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正是你的成功阻礙了孩子教育,國際化路線家長心態要先「革命」

正是你的成功阻礙了孩子教育,國際化路線家長心態要先「革命」

正是你的成功阻礙了孩子教育,國際化路線家長心態要先「革命」

去年夏天決定送孩子去讀國際學校,寫了篇《最終,我把孩子從公立名校轉到國際化學校……》作為心路歷程的記錄,結果排名最高的評論毫不意外地是:

正是你的成功阻礙了孩子教育,國際化路線家長心態要先「革命」

我心想:哎,真是個天真的人呀,過半年我再跟你好好說說吧。事實上,很多家長送孩子去上國際學校,初衷多少是:對公立教育體系有些失望,或者期望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但是他們很快會發現:這並不是同類的情況下的更好,而是不同的體系。

所以,很容易沒過多久就陷入另外一種焦慮。

一方面,覺得好像是給了孩子更自由教育的機會,另一方面又覺得缺少體制內教育的刷題和背誦,覺得孩子在基礎知識和標準化考試方面可能表現不佳。是進亦憂,退亦憂也,然則何時而樂哉?真是可憐中國父母心。

正是你的成功阻礙了孩子教育,國際化路線家長心態要先「革命」

這也是一種「娜拉出走了,然後呢」的教育版本吧。娜拉出走了,到底好不好呢?誰也說不準。那她留在家裡呢?過得不好,但是這個不好是很有確定性的。

就好比體制內學校的孩子,初一統考一下,就知道全校排名,然後一推算歷史記錄,就知道中考的排名,這樣一直到18歲都掐指可算。接下來要麼認命,要麼開始惡補,一名一名往前頂,都很明確。而上了國際學校,一直到申請大學時都沒有這麼確定的信息,實在讓人不安。

不過,家長如果這樣想,就其實還是抱著一種轉移戰場參加洋高考的思路。就像愛因斯坦說的:

所謂瘋狂就是:同樣的事情做了一遍又一遍,卻期待有不同的結果。

送孩子上國際學校家長的心態要先「革命」

考察孩子在國際學校的學業進展,我感覺是要調整「範式「。而從家長的心態來說, 則需要深入考慮學校這個「機器」的作用。

用「範式」這個辭彙而不是「方式」,並不是要故作驚人之語,而是想突出這個改變的嚴重程度——家長的心態需要進行一場「哥白尼革命」。

正是你的成功阻礙了孩子教育,國際化路線家長心態要先「革命」

  • 1.家長的成功,反而成了理解「國際化教育」的阻礙

「範式」 是一個領域裡人們對於現實的基本假設,這些假設就隱藏在我們的潛意識裡,成了我們思考和行動的默認前提,並進而塑造了整個領域的基本形態,影響了它的發展方向。

地心說轉變為日心說就是個範式的轉移。因為如果假設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話,和天文觀測不符啊。但是又沒有人懷疑地球是宇宙中心,那怎麼辦?只好修正理論模型。一個均輪,加上一個本輪,再加一個本輪……最終弄出來80多個本輪。

後來有了哥白尼的日心說,我們才知道,本輪模型之所以會那麼複雜,是因為它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要想擺脫那個困境,是需要在根本假說上做大變革的。這就是範式轉移的含義。

正是你的成功阻礙了孩子教育,國際化路線家長心態要先「革命」

送孩子上國際化學校的部分家長,是不是覺得自己的內心已經糾結得像這幅圖一樣了呢?

但是,要全面理解新的範式,就需要深刻理解它後面的5個,10個,甚至更多的相關概念。

能把孩子送到國際學校的家長,大概率是受教育程度比較高而且事業比較有成的, 又大概率是原有體系內的優秀學生,所以必然帶有不自知的驕傲和信念。而這種驕傲和信念,反而是正確應對「範式轉移」的一大障礙。

我發現,那些對國際教育一開始特別很熱情的家長,反而會對學校提出很多要求,比如應該加強基礎知識、加強課堂紀律等等。每件事都頗有道理,但是他們其實內心期望的,是原來的範式。

家長們原來在體制內取得成功,依靠的多半是遵守規則、刻苦頑強,這當然很好很好,然而,新的範式要求的,不僅如此。

正是你的成功阻礙了孩子教育,國際化路線家長心態要先「革命」

  • 2.家長原來的思考範式,到底有哪些問題?

