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見到這五大信號,才是區塊鏈應用真正大爆發的時機!

見到這五大信號,才是區塊鏈應用真正大爆發的時機!

最近,幣圈一片凄慘!私募也成了「過街的老鼠」。

面對數字貨幣的大跌,鏈圈倒很冷靜!做項目的依然在執著於自己的項目,他們彷彿都在期待著創造一個不小的奇蹟。

什麼區塊鏈終將改變世界?什麼別死在古典互聯網中?什麼趕超BAT?什麼真正的共產主義到來?……

一個個滿是豪情壯志,生怕過錯失了區塊鏈的機遇!

內參君還沒有看到區塊鏈改變了這個世界,卻先看到一大群被區塊鏈衝擊得暈頭轉腦的人。

很多人把區塊鏈看做唯一一次屌絲逆襲的機會,他們可望成功,可望站在金字塔的頂端俯瞰芸芸眾生。

因而他們焦慮著……

內參君要提醒他們是,在仰望星空的同時,更要腳踏實地。

尤其是在區塊鏈技術還不夠成熟的背景下,大談未來,說好聽些是逐夢,說難聽些還是為了逐利。

信仰者們心中已達成共識,區塊鏈是互聯網的價值回歸。未來區塊鏈技術改變的世界會超乎很多人的想像。內參君也是認可的。但任何事物從發生到發展,再到高峰期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去逐一實現。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就好比互聯網一樣。1989年萬維網誕生,開發者伯納斯·李於創立萬維網的初衷是基於開放、公平的原則而生。但沒有想到的是28年後的今天,全球互聯網已經演變出形形色色的壟斷,互聯網最初的開放透明的原則被毫無節制地踐踏。

若干年後,區塊鏈會發展成什麼樣子?會不會發展成為中本聰當初想像的樣子?這些都是未可知的。唯一可以預計的是區塊鏈帶給人類的是一場巨變。

區塊鏈之所以被認為是革命性的,很大程度在於它搭建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係,實現去中心化的特質。

區塊鏈技術囊括了分散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區塊鏈分散式應用應該是:沒有中心機構運營,沒有中央伺服器和數據中心,所有的交易和數據的存儲,全靠參與者提供的計算設備,是典型的分散式自治系統。

因而能夠成為真正影響未來世界的區塊鏈應用項目,它們必須有以下幾個共同特質:

1. 行業與互聯網格親密度高且高度繁榮;

2.用戶基本廣泛;

3. 對數據安全需求極高;

4. 對數據隱私要求極高;

5. 需要數據可追溯且不可篡改;

6. 擁有自己獨立發行的token;

7. 眾人皆能貢獻參與;

以上七點對區塊鏈技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雖然有很多技術人員在積極研發新技術或改進現有的技術,但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大家公認的成熟技術,能完美地解決並滿足應用的要求。可以說大家都在積極的探索之中。

區塊鏈的技術決定了區塊鏈的應用落地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去實現。而且政策環境、人文環境等因素也決定了區塊鏈的應用還要走一段很長的路。只有這樣區塊鏈才會真正地全面爆發。

1

開發成本大大地降低

區塊鏈本身是一個技術驅動的行業。目前底層平台欠缺,性能不完善,兼容性不足導致絕大部分與區塊鏈結合的商業場景仍然處於探索期。

在這樣的背景下,將區塊鏈技術整合到現行的各種應用中所需成本非常之大。只有當底層技術成熟了,這樣才能大大降低區塊鏈應用的開發成本。

另一方面,要使用去中心化的技術重新部署,除了消耗較大的人力物力財力,還必須對相關部門的體制機制和制度進行改革,遇到的阻力也較大。

只有這兩方面的成本大大地降低了,區塊鏈才有可能會大面積的應用。

2

技術普及度大幅度提升

區塊鏈的技術層面面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在區塊鏈所建立的網路系統中,每一個區塊所能承載的數據信息都是有限的,對用戶的數量具有一定的限制,這就無形中將一部分用戶排除在外;

而要完全理解和運用區塊鏈技術進行相關的應用活動,對市場參與者的專業知識水平有較高的技術要求,這也可能減少市場參與者對區塊鏈技術的的接受與應用。

只有技術普及度大幅度地提升,才給區塊鏈的應用發展提供了樂土。

3

業務處理簡單且高效化

區塊鏈消除了執行和解和解決爭端時所要求的人工操作過程。這對於貿易融資來說極具優勢。但算力問題一直是目前區塊鏈技術要解決的一大難題,這也制約的區塊鏈的應用的發展。只有攻克這一壁壘,才會使得業務處理簡單且高效化,這時區塊鏈的應用才會真正的開始。

4

監管更加合理化

各國監管部門對於區塊鏈這項新技術還沒有得到充分的認識與肯定,相關的監管措施也無法及時的跟進,沒有建立相關的制度規範以及法律保護,阻礙了區塊鏈應用的發展。

區塊鏈的發展離不開合理的監管,尤其是在發展初級階段,更需要有力度的監管介入。目前ICO亂象叢生,數字交易平台無底限的操作……致使很多國家都在加快監管的步伐。

支持區塊鏈的發展,嚴控ICO已成為各國的共識。但是各國關於區塊鏈的政策法規出台還有些滯後。只有各國在監管走上了正規的軌道,區塊鏈應用才會有真正的大面積的落地。

5

各國政府態度開放化

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受到整個國家以及各部門相關制度的限制。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的特性會給現行的制度帶來一定的衝擊,技術的運用會逐漸淡化國家政府以及中央銀行的概念;

如何衡量以區塊鏈技術為核心技術所發行的數字貨幣的實際價值尚無定論,數字貨幣的發行和流通會給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果帶來多大的影響更加無法確定;為保證經濟的穩定增長,政府與貨幣當局對於數字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以及數字貨幣的發行也只能保持謹慎的態度。

只有各國的政府持開放態度,達成共識,區塊鏈的應用才會真正的爆發。

寫在最後:美國福布斯網站引用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預測表示,到2020年全球基於區塊鏈的業務估值將達到1000億美元,而到2025年區塊鏈技術有望成熟和廣泛應用。也就是說,區域鏈應用的大繁榮還需要5-10年的探索實踐。

文 | 內參君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轉載請註明出處。

———— END ————

鏈內參 | 一個解讀區塊鏈的公眾號

關注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鏈內參 的精彩文章:

區塊鏈投資風口突變,投研拉人搶媒體!
G20拒絕討論數字貨幣監管問題,「國際共識」恐難達成。但各國監管步伐提速

TAG:鏈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