物體都是由原子構成的,而原子又相互連接形成分子。我們對卡西亞普了解的越多,就會對他的生活和工作越著迷。他是如何想到一個無法進一步分離的粒子就是原子呢?根據《吠陀經》的記載:有一天,卡西亞普手裡拿著食物走路,他開始把食物分成越來越小的小塊,直到他意識到食物不能進一步分解了,他提出了原子的概念。

古印度理論認為,不同的原子混合物產生了不同類型的物質。這正是卡西亞普提出的原子可以以幾種不同的方式結合的理論,在其他因素如熱的存在下原子會產生化學變化。為了提供一個更簡單的解釋,卡西亞普進行了一個土罐變黑和果實成熟的實驗。然而,阿查里亞·卡納德並不是古代印度唯一智者。根據印度著名科學家的見解,《吠陀經》中記載的著名人物斯洛卡提出了幾個世紀後西方人才發現的自然現象。

奈爾強調說:「《吠陀經》被稱為吠陀教的四部聖典之一,描述了月球上存在的水,重力的事實,而這些科學現象直到幾個世紀後才被發現。」《吠陀經》在太空和原子能領域擁有豐富的信息。直到公元前600年,人類才在自然科學的道路上步入正軌。71歲的帕德瑪·維布胡山說:「我相信《吠陀經》是知識寶庫,它包括了冶金、代數、天文學、數學、建築、占星術等信息。」印度航天局前局長稱:「月船1號衛星繞月球運行,要歸功於阿里亞哈塔印度科學衛星幾千年前提出的一個方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慧園路三號 的精彩文章:

中國的新獨立電影時代到了

TAG:文慧園路三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