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個動人的愛情悲劇,一首流傳千古的史詩大作,長恨歌

一個動人的愛情悲劇,一首流傳千古的史詩大作,長恨歌

以白居易的生平作風來論,他是要借詩諷喻的,但自己寫著寫著就楊李愛情感動的不要不要的,如果前面什麼不早朝,夜專夜之類孩子還記得自己的寫作初衷,後面馬嵬驛別,天上地下,夜雨梧桐,絕對是被玄宗帶走了·····這很正常嘛,當初托爾斯泰創作安娜卡列尼娜,一開始也是將安娜寫成一個輕浮浪蕩的女性形象,但後來越寫越被安娜悲慘的命運所感動,最後將她塑造成了一個美麗的、追求自由的、令人同情的的女性形象。《長恨歌》是樂府詩。所謂樂府詩到了唐代,

專指一些漢樂府風格(就是漢代民歌風格)的詩歌,一般以描寫普通勞動者生活為主,很現實。 白居易青年時代是個很有抱負的四好青年,一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人家寫詩是有政治目的的,就是委婉地勸誡君王。他早年的樂府詩,包括題主說的《觀刈麥》、《賣炭翁》《秦中吟》、《新樂府》這些,都是諷喻詩。拋開李楊至死不渝的愛情故事,白居易或許也是藉此惋惜自己的感情呢?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一首《長恨歌》凄婉動人,不知驚破了多少曲霓裳羽衣。那年他三十五歲,卻仍然單身。如果沒有任何情感經歷,他怎麼寫得出如此纏綿悱惻的相思?湘靈,令白居易從十九歲開始便愛了一生的姑娘。迫於門第之說,兩人苦苦相戀幾十年卻未能修成正果。輾轉漂泊的仕途,白居易通過寫詩來思念湘靈。就要從白居易的感情生活出發,白有一個青梅竹馬的戀人,

但是門第阻礙了他們。在白36歲時寫下了《長恨歌》,也就是他結婚的前幾個月。我認為他寫這個是在嘆息二人的愛情故事,多年以後,白居易仕途蒙冤,被貶江州,途中竟遇見了四海漂泊的湘靈父女,多年未見,湘靈仍未嫁,卻早不是那個輕靈天真的少女,而是歲月沖蝕後飽經風霜的中年大媽,而他,也再不復當初的少年模樣了同時或者是在懷念自己與青梅竹馬的得不到的愛情。所以綜上所述,我認為是愛情觀。也許有很多的誇張,但我認為無需苛責想像與現實的差距。白居易發起「新樂府運動」強調作詩要諷喻時政,諷喻是他的主調。

但王質夫鼓勵他「多於情者也」,故樂天此詩亦有寫情成分,然而後來他寫情入情,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諷喻主調,對二人悲劇流露出同情。但只是豐富了內容與情感,主題更豐富,複雜,比原來更好了。因為我們崇拜的盛唐,本身就是一種幻覺,添加了太多情感的寄託和理想主義的塗抹。沒有《長恨歌》,楊玉環或許就像妹喜和褒姒一樣,被定性為「紅顏禍水」成為一個亡國的符號,承擔著原本帝王們的罪孽;有了《長恨歌》,楊玉環才變成了「愛情」傳奇的女主角,儘管還是免不了要背負著禍國的罪,卻也讓李隆基無法從這罪孽中脫身了。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長恨歌》為什麼會叫長恨歌?「恨」字怎麼理解,是解讀這首長詩的關鍵。從這個問題開始,能八卦出一系列的問題來:白居易對李楊愛情的態度是同情還是否定?《長恨歌》是寫實還是虛構,抒情還是敘事,諷諭還是感傷?馬嵬兵變有沒有隱藏劇情,楊玉環到底死了沒有?為什麼楊玉環死後還會有海外仙山的內容? 這絕不誇張。雖然《長恨歌》中的人物實有其人,但畢竟是寫進了詩里,剪裁,加工,作者個人思想感情的投射,這些都必不可少,故事一定是藝術化了的。

此外白居易拿到的,也不過是道聽途說來的八卦,不是第一手資料。雖然《長恨歌》中的人物實有其人,但畢竟是寫進了詩里,剪裁,加工,作者個人思想感情的投射,這些都必不可少,故事一定是藝術化了的。此外白居易拿到的,也不過是道聽途說來的八卦,不是第一手資料。白居易作詩有很強的政治目的,他是要繼承詩經以來的美刺傳統的。但他並不是不懂愛。

如果那段與湘靈的愛情是真,他可能更能了解這種衝突的痛苦吧。當愛情只是存在於兩人的世界中時,它是珍貴美好動人心魄讓人沉醉其中的;而將之放諸社會的視角,過於放縱的一己之情卻是帶來不幸的根源。理性上,作者希望能對個人的情慾有所約束,使之導入社會的軌道,而事實上,「人非草木皆有情」,「勸百諷一」怕是難以奏效。所以這些作品,最終給人留下最深的印象,卻是詩中的愛情描寫。論文中認為,很有可能《長恨歌》是受到了這個唐代流傳甚廣的變文故事的影響。

而在原來的佛經故事中,有相夫人死亡的原因,是因為恃寵在起舞時讓國王違背規矩為自己彈琴。在人間沒有邊界的情慾是致禍的根源,當他們各自齋戒向天上求諸快樂時,才終於團圓。然而讓兩人能夠天上重圓的,卻正是互相之間不了的情緣。詩中寫的愛情是真摯的,而諷諭也是實實在在的存在,緣自在個人範疇和社會範疇有著不同的標準。也許《長恨歌》的主題,確是在給愛情劃一個邊界,但偏偏作品呈現出來的,卻是一個動人的愛情悲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居易 的精彩文章:

唐代文學家白居易教育思想,看完真的漲知識!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李白雖有千古佳作,但也有些「拿不出手」的詩

TAG: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