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講究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現在資訊這麼發達,這一句話還適用嗎

古代講究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現在資訊這麼發達,這一句話還適用嗎

今天,大鵬要說的是甘茂,這個人你可能不大熟悉,但是他孫子你一定聽說過,12歲就被封為上卿的甘羅。

甘茂跟瑜說還休的陳老師是老鄉,後來通過張儀、樗里子的引薦得到秦惠王的賞識,靠著「打怪升級」慢慢熬成了左丞相。

秦武王三年(公元前308年),秦武王打算派甘茂去攻打韓國。甘茂思想上有顧慮,他就給秦武王講了倆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曾參殺人的事。春秋時期,有個與曾參同名的小子在魯國殺了人。有人向曾母說,曾參殺人了!曾母很淡定,我兒子絕對不會殺人。

不久,又有人跑到曾母面前說,曾參真的殺了人。曾母仍然不信,依舊不慌不忙地織布。

又過了一會兒,第三個人跑來對曾母說,曾參的確殺了人。這次曾母信了,嚇得急忙扔掉梭子,逃走了。

第二個故事是樂羊攻打中山的事。戰國時期,魏文侯讓樂羊帶兵去攻打中山國,由於實力差不多,打了一年多也沒攻下中山。

因為樂羊的兒子樂舒在中山為將,群臣紛紛誣告樂羊通敵。但是,魏文侯將這些奏疏一一壓下,還時不時地遣使犒勞樂羊。

三年之後,樂羊終於拿下了中山,得意洋洋地回到魏國論功請賞。

魏文侯把一箱子告發信拿了出來,嚇得樂羊連連表示自己之所以取得了現在這點成績,全靠領導栽培。

甘茂跟秦武王說這話什麼意思呢?他的言外之意就是,派我去打韓國沒關係,但將來朝里有人說我的壞話,您可不能懷疑我。

秦武王也是痛快人,拍著胸脯說:「我不聽他們的,請讓我跟您盟誓。」於是讓甘茂帶兵攻打宜陽。

打了五個月沒打下來,樗里子和公孫奭果然提出反對意見。秦武王打算讓甘茂班師回國。甘茂說:咱們的盟誓,您可不要忘記。」

秦武王一想,是有這麼回事,於是,不僅不讓甘茂回國了,反而調集了全部兵力,作為甘茂得援軍,終於拿下了宜陽。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每一個帶兵打仗得將領的夢想,但是像樂羊、甘茂這樣幸運的人可不多,樂毅、廉頗、李牧等人就是典型的反面例子。

樂毅統率五國聯軍進攻齊國,攻克了七十多座城池,只有莒、即墨兩處地方攻了三年也沒有攻下來。

燕惠王即位後,齊國田單派人到燕國去到處宣揚:樂毅跟燕惠王有矛盾,樂毅想在齊地稱王,齊國根本不怕樂毅等等。

傻缺燕惠王一定就信了,決定召回樂毅,派騎劫去帶兵。結果,田單大擺火牛陣,一舉打敗燕國軍隊,收回了失陷的七十城。

如果說燕惠王只是有點缺心眼的話,那趙孝成王、趙幽繆王兩人就有點真傻,祖孫兩代都中了人家秦國的反間計。

廉頗的故事,大家可能比較熟悉,大鵬就不詳細說了,長平之戰嘛!

趙孝成王中了反間計,派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代替廉頗為將,致使四十萬趙軍被活埋。

下面重點說說李牧的故事,其實也沒啥可說的,公元前229年,秦王派王翦攻打趙國,結果遇到了李牧,難以取勝,於是再行反間故計。

秦國間諜用重金收買了曾誣陷過廉頗的趙王近臣郭開,說什麼李牧勾結秦軍,準備背叛趙國。

趙幽繆王不加調查證實,立即派人去取代李牧。但一直信守「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李牧為社稷軍民計,拒交兵權。

趙王一看,果不其然啊,你真的有反心,於是暗中布置圈套抓住李牧並殺了他。

三個月,王翦大敗趙軍,俘虜了趙幽繆王,不久,趙國亡。

從上面幾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古時候交通不便,遠離戰場的國王根本不可能遙控指揮,因此,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非常有必要的。

那麼現在呢?通訊這麼發達,是不是領導坐在家裡就可以遙控外面的業務人員幹活了呢?答案仍然是不可以。

因為不同的地方,收入水平、消費觀念、目標客戶等等就不一樣,因此,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仍然有其必要性,一定要因地制宜。

不過,一定要像甘茂那樣及時跟領導溝通,誰都不希望,自己正在外地辛苦打拚,一回頭,老總把自己給擼了吧?您說呢?

參考史料《資治通鑒》《史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鵬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離開了領導你什麼都不是,讀商鞅申不害奮鬥史有感
「大吃貨」慈禧太后最喜歡什麼菜,這幾樣實在讓人想不到

TAG:大鵬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