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品《南唐李後主詞》有感

品《南唐李後主詞》有感

故國的風吹來故國的雨,此時的你是否在想念已故的亡國,登樓遠望的那一刻,你終於按捺不住內心的愁苦,寫下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千古名句。生於深宮的你怎會曉得治國的道理,無限的悲愁只能傾灑在這詞句中。或許,這就是命運最好的安排吧。

李煜,南唐最後一位皇帝,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他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其亡國後,被押往宋朝國都,開始了他的囚徒生活,這時他的詞大多以愁苦為主,直到公元978年,因一首詩被毒殺,結束了他的詩詞生涯。

南唐前期政局穩定,經濟繁榮,加上他出生於深宮之中,因此,前期詞充滿了年輕帝王對於宮廷生活奢華的享受和青年男子戀愛時期的喜悅和衷情。「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這首詞是李後主的前期之作。月色朦朧,夜霧蒙蒙,花正色明,今晚我要去和我愛的人相見,我著襪小跑上香階,手裡提著金絲鞋。在畫堂的南畔我終於和我的心上人見面了,你可知道我見你一面是多麼的不容易,希望你可以把我好好地愛憐。短短的幾句話,將詞人心中的那份情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極俚,極真,也極動人;同時,也顯現出了一個長居深宮的人對美好愛情的追求。

而在他亡國後,他的詞充滿了對已亡故國的思念。後期作品《相見歡》、《破陣子》、《虞美人》都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出了李後主對故國的懷念之情,同時也體現出後主對於這種囚徒生活的苦惱。「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像東流」。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何時才能了結,以前的舊事又能知道多少。小樓昨夜又刮來了東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能承受的起對故國的思念。雕欄玉砌都還在,只是朱紅的顏色改了,別人問我有多少仇恨,我只能說我的仇恨像這春水一樣向東流去。這是李後主的絕命詞。寫這首詞之時正值七夕之夜,可誰知正是詞中幾個字讓宋太宗起了殺他之心。詞中不僅僅反映出了後主對於故國的思念,還有對於自己所愛之人的遭遇的無奈。曾經的一國之君,如今的階下之囚,隨時都會有被殺的可能,自己所愛之人也要跟隨自己遭受這無盡的痛苦。可以說此時的後主已經感到生命已無意義,國家亡了,小周后死了,剩下的只是無盡的愁苦與悲涼,與其苟活於世,倒不如死了乾淨。

歷史少了一位帝王,卻多了一位千古詞人。王國維說「後主之詞,是真所謂以血書者也」。從皇帝到階下之囚,寫出了他從歡樂到無限悲哀的真實感情,更寫出了一代詞人的婉約之風。或許,連李後主自己都不會想到,一個薄命君王竟竟會成為一位絕代詞人。他的命運是悲慘的,可他的詞,他的故事卻給後人留下了無盡的品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劉向東:小鎮氣韻
「摳門」新手媽咪待產包攻略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