我們家長在少年時期,多半被時代塑造了階梯型(稀缺型)的思維範式,而與之對應的,其實應當是蜘蛛網型(豐富型)思維模式。

大多數人會用階梯這個清晰的層級結構,來對標每個人能力的高低。而自然的反應則是攀到最高層。假如你處在第5層,那麼最直接的目標就是到達第4層。重要的是你要表現的比你的對手更好。

但是這種要求對於國際化學校的孩子卻是不切實際的。吳伯凡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假說:

如果目標是去高中或大學國外留學,從追求完美的家長角度,需要一方面從小就苦讀英語,才能無障礙地學習;另一方面,又需要在初三就達到大學的中文水平,這樣才不會磨損母語。此外,還需要了解西方的文化音樂體育,這樣和未來的同學才會有共同語言。

這被他形象的稱之為:望子成龍。

正是你的成功阻礙了孩子教育,國際化路線家長心態要先「革命」

是「龍」還是「四不像」?

龍是一種想像中的生物,由蛇身、蜥腿、鷹爪、蛇尾、鹿角、魚鱗組成的,自然界不存在這種全能的生物,是有它的道理的。而家長如果期望孩子成為在各個教育成果的評估維度都很強的孩子,除非孩子天賦異稟,不然就會被折騰成四不像。

但事實上,能力是一個多維度的綜合性概念。所有與能力相關的內容,比如各類技能、知識結構及不同思維方式都有自己的坐標。只有把這些坐標連接起來,才能構成一個整體性的、具象化的個人能力圖形。它更像是一張蜘蛛網。

特別是在這個知識量越來越多的時代,僅僅是「有」變得不那麼重要,因為「有」得再多,在急速增加的巨大知識總量中也無足掛齒,「獨特」才變得重要。

3.家長如何調整自己的思考範式?

最近很流行傳奇投資者達利歐的《原則》,我感覺也可以借鑒他的原則,來調整家長的思考範式。

正是你的成功阻礙了孩子教育,國際化路線家長心態要先「革命」

達利歐的《原則》封面

他把實現自己目標的過程,看做是一個系統工程,然後設計一台「機器」,你需要反思整個機器的運轉,設計、操作、改善其性能,一步步實現目標。

我們不妨把為孩子選擇教育體系的過程想像為一台機器,那麼我們的目標是什麼?

是為了讓孩子成年時無畏地踏進生活之流?還是十八歲考上某個名校而已?

超級現實

要調整機器實現目標,就需要做一個「超級現實」的人——理解現實,接受現實,現實地行動。即便真相與我們所期望的不一致,我們也不能抗拒真相。

比如:指望自己的孩子就是比其他孩子更努力更聰明,在階梯上不斷攀爬,就是不現實的。別人家的孩子比你家的孩子傻多少懶多少?

頭腦開放

而要做到「超級現實」,就要做到極度的「頭腦開放」,否則就無法擺脫舊想法的禁錮,沒有能力看到真相,看到可能的新世界。

兩個障礙阻礙我們看到事實的真相,一是我們的自我意識,二是我們的思維盲點。

所以,我們家長的思維模式,也需要從說「我是對的」,變成問自己「我怎麼知道我是對的?」 誠懇地相信你也許並不知道最好的解決辦法是什麼。

了解越多,焦慮越少

那麼既然接受了「我怎麼知道我是對的」,家長該怎麼辦呢?

居里夫人的一句話非常貼切:生活中沒有什麼是值得恐懼的,你需要做的只是了解它。我們了解得越多,恐懼就會越少。」

帶著欣賞和理解的心態觀察了半年孩子的學習,我覺得這是個遠比我曾經理解的高效的體系。是的,你沒看錯,是「高效」——假如我們的著眼點,不在某些特定的知識量,而在未來知識工作者的能力培養上。

接下來,我將詳細說明這一點。

正是你的成功阻礙了孩子教育,國際化路線家長心態要先「革命」

孩子在國際化學校的學習遠比我想像的要「高效」
  • 1.語文學習應該是「個性化」的

在體制內學校,語文表面上承載著各種各樣的期望和職責:繼承傳統文化、基礎知識好、寫好文章……但最後還是簡單粗暴地以考試成績說話。

而我家女兒開學時,語文老師給的作文題目是:你如何理解語文這個學科?我看了精神一振。這是個很好的元認知問題,可以幫家長和孩子跳出原有的範式。

最近吳軍博士在他的專欄里也提到,孩子的英文老師問了兩個「異曲同工」的問題:

如果把語文放在所有的課程中,你如何看待它的意義?對比你去年的語文水平,你覺得學語文有什麼意義?

