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照新: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要處理好四個關係

張照新: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要處理好四個關係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七大國家戰略之一,寫入黨章。這是黨中央著眼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邁進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2018年中央1號文件發布, 對鄉村振興戰略做了總體部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將成為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也成為農業農村工作的主要抓手。但也要看到,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個長期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歷史的耐心和定力,尤其是需要處理好不同主體、不同方面的關係,重點要處理好四個方面的關係。

一是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關係。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國家戰略,各級黨委政府作為責任主體,必將在投入保障、人才培養、基礎設施建設、制度改革中發揮主導作用。但鄉村振興,特別是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更需要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因此在推進鄉村振興中,要明確政府和市場之間的邊界,政府應把主要力量放在推進位度改革、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方面,打造優良的發展環境;在產業發展上,則尊重經濟規律,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激發各類主體的積極性,從而形成推進鄉村振興的合力。

二是要處理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關係。鄉村振興的目標是農業農村全面現代化,既包括農村產業全面升級,讓農民實現就業增收生活富裕,又需要社會的全面進步,讓農民在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和養老等方面享受到更好的服務,農民個人素質得到全面提升。當前,城鄉在養老、教育和醫療方面存在的差距比收入差距更大,這也是造成城鄉發展失衡的深層次的根源。因此在推動農村產業發展的同時,更要關注農村社會事業,加大投入,大幅度提高農村教育、醫療衛生和文化體育等方面的服務水平,完善農村養老保障體系,讓農村居民實現全面發展。此外,男女性別比例不平衡所帶來的社會問題、農民群體分化所造成的糾紛和衝突,將成為農村社會中的重要問題,需要引起更多關注。

三是處理好小農戶與各類新型經營主體的關係。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規模經營主體,需要引入工商資本,發展龍頭企業。這些新型經營主體,尤其是工商資本,不但可以帶來鄉村振興所急需的資金要素,而且為各類優秀人才和先進技術進入農業農村提供了載體和渠道,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引領力量。但也要看到,未來仍將有一大批小農戶在農村生活就業,從事農業生產。鄉村振興的目的就是為農民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促進農民的全面發展。在鄉村振興中,要處理好小農戶與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尤其是工商資本的關係,實現小農戶與農業現代化有機銜接。一方面,要保障小農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資產收益分配權;另一方面,要引導各類新型經營主體與小農戶建立有效的聯結方式,將先進技術理念導入小農戶生產過程,享受到農業現代化帶來的收益。尤其要防止部分工商資本借鄉村振興的名義到農村搞地產開發,把農村變成房地產開發的第二戰場,不但破壞了農村生態環境,而且偏離了鄉村振興的目的和宗旨。

四是處理好農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的關係。鄉村振興,既需要引導城市的資本、人才和技術進入鄉村, 又需要讓部分農村人口向城市和非農產業轉移,成為城市市民。因此,要進一步改革城市的戶籍、住房、養老、醫療、教育等制度,讓進城就業的農民能夠享受到城市的公共服務,真正在城市安家落戶,才能為農民退出承包地、宅基地創造條件,為鄉村振興創造更好的空間和條件。

(作者:張照新;作者單位: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

來源:《中國農民合作社》期刊2018年第3

查看完整通知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農民合作社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農民合作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