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熱血與執念-「《星際爭霸》配樂賞析」

熱血與執念-「《星際爭霸》配樂賞析」

First Contact,多形容與異類的第一次接觸。這或許可以理解為玩家們對《星際爭霸》這款遊戲的印象:遊戲超高的質量彷彿不應該存在於本世紀,接觸之後的震撼久久無法散去。

First Contact

 星際爭霸

Glenn Stafford 

00:00/00:00

暴雪的野望

鏡頭拉回1995年,此時正值遊戲《魔獸爭霸2》的大熱潮,一時間,玩家群體們沉浸在人類與獸人征戰的世界中,而《魔獸2》也理所當然地在同期遊戲中脫穎而出成為即時策略遊戲領域實質上的統治者,其開發公司「暴雪娛樂」更是因此名利雙收。

《魔獸爭霸2:黑潮》遊戲封面

原先計劃於96年發售的《星際爭霸》因此被給予了厚望,暴雪為此將《破碎國度》這一回合制戰略遊戲項目取消並將組員調給了《星際》。然而時間仍然緊迫,並且由於本身企劃的大方向與《魔獸2》十分接近,遊戲又是使用《魔獸2》的引擎,和《魔獸2》對比不過是換湯不換藥。

《破碎國度(Shattered Nations)》預告畫面

在96年的美國E3遊戲展上,暴雪公布了《星際》的實機畫面,不出意料地收到了玩家們的集體批評,遊戲也因為創意與《魔獸2》的雷同被貼上了「太空魔獸」的標籤。

上圖為1996E3版《星際爭霸》畫面,下圖為1995年發售的《魔獸爭霸2:黑潮》畫面

同一年,暴雪收購了一個名為禿鷹的小工作室。此工作室正在開發一款角色扮演遊戲,非常需要人力,暴雪故而調用了部分人員前去幫忙。但是隨著開發的深入,遊戲規模越來越大,原本的人員不足以支撐,暴雪不得不動員了所有可用的人手完成此項目。

終於在96年年底,遊戲正式發售,隨即便迎來了玩家們的一陣狂熱追捧,而這款遊戲也就是開創了自身派系並且啟發了無數後者的《暗黑破壞神》,禿鷹工作室之後也改名為「北方暴雪」。

《暗黑破壞神》標題界面

《暗黑》的發售使得暴雪內部得以輕鬆一陣,但是好景不長,當他們重新想起《星際》的開發並且考慮了其處境以後,他們又不得不重新面對這個老大難的問題。

遊戲的題材固然有一定吸引力,但是畫面和遊戲效果早就過時了,再加上暴雪之前兩作的口碑和銷量,《星際》前景一片黯淡。更何況與《星際》同時於96年E3參展的還有另外一款在當時令人咋舌的遊戲《領土風暴》:真實的畫面,華麗的爆炸效果,還有當時少見的傾斜視角。諷刺的是,這一遊戲在展會上的演示被證實是作假,所謂的「實機」畫面不過是CG動畫,製作組根本沒有能力在那個年代製作出來如此的遊戲。但是事先並不知情的暴雪團隊在目睹了這一切之後備受打擊,使他們決心要拿出一個驚為天人的作品衝擊市場。《領土風暴》因此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刺激暴雪開發組的一個重要因素,也間接影響了《星際》的開發方向。

《領土風暴》「實機」畫面

為了《星際》能夠成功打入市場,暴雪擴大了開發團隊的規模,並且引入了了一堆新人,但是也為此付出了代價:新的程序員無法了解詳細的開發知識,主要負責人沒有任何管理的經驗,拚命加班犧牲了團隊的個人生活,而且熬夜寫出的代碼質量低下。

更誇張的是,項目重啟之後團隊被一直催促進度,導致外界一度認為「還有兩個月遊戲就可以發售」。就是在這樣一個極端的環境下,製作團隊每天起早貪黑,以「兩個月發售」的目標狀態連續工作了整整14個月。

暴雪開發人員,能看出不少熟悉的面孔

星際的變遷

重啟後的《星際》最先的版本在97年完成,這個時候遊戲看起來依然笨拙,儘管各方面都已經有了雛形。隨著更多的要求被提出,原本《魔獸2》的引擎已經不能滿足需求,諸如隱身、埋地一類的特效難以製作。主負責人Bob Finch要求了兩個月的時間,終於完成了新的遊戲引擎。至此,設計師們如願以償的可以履行自己的想法,遊戲本身的質量也更上一層樓。

1997版《星際爭霸》畫面

但是依然有許多難題等待結局,比如說從當初《魔獸2》的垂直視角改為現在的傾斜視角使得整個地圖演算法改變,因此而產生的單位的尋路機制問題就曾一度使整個編程組癱瘓。但是製作團隊散發出的熱情以及對於做好遊戲的執著無法阻擋,組員們思考出了許多超前的想法以填補遊戲的各種漏洞,終於保證了遊戲的運行流暢。

使用了新引擎的1997版《星際爭霸》

1997年末,測試版正式推出,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多的兵種被改了名,很多建築也改變了功能,並且出於平衡性的考慮,一些單位相繼取消又加入遊戲,戰場的規模以及地形也在不斷修改。在這個期間,我們可以看到許多被廢棄的原案和一些沿用至今的點子。遊戲在此時相對完善,暴雪因此將發售提上了日程。

傳奇的開始

終於在1998年3月31日,《星際爭霸》正式發售。這一飽含了暴雪製作人員心血的遊戲書寫了遊戲史上最為震撼的篇章,為世界玩家們打開了一扇通向遙遠星空的大門,也掀起了整個世界的電競狂潮。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世界終於明白了「暴雪出品必屬精品」的「暴雪魂」。

《星際爭霸》標題界面

縱觀星際開發史,《First Contact》這首《星際爭霸》的開篇樂曲說是其縮影再合適不過:一群充滿美好理想的青年哼著小曲,談著吉他逐步走向了灰暗的風暴之中,在呼嘯的恐懼之中摸索著,並最終得以走出困境,發出響徹天際的一聲吶喊,這聲吶喊足以撼動世界的根基。

最後,回過頭來看看本文之前提到的遊戲《領土風暴》,或許還得感謝它致使兩年之後的暴雪在世人矚目之下真正完成了各種意義上都成熟的遊戲。但是不管怎樣,這一當時其他人都不可能做到的壯舉,暴雪做到了,用它那暴雪超越時代的力量與精神做到了。

終究,暴雪是傳奇的締造者。

而《星際爭霸》,是那不可磨滅的傳奇。

*配樂《First Contact》出自專輯《StarCraft (Original Game Soundtrack)》。

喜歡我們的文章的朋友們,求轉發、關注公眾號。

有任何意見、建議,或者有什麼喜歡的音樂都可以評論留言哦!我們期待聽到你喜歡的音樂!

謝謝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音樂角 的精彩文章:

「你好,我的世界」-「Create New World」

TAG:新音樂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