其實,絕大多數人既不想成為文學家,又不滿足於僅僅識文斷字。語文能力可以抽象為接受信息和發送信息的工具,前一種能力又包含能快速的解碼,後一種能力又包含能清晰傳達信息,以及影響他人。

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不同的人本來就有不同的能力發展趨向,有的長於理性解析、有的樂於感性傳達,有的喜歡引經據典、有的喜歡平鋪直指……都各有信息傳達上的優勢。

也就是說,語文能力是個非常個體化的能力,而語文教育和評判標準也就應當個性化。

那麼,就不需要按照課本的文體比例,糾結孩子背了多少古詩,掌握多少生僻字,在45分鐘內寫出包含多少好詞好句的作文……快速接受信息和清晰傳達信息的能力並不是靠簡單多課時的堆疊來實現的。如何培養呢?也許可以嘗試用新的範式來思考。

正是你的成功阻礙了孩子教育,國際化路線家長心態要先「革命」

  • 2.數學刷題也要講「經濟學」

數學方面的課程,如果從原有範式來考慮,會覺得作業量和計算量不夠多。因為從應試的角度,學生的分數取決於準確率和做題的速度。如果學生在考試過程中能識別出題目所屬的類別,回憶起解題步驟並計算,就能順利拿高分。

但是,數學的特點就在於題量無窮無盡。我女兒4年級時很迷數學題,整天收集題目來刷題。但是我跟她說:題目是做不完的,你要想到,這些刷題的時間,你也可以用來看很多本小說,而且從95分到98分付出的時間成本,比80分到90分所付出的要多好幾倍啊!

所以對孩子來說,其實學習中也得用上這兩個經濟學思維,那就是「機會成本「和「收益遞減」。這也是個提高思維複雜度的方法。

數學的「範式轉移」,也可以用上我們在談語文學科時的那種元認知。

數學在各個學科中的位置是什麼?你期望通過數學達到什麼目的?沒有多少人會成為數學家,數學是一套邏輯思維方法,能幫我們看破世界紛紛擾擾背後的真相。數學知識的傳授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但在學習的過程中,卻往往強調掌握一切可能的數學手段,走的太久、太遠,就容易忘了當初為什麼要出發。

正是你的成功阻礙了孩子教育,國際化路線家長心態要先「革命」

  • 3.最能鍛煉複雜思維的歷史

至於歷史這個體制內學校的副科,反而更容易折射出兩種範式的差別。

首先,國際化學校里,歷史教學的內容包含無數細節,遠遠超出了課本。那麼可憐的孩子們怎麼記得住?會不會被細節淹沒呢?

答案在於,這些細節其實不是為了記憶,而是為了理解,為了在學習過程中訓練出複雜的思維能力。

還是用吳軍專欄中另外那篇《為什麼學歷史》來參照:


在中國,中學歷史是講述歷史事件和它們的影響,學生記住結論就好。

在美國,歷史課很大一部分成績是做研究,比如分析一下華盛頓這個人的歷史作用。對於這樣的研究課題,沒有絕對正確的標準答案,只有好的答案和不好的答案。

但是經過這樣的歷史課學習,學生們的研究能力、分析能力和寫作能力都得到了訓練。事實上,歷史課是語文課之外第二個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課堂。

孩子的老師曾經比較過9年級的歷史課:

對於一戰,教科書里只說下幾個國家結成同盟,如何打仗,最後誰輸了,其隱含結論是同盟國是發起戰爭者無疑。但是,在外教上的同一題材的課程中,卻只是讓學生了解當時的具體情況,對於戰爭責任不做判斷,而是要求學生來分析。

這其實就體現了上面說的:前者是要求記住一些知識點和確定的結論,後者則是在通過這個題材訓練學生的複雜思維和表達能力。

一戰本身就是個很考驗思維複雜度的事件。1963年獲普利策獎的《八月炮火》,斬釘截鐵地指出德國是主要的戰爭發起國。而這幾年發表的新研究《戰爭倒計時》和《戰爭的悲憫》中,卻認為俄國和法國是最惡劣的挑釁者。這都各有道理,也是一戰比起善惡分明的二戰更有獨特魅力的地方。

