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壽命長短,能從走路看出來?是的!

壽命長短,能從走路看出來?是的!

走路是一件再尋常不過的事情。

但有研究發現,這一最基本的動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來評估中老年人的整體健康狀況。

走路快慢能預測壽命長短?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com

有可能。

美國匹茲堡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

那些走路速度在每秒 0.8 米或者更快的老人,實際壽命往往比平均預期壽命長。

這個速度大概就是 10 分鐘左右走完 500 米。

雖然走路看起來是一種簡單的運動方式,但其實要正常地完成這一動作,需要骨骼、肌肉和神經系統的完美配合,還要有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的參與。

我們平時走路的速度基本是恆定的,身體會自動調節步伐,讓走路速度與自身系統功能相適應。

步速不會告訴我們關於身體健康的所有事情,依然要結合其他的檢查來全面評估。但就像血壓一樣,它能從一個側面反映健康狀況,而且步速這個指標很容易被觀察到。

怎麼就越走越慢了呢?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com

大約從 30 歲左右,肌肉每年會有 0.5%~1% 的自然流失。等到了五六十歲,不少朋友會出現少肌症——就是肌肉量、肌肉力量和肌肉功能減少的情況。

這種病症一般與營養及運動狀況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日常久坐久卧、缺乏運動、沒吃夠蛋白質、消化功能不好、不科學減肥等等,都會對肌肉流失造成極大的影響。

再加上骨質疏鬆等情況,腿腳行動就逐漸變得遲緩起來。

除此之外,三高、靜脈曲張、下肢動脈硬化或關節疾病等,也會影響下肢肌肉供血量和代謝廢物清除,從而影響走路的速度。

為了長壽

是不是要走快點?

不要為了延長壽命,而去刻意提高走路速度。

雖然研究提示步速和一個人的預期壽命相關,但並不鼓勵大家現在就出去開始快走,因為目前刻意快走能延長壽命的想法,並沒有證據證實。

但話說回來,健步走本身倒是一種不錯的鍛煉方式。《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也指出:中國居民每天的活動量達到 6000 步,有益於保持身體健康,最好能達到中等運動強度。

一個簡單判斷運動強度的方法是,看運動心率

健康且體質較好的:心跳可以控制在 120~180 次/每分鐘;

中老年或慢病人群:心跳大致控制在(170-年齡)~(180-年齡)。

心率可以通過摸一分鐘脈搏來測,也可以佩戴心率帶、心率表、手環等來監測。

這樣做

真正改善身體健康狀況

1. 邁開腿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com

減少久坐和久卧,增加日常身體活動量。

爭取能做到每周至少 5 次,每次 30 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運動,可以增加一些抗阻訓練,如舉啞鈴、深蹲等,來增加肌肉力量。

2. 管住嘴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com

注意補充優質蛋白質,保證三餐中足夠的牛奶、雞蛋、豆製品和瘦肉等;

少油少鹽的飲食;

適當增加海魚、動物肝臟和蛋黃等食物,適度晒晒太陽,必要時,吃點維生素 D 補充劑。

通過循序漸進的鍛煉來提高身體素質,走起路來,自然會輕快、耐久,伴隨而來的不僅僅是壽命的延長,還有生活質量的提高和精氣神的提升。

步速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一個人整體健康和身體機能狀況。

如果某段時間,發現自己或家人朋友走路變慢了,要留心是不是出現了潛在的健康問題,必要時,及時檢查,儘早發現。

走路的學問也不小吧?

把文章分享給親朋好友,讓他們也對照一下自己走路的情況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頭條 的精彩文章:

糖尿病患者怎麼加餐?學會這6個方法夜裡不再餓
阿膠到底有沒有補血效果?這篇研究或許可以給你答案!

TAG:健康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