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明螺賽過鵝?你吃的也許是假螺螄!

清明螺賽過鵝?你吃的也許是假螺螄!

江浙一帶流傳著一句「清明螺賽過鵝」,要問江浙廚師這裡的螺指的是什麼?他們准說是螺螄。其實,如果從名稱的角度來說,真正的螺螄並不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那種方田螺,你做過的也許就是「假螺螄」。


俗稱的螺螄VS真正的螺螄

有很多廚師朋友不解:什麼?螺螄不是螺螄?那什麼是螺螄?假螺螄又是什麼?不用急,且聽紅廚網給您慢慢道來。

「假」螺螄

俗稱的螺螄則是指方形環棱螺,又名方田螺。方田螺螺殼呈圓錐形,堅厚,殼高約3厘米,個頭不大,大概比小時候玩的玻璃球大點,殼面呈黃褐色或深褐色,殼表面有環棱。

方田螺生活於河溝、湖泊、池沼及水田內;多棲息於腐殖質較多的水底,以藻類及其他植物的表皮為食,全國大部地區均有分布,是人們普遍喜愛的一種食材。

我們常說的「螺螄」正是這種方田螺,一般清明節前和中秋節後的最佳。因立春至清明時節,正是田螺「懷胎期」,此時的方田螺無論營養還是口感都處於巔峰,是採食螺螄的最佳時令,於是就有了「清明螺賽過鵝」的俗語。

真螺螄

真正意義的螺螄是我國特有的品種,僅分布於雲南省的幾個湖泊里,它們是螺螄屬的物種,與我們常見的圓田螺各方面都很相似,不過它的個頭要比圓田螺大點,可以長到7-8厘米大小,殼上具有很多棱和棘狀凸起,有點像海螺。

螺螄在雲南省的滇池、洱海、楊宗海、異龍湖、撫仙湖都有。它不像田螺那樣在岸邊或水田裡便可以採到,因為它是在湖底匍匐生活的,所以必須用特製的的拖網才能捕到。

螺螄的種類不多,其中滇池產的一種稱為螺螄,楊宗海產的一種叫陽宗海螺螄,而蒙自、石屏等地出產的一種叫光肋螺螄。它們的形態都有所不同。

光肋螺螄可以長到10厘米大。

真假螺螄難辨?

有許多人將螺螄和田螺混為一談,根據上文大家應該知道了吧:螺螄是螺螄,田螺是田螺,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螺。

螺螄和方田螺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個頭了,方田螺個頭小小的,螺螄的則要更大些,肉也更厚實,另外方田螺,則喜歡住在淺淺的稻田、小水溝里;螺螄則喜歡生活在池塘里、小河裡、石壁上、石縫裡、水草間。

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食用未經煮熟的螺類,包括螺螄和方田螺在內的螺類,都是廣州管圓線蟲的中間宿主。這種線蟲類動物會侵犯腦組織,危害中樞神經系統,嚴重的可導致死亡。因此不要為了圖創新,推出什麼「螺螄刺身」之類的菜品。

陽宗海螺螄


明前螺的烹飪

清明時節,方田螺——也就是俗稱的螺螄,最是肥美鮮香。這個時候的方田螺剛由冬眠中醒來,少泥腥氣,基本上無子,肉質緊實,又鮮又肥,素有「河中第一鮮」的美譽。

由於真螺螄較為罕見,故下面指的螺螄均為方田螺(管它真假螺螄,好吃就行啦~)。

烹調螺螄主要有連殼、出肉二法。

連殼法通常會剁去或剪去螺螄殼尾,以利於吮吸螺螄肉,多取用鹵煮法,調味加香料,口稍重,可加辣椒,揚州通常加白鬍椒粉,帶汁吮吸,鮮香而富有情趣,佐酒下飯哉。

出肉則指螺螄均先煮熟,以針挑出螺螄肉,匯聚一定數量供烹調用。據說也有將螺螄煮熟後用石碾子將螺螄殼碾碎,螺螄肉有韌勁完整無損,放入竹籃於寬水中淘去螺殼,殼沉於底,螺肉在上,妙取螺肉,省工省時。

清明前後的螺螄肉質緊實,又鮮又肥,把它養在清水裡,滴幾滴菜油,讓它們吐盡泥沙,排凈污穢。

然後加蔥姜、辣椒入鍋爆炒,須臾,一碗烏光鋥亮、香燙熱辣的炒螺螄便上桌了。當然,還可以加些紫蘇葉同炒,炒出來的螺螄不僅可以除去其本身的泥腥味,更能帶出其的鮮味,入口時能品嘗到一種香中有辣,辣中帶甜的滋味。

香辣螺螄雞也是春天特有的美味。螺螄吸收了雞肉的油脂,雞肉中又帶著螺螄的鮮美,非常的誘人口感。

最絕的螺螄做法,要數用春韭和螺螄的搭配。春韭初割,與螺肉互炒,是春天的一道時令菜。爆炒時,配以蒜頭、豆豉和紫蘇等,一陣「嗶嗶啵啵」地爆炒,一盆肉質爽脆、味道極其鮮美的螺獅就成了。嘬起來伴隨一股鮮美的味汁順喉而下,越吃越有味。

成菜韭菜油綠,黑中帶白的螺肉夾雜其間,清新鮮美,有著葷素互補的相得益彰。

最受大宗食客喜愛的,還是醬爆螺螄,其中又以馬路邊的大排檔里做得最夠味。辣乎乎的一盤端上桌,一口螺螄,一口冰啤酒,在他們看來「啜螺螄過酒,強盜來了勿肯走」。

也有人說,「吃一斤鮑魚,還不如吃十斤螺螄。」

你有見過真螺螄嗎?

歡迎留言分享!

——————

作者:赤木,本文由紅廚網根據資料整編而成,轉載請註明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廚網 的精彩文章:

姚國斌:點心師傅永遠不會被機器打敗!

TAG:紅廚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