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話無好壞,人有善惡

話無好壞,人有善惡

這是一個速成的時代,這是一個速毀的時代。

——東北男孩

時光匆匆忙忙,你我匆匆忙忙,人們踩著四月的尾巴享受著五月勞動節帶來的福利,炙熱的陽光碟機散了前段時間陰雨天的壓抑,釋放出心中自由慾望的念頭。結伴而行的遊客充斥著城市的大街小巷,滿頭大汗的人們滿心歡喜得為在乎的人兒大獻殷勤。無趣的自己如他人一般遊盪於城市中,卻也無法抵抗酷熱的陽光,便只能一頭鑽入圖書館,打發時間的同時藉助思維翱翔另一維度的世界。

前段時間無事時便將千字文謄抄一遍,以求靜心的同時再次感悟古人遺留下的智慧。周圍人觀之卻詫異地問我在抄什麼,專心的自己頭也不抬的回了句千字文,不曾想對方竟又追問了一句千字文是什麼。這一問便由不得我不停下謄抄的手筆,確信對方真的不知千字文為何物。以同一問題復問周圍其他人,竟無一人知曉。直到我說道千字文的前八個字即「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時他們才木訥的點點頭說道曾在小說中看到過,但不知出自何處。

毫無疑問自己又一次無意的成為了博學的人,滿足了自己虛榮心的同時又十分慚愧。「三千百」自古便是啟蒙教育的不二書籍,其中又以三字經對現代孩童的影響最大,便是許多老一輩未曾接受過義務教育的都能背出幾句三字經的原句來。但三字經乃是建立在千字文的基礎上進而演化而來,其千字無一重複更是將歷代史實融合其中,乃宋朝產物,流傳至今已是千年之久。且同為啟蒙,論及影響力為何不如三字經?

由此便想起高中時便提起的性惡論,荀子最初提出提出經由韓非、墨翟等人於後世發展傳承至今。與孟子提出的性善論相悖,同時也與後世三字經的綱要相悖。時至今日,人們亦是只知孔孟,不知其他。若論及根源,或許便如同千字文一般,並未對統治者帶來好處,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於是受到了邊緣化甚至隱隱淡化的待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三字經的首句便將人性本善作為依據開啟下文的論述,但若是人性本善,那直接依據人性本能去做不就好了,為何還要樹立規矩,標榜模範讓人學習,略有逾越便是懲罰。所以從高中時自己對三字經的定位就只是啟蒙教育的讀物,至於首句只作為參考,當作無實意的助詞一帶而過。

記得高中的時候看李光耀的事迹,官方報道都是一片稱讚,而私下評論卻是一面倒的謾罵。詫異的自己便去翻閱一些書籍,查閱一些關於他的信息。平心而論,從律師的角度出發,他是成功的,他以性惡論為出發點,利用西方健全的法律體制結合中國古代的法家思想,同時藉助自身及周圍人的力量,成功將新加坡打造成新一代的亞洲四小龍之一。藉此,他不惜得罪美國,不惜脫離中國,至於目的,誰能替他說得清呢?

只是可惜,如此人才卻流失國外。每次在網上看到許多人說轉移國籍的人是賣國賊之類的言說,真心替他們感到不值,一邊在海外奮鬥以求發揚傳承中華文明,一邊還要無辜的背負來自自家的謾罵。那麼處在國內的那些大聲辱罵國外華裔的人真的就這麼愛護自己的國家嗎?答案似乎有待商榷。

在以前寫過的一篇文章里提到過,美國法律以性惡論為出發點,將人類可能做的所有壞事都考慮進去,進而修訂的憲法,所以他們的法律相對而言健全得多,很少出現事後彌補的情況。而中國法律以性善論為出發點,認為所有人都是可以教化的,所以經常出現屢次打破底線進而修訂法律的情況。當然,一切健全都是相對的,美國自由主義制度下的產物就是人人可以購買攜帶槍支,導致危險感倍增,事實上不止危險感,危險也是倍增的。而相對應的中國則是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十大國家之一。那可能就會有人說了,既然多說會增加危險感了,那麼美國在立憲的時候怎麼沒考慮到。這裡可能就涉及到西方立憲的根源——資本主義私有制,在此就不做贅述了。

回到主題,人性究竟是善是惡呢?荀子在書中做了簡要的概述,駁斥了孟子的性善論。不知古人在閱讀時是何感想,我在讀到原文時唯有同感加之無盡讚許。古人在獨尊儒術時立孔子為聖人,立孟子為亞聖,至於緊隨其後並總結了戰國百家思想的荀子卻是無人問及,不得不說真的是讓我等後來之人惋惜的同時也有慚愧。連最初提出這一思想的人都未曾獲得讚許,我們這些後來人能將這一觀點傳承下去嗎?

孟子提出人性本善,故需要加以引導,不至於被外界的污濁影響。而荀子則逆其道而行之,提出人性本惡,故需聖人之言教化,進而達到做人的要求。毫無疑問我是站在荀子這邊的,從幾年前到現在一直如此。

荀子在原著中只是簡略地闡述了性惡論的理論,並將其與偽善結合起來,即人們生而性惡,後經過聖人教化逐漸變得偽善,進而達到善的境界。中間是有一個經由聖人教化的偽善的過程,這也是我比較詫異的一點,既然人生而為惡,為何聖人思想則為善呢?不過這也只是其中一個可以忽略的觀點,因為受到所處環境的影響以及階層固態的限制。

個人是十分贊同這一觀點的,無他,偽善這一個詞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提出,之後更是貫穿了整個封建王朝,預言般的道盡了其中的虛假。時至今日,多少人還在標榜著自己是個君子,卻總在背後做著骯髒的事,兩千年的傳承留下來的盡成了厚黑學的案例,成為了現代人模仿、推脫的對象。當然無法否認的是,這樣子做的確能帶來許多益處,也愈發使之成為無數人爭相學習的理念。

歷史的沉重在這裡表現地淋漓盡致,每個人不論是好是壞都能在史書上找到原型,因此哪怕再壞只要內心仍有堅持便會一如既往的走下去,最關鍵的是你總會找到一句讓你相信並視為真理的話語,即使可能會有誤解。

這篇文章尚未完成,已經是幾個月前所寫,忘記完善,想聽一下大家是什麼想法,關於人性善惡、關於本心是否會錯、關於一切,等下次有時間的時候會將這篇文章完成然後再發布出來。

原文寫於2017.11.1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誒刻畫然放 的精彩文章:

TAG:誒刻畫然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