如果能理解一戰的複雜性,孩子們就會明白:

做錯事可能不是因為心眼壞,而是因為判斷力不足;在和他人聯合的過程中,既可能得利,也可能被他人的利益綁架。

這對於他們的未來是大有裨益的。

正是你的成功阻礙了孩子教育,國際化路線家長心態要先「革命」

《八月炮火》、《一戰倒計時》和《戰爭的悲憫》封面
  • 4.對家長也有啟發的科目:DT(設計技術)

學校還有個我特別喜歡的科目——DT課(設計技術),孩子們會互相協作,設計製造一些成品。我覺得從未來事業的角度,非常有意義。

在觀察孩子的DT課時,我也正在參與一個新的商業項目。需要做市場分析、消費者洞察、產品定義、工業設計、工程上實現的可能、成本核算、時間節點推進、不同合作者的強項和資源整合等等,其實和孩子們製作作品的過程幾乎是一樣的(當然難度不一樣)。如果長期培養,這肯定是比做標準題目更重要的能力。

比如,孩子們的第一個作業,是自主思考生活中有什麼產品不夠完美,想辦法做個改善的模型。這讓我想起了「在完美主義者眼裡,這個世界是千瘡百孔的。」

孩子們一開始計劃做什麼項目,總是有很多想法,接下來陸續發現很多實現不了,會慢慢收縮方案。就好像《禪者的初心》里說的: 「初學者的腦子裡總是有無限可能,而專家的腦子裡卻只有零星幾個。」

孩子們為了完成項目,有的會大手大腳在淘寶上買很貴的材料,有的會精打細算,而最後成本花得多的,實現效果卻不一定更好。孩子們就可以從中發現設計的力量,也了解了「設計就是在限定條件下的發揮」的含義。

所以,如果我們不被標準化考試這樣的舊範式所拘束,而是著眼於能力培養的新範式,那麼就能認識到國際化學校的學習對孩子們的意義了。

正是你的成功阻礙了孩子教育,國際化路線家長心態要先「革命」

DT(設計技術)在國內外都被視為能夠培養孩子適應未來的核心能力的合成。圖為國外一所中學的7年級學生在上DT課

愛因斯坦說:當我們的知識之圓擴大之時,我們所面臨的未知的圓也一樣隨之擴大。

也就是說,不管孩子在給定時間內掌握了多少「知識點」,比起不斷增加的知識都是越來越少的。

那麼,家長在衡量孩子的學業進展時,就必須關注已知,也關注未知。既了解TA已知的知識有多少,也要認識到,TA對未知的好奇和熱情更為重要。

我們孩子將來的職業生涯大概會在2030-2070年。托馬斯·弗里德曼2005年曾提出「世界是平的「這個概念,算是個大預言家吧。可他最近回顧,發現世界其實在書出版後兩年的2007年就悄悄開始再次加速:

許許多多的人向我解釋道,他們做了從未想像過的事情,或者一些從未想像過的事情在他們身上發生了——「就在過去短短的幾年中」。

正是你的成功阻礙了孩子教育,國際化路線家長心態要先「革命」

托馬斯·弗里德曼和《世界是平的》封面

谷歌X實驗室的負責人特勒對他解釋:科技的改變速度已經超過了大多數人能適應的平均水平,這就給我們帶來了文化焦慮。加強人類的適應能力,90%在於「優化學習能力」 。

就像騎自行車,你不能停止不動,但當你開始運動時,其實它就會變得很簡單。 這不是我們自然的狀態,但人類必須學會在這種狀態下生存。

不斷問自己「我怎麼知道我是對的」 、觀察孩子以陌生的方式摸索學習,也不是我們家長自然的狀態。但我們必須學會在這種狀態下共同學習。

不過,在和孩子共同學習的同時,我個人建議是要保持樂觀。就像馬斯克最近往太空中發射的紅色跑車上,放著一塊屏幕:DON』T PANIC!(不要恐慌)

樂觀令長線得以實現,沒有樂觀就沒有一切長遠計劃。而教育則是長遠計劃中的長遠計劃。

本文轉自爸爸真棒,作者GAUCHEWOO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