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AI電視語音交互技術實用問題待解 BAT強勢入局

AI電視語音交互技術實用問題待解 BAT強勢入局

中國網科技3月20日訊(記者 單征宇)近日,記者調查發現,有消費者在使用商家宣傳的人工智慧電視(以下簡稱「AI電視」)產品過程中,遭遇功能不實用等一系列問題。業內人士指出,這些在實際體驗中遇到的問題,暴露了AI電視「重產品、輕體驗」的現狀。

有觀點認為,人工智慧賦能彩電產業,但讓電視成為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尚需時日,就目前而言,語音交互技術的研發程度還無法取代電視遙控器的全部功能,其他功能也僅存在概念上的設想。

不過,被人工智慧技術加持的彩電產業未來前景依然可期。公開信息顯示,不少以人工智技術為支撐的互聯網、科技公司如今已加緊布局AI電視市場,試圖在未來智能家居的競爭中佔得先機。

功能不實用等問題待解

AI電視如今已成為眾多彩電廠商主打的旗艦產品,語音交互功能成為不少互聯網、傳統彩電品牌新品宣傳中的重點。記者注意到,如海爾、TCL、長虹等AI電視在宣傳中都透露出自家語音交互技術更先進、語音操控更智能、能夠理解人類交互自然語言等。

可這些產品,卻在消費者使用過程中,出現功能不實用、不常用等問題。一位消費者對記者表示:「打字具有私密性的優勢,這是語音交互所不具備,是我不常用這一功能的關鍵原因。像智能手機的語音助手發展時間比AI電視還早,真正使用的人不也沒多少,也和這個原因一樣」。

另外,目前市面上AI電視產品不斷增多,品牌多達六、七種,功能同質化等問題嚴重。

中國網科技在參加彩電品牌宣傳活動時發現,由於各家品牌採用的語音交互技術出發點相同,造成一項功能被不同品牌多次宣傳,甚至部分企業連功能演示方案都不更換。有觀點指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和不少企業將電視定位家庭互聯網娛樂中心、智能家居操控中心的戰略方向有關,而語音交互又是人機交互最簡單方便的操作方式,所以發展語音交互就成為每個彩電企業都要經歷的一步。但電視和手機不一樣,無法做到全天開機,這就造成無法完全用語音喚醒、操控其他家電等後續一系列功能,所以現在說能成為智慧家庭娛樂中心還值得商榷。

面對上述觀點以及語音交互功能在實際體驗中的一些情況,記者也向海爾、TCL、創維等家電企業發出採訪提綱,但暫無回應。

奧維雲網(AVC)顯示大數據事業部研究副總監揭美娟接受中國網科技採訪時指出,語音交互有著高便捷性,是不少品牌選擇語音技術作為AI電視主流交互方式的原因之一。

但揭美娟強調,目前遠場語音技術在電視上的應用還需要改進,近場語音的交互仍需要遙控器作為工具。雖然近場語音交互仍離不開遙控器,可隨著人工智慧技術不斷深化應用,未來如人臉識別、體感識別都可能成為AI電視的產品發展方向。

BAT強勢入局 AI電視產業未來可期

即便實際體驗再有諸多問題,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AI電視市場的未來前景依舊可期。據相關數據預測,至2020年,全球人工智慧系統將為家電企業帶來超過470億美元的收入,智能電視滲透率將達90%以上。

正是這一點,令不少布局人工智慧技術但缺乏硬體產業資源的互聯網、科技公司看到了商機。作為人工智慧技術領域的「頭部玩家」陣營,以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們在經過長期技術積累之後,也開始為自己的技術鋪路,試圖搶佔AI電視市場先機。

消息顯示,3月16日,百度宣布與創維達成戰略合作,戰略投資10.55億入股創維旗下酷開,成為酷開公司第二大股東,同時將自主研發的對話式人工智慧操作系統DuerOS植入到創維和酷開的電視新品當中。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發布會指出,電視屏幕未來還有廣闊創新空間,語音交互技術將取代遙控器,改變人與電視的交互方式。

而騰訊和阿里也不甘示弱。在今年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期間,記者從海爾側面獲悉,阿里方面已和海爾達成戰略合作,將和海爾一同發布運用以阿里智能語音交互技術為主的第五代海爾電視。

同一時間,騰訊對外公開宣布與長虹達成了戰略合作,將騰訊旗下的叮噹AI助手應用植入到長虹新一代智能電視產品里。值得注意的是,騰訊稱,此番合作是騰訊叮噹在家電行業的首次落地,同時也實現了騰訊叮噹圖像捕捉和語音交互的配合嘗試。

可見,BAT在AI電視領域的競爭焦點都集中在語音交互技術上。揭美娟對此認為,接下來各大彩電廠商將從語言理解、精準識別以及聲紋識別三方面進行角逐。

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也撰文《BAT搶灘智能家居遭遇短板 與家電巨頭結盟是出路》表示,智能家居目前遭遇短板,家電巨頭之前更加重視硬體產品布局,未來在使用體驗方面仍有改進的空間,這也需要與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來一起合作來提升用戶體驗。

(責任編輯:李春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金融集團違法違規風險應及時消除
山區「拋荒地」如何長出錢來?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