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永遠的都》,日本人眼中的長安!

《永遠的都》,日本人眼中的長安!

唐朝時期,日本曾先後十幾次任命遣唐使至長安學習。這深刻影響了日本的文字、文化和城市等。

2005年,日本NHK電視台拍攝新絲綢之路之西安《永遠的都》。不得不承認,長安一直是日本人的精神故鄉。在殿堂級提琴演奏家馬友友的提琴聲拉開序幕,從現代西安為起點開始講述唐朝。

唐朝時期,日本曾派大量使臣出使西安。因此,日本深受盛唐文化影響,曾經的首都也是仿照唐長安而建!公元709年,日本遷都平城京(今奈良),都城的建設布局完全模仿長安,甚至街道的排列方法也幾乎一樣,也有「朱雀街」、「東市」、「西市」等名稱。8世紀後期,日本又遷都平安京(今京都),仍仿長安建都城。

平安京規劃以唐長安為藍本,棋盤布局,方方正正。朱雀大街為中軸,宮城與皇城,位於北部正中央,對應天上北極星,並設有東市、西市兩個商貿中心。值得一提的是,平安京仿長安城時分為東西兩部分:西側為長安,東側為洛陽。最後,由於右京因實際情況未能完全建成,左京「洛陽」較為完整。所以,京都城內至今仍留有洛中、洛西、洛南、洛北等稱呼。

日本平安京南北長約5.2公里,東西長約4.5公里,面積相當於中國唐代京師長安城的五分之一。正是這些因素,才有人稱「京都是最像中國唐朝的地方」。這裡,一共擁有十七處世界遺產。其實,相對於長安城的氣度、壯麗和恢弘,京都更加精緻、小巧和靈秀。文化的影響力和傳承,從這裡就能看出。

有一個人物不得不提,那就是空海法師,在中國長安城習佛法,同時研習晉唐書法。在日本,他是書法的開拓者,啟蒙人,有著與王羲之一樣的地位。

從文化方面,日本也吸取了唐朝的樂制,宮廷還請唐樂師教授音樂,唐朝的不少樂書、樂器陸續傳入日本唐朝的繪畫也深受日本人喜愛,唐人的繪畫經日本畫家仿效摹繪者,稱為「唐繪」。從歷史上來看,在古代交通條件較差的大背景下,中日兩國之間的距離兩千餘公里,但文化交流卻跨越了大洋。與文字、紙、茶道等一樣,在日本被稱為「燒」的陶瓷及其工藝,也是從中國途經朝鮮半島傳入日本。至今,仍能看到中國陶瓷之風韻。隔著遙遠的海峽,日本那邊的窯洞輕煙曼妙,中華文明就此流傳。

陶瓷起源於中國,古代時期中國陶瓷作為奢飾品出口到世界各個國家,工藝圖案也流傳到其它國家,最後形成了目前全球各大陶瓷產地和品牌的格局。最初可能只是單純的模仿,後期不斷融入國家地域風俗文化於內,出現百花爭放的盛況。

中國的瓷器文化和工藝,也同樣深刻的影響著日本的生活和發展。史實證明,中國與日本的海上通道公元前二世紀就已開通。唐代中後期,這時輸入日本的瓷器品種很多,有唐三彩、青瓷、白瓷和釉下彩瓷等。

九穀燒,便是日本彩繪陶瓷的傑出代表。此處的「燒」,在日語里便是陶瓷的意思。 九穀燒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17世紀中葉。九穀燒經過採石、粉碎、篩籮、沉澱、成形、烘烤、素燒、繪畫、施釉、燒制、彩繪後再燒制等十幾道工序完成。

漆藝源於中國,至少有8000年的歷史。曾廣泛用於建築、舟車、兵甲、日用器皿甚至葬具。秦漢時期漆藝已經進入了黃金時代,號稱「無器不髹」,同時向周邊地區傳播,形成了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璀璨的漆藝文化圈,塑造了亞洲文化的獨特氣質。

日本東京藝術大學終生教授大西長利,稱「漆」為「神的血液」,是神賜予亞洲的禮物。目前,日本有22個通產省認證的傳統漆藝地區,而其中石川縣輪島市在眾多地區中最為著名,成為日本漆文化的代名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唐代四朝元老,被譽為「救時宰相」,死前仍出奇招保住後代性命
國學日課 | 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