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春季結核病易發,預防應增強抵抗力

春季結核病易發,預防應增強抵抗力


春天,蟄伏了一冬的病菌開始活躍,是結核病易發季節。肺結核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癥狀有相似之處,不少肺結核患者自以為是感冒咳嗽,自行買葯吃而延誤了病情。長沙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如果咳嗽、咳痰兩周以上就應警惕,儘早到醫院排查是否患上結核病。


學校是結核病防治的重點區域。長沙市疾控中心結核病防治科科長、副主任醫師王醫生,通過大學生肺結核患者小袁(化名)的經歷,為市民詳解關於肺結核的防治知識。


A、咳嗽咳痰時間長須警惕

小袁是一名家住長沙的在校大學生。去年年初,讀大二的小袁開始咳嗽、咳痰,吃了兩個星期的感冒藥、止咳藥仍沒有緩解。同寢室的同學提醒他到醫院檢查一下,但小袁認為自己身體一直很好,沒有放在心上。一段時間後,他發起了低燒,這才到學校附近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醫生拍片發現,小袁的肺部有陰影,懷疑患上了肺結核,囑咐他儘快到結核病定點醫院免費門診明確診斷。在免費門診,小袁被確診為繼發性肺結核,痰結核菌檢查呈陽性。醫生詢問病史了解到,小袁在大學期間生活沒有規律,經常泡在網吧熬夜打遊戲。醫生分析,不良的生活習慣讓免疫力降低,網吧通風條件差,容易造成病菌傳播,這些都提高了小袁感染肺結核的幾率。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可侵犯人體多個臟器,其中最常見的是肺部感染形成肺結核。」王醫生介紹,肺結核患者咳嗽、咳痰、打噴嚏或大聲說話,都可能將結核桿菌播散到空氣中,健康人吸入帶有結核桿菌的飛沫就可能被感染。被結核桿菌感染不一定會馬上發病,但當人體抵抗力降低時,結核桿菌就容易引起發病。


王醫生提醒,咳嗽、咳痰超過兩周就應警惕肺結核,部分肺結核患者還會出現血痰、咯血、午後發熱(主要是低熱)、夜間出汗、疲乏無力、體重減輕、胸痛、呼吸困難等癥狀。


B、結核病患者可免費檢查治療


聽醫生說肺結核治療需要6~8個月的時間,小袁擔心治療的經濟負擔很重。醫生告訴他,國家對肺結核患者有惠民政策,很多檢查和治療是免費的。


王醫生介紹,長沙市常住居民、流動人口只需提供身份證或在長沙生活的相關證明,即可在現住址所在轄區的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或結防機構免費門診接受檢查和抗結核治療。


國家對肺結核可疑癥狀者、疑似肺結核患者和肺結核患者有以下免費政策:在轄區結核病定點醫院或結防機構就診,可享受免費痰塗片及胸片檢查;已發現並登記的肺結核患者在治療期間可享受免費療程中2月、5月、6月末的痰塗片檢查3次、療程末胸片檢查和標準方案中的抗結核藥物治療。


王醫生特別提醒,結核病患者一旦離開居住地,應提前告知經治醫生,以便聯繫繼續治療事宜;到達目的地後應儘快聯繫當地結核防治機構安排治療。


C、患傳染性肺結核應休學治療


小袁被確診為傳染性肺結核後,醫生要求他休學治療,他卻不願因此落下學校課程。隨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人員上門訪視、耐心勸解,讓他和家人懂得了休學治療的重要性。


為什麼醫生要求小袁休學治療?是不是患上肺結核的學生都要休學?王孝君介紹,2017年6月發布的《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規範(2017版)》對此有明確的規定,屬於以下情況之一需要休學居家治療:痰塗片陽性和(或)培養陽性患者;胸片顯示肺部病灶範圍廣泛和(或)伴有空洞的菌陰肺結核患者;具有明顯的肺結核癥狀的患者;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建議休學的其他情況。


「簡單來說,確診患有傳染性肺結核的學生就必須休學治療。」王醫生解釋,從患者角度出發,肺結核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良好的生活起居、飲食、睡眠和情緒是康復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患者在學校存在學習壓力大、飲食營養得不到保證等一系列不利於治療的因素。因此,居家治療有利於學生患者康復。從控制傳染的角度考慮,傳染性肺結核患者咳嗽、咳痰、打噴嚏,或者大聲說話的時候,會把帶有結核桿菌的飛沫播散到空氣中,如果被周圍人群吸入將會造成感染。學校學生高度密集,共同生活、學習,相互密切接觸,容易造成學校結核病聚集性疫情。王醫生表示,學生患者休學經過規範治療後,攜帶所有診療資料,特別是痰結核菌檢查結果單,在學校所在地定點醫療機構或疾控機構開具複課證明,學校憑此證明方可為學生辦理復學手續。


D、不規範治療可釀嚴重後果


患上肺結核能不能治好?癥狀基本消失了能不能停葯?在家治療期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人員上門訪視,解答了小袁關於肺結核治療的疑惑。經過6個月的規範抗結核治療,小袁達到了肺結核治癒標準,帶著病歷資料順利復學。


王醫生表示,按照「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全程」的治療原則,使用國家制定的統一標準化治療方案,經過6~8個月的治療,絕大部分肺結核患者是可以治癒的。可是,部分患者不規範治療,間斷服藥或癥狀好轉就擅自停葯,這些都是導致耐葯甚至耐多葯結核病產生的高危因素。一旦發展為耐葯肺結核,治療時間長達兩年以上,聯合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高,不僅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且難以獲得好的治療效果。


治療期間,區(縣)級疾控中心、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村衛生室醫護人員會定期對肺結核患者進行訪視,向患者及家人進行相關健康知識宣教,督促、指導患者按時按量正確服藥,及時發現患者的藥物不良反應並採取相應措施,提醒患者按時複查。相關工作人員將嚴格遵循保密制度,不會將患者隱私和敏感信息透露給與防病治病無關的人員。


E、預防肺結核重在增強抵抗力


肺結核如何預防?王醫生分別針對患者、患者家庭成員和廣大市民提出了建議。


肺結核患者應盡量避免對周圍人群傳播疾病。患者在明確診斷後,應儘早接受規範的抗結核藥物治療,以殺滅痰中的結核桿菌,規範治療2~3周後傳染性會大大降低;符合休學條件的學生患者應及時辦理休學手續居家治療;傳染期的患者去公共場所時應主動戴口罩,咳嗽、打噴嚏時要用手帕或紙巾掩住口鼻,避免直接面對他人;痰要吐在盛有消毒液的有蓋容器中,外出時痰應該用紙巾包裹,扔進垃圾桶。


患者家庭成員要防止被傳染。家庭成員應督促患者接受規範的抗結核治療並完成全療程,給患者營造良好的治療環境;房間要經常開窗通風,最好讓患者住單獨居室,床盡量朝陽擺放;可以在疾控機構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指導下開展居室消毒;與患者密切接觸的家庭成員如果出現咳嗽、咳痰超過兩周,咯血或痰中帶血,須立即去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排查。


廣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也應注意預防。肺結核的預防重在保護和增強人體抵抗力,應該做到生活有規律,飲食有節,營養均衡,保持樂觀情緒,經常參加體育運動,鍛煉身體。住校學生要合理安排學習和生活,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熬夜,盡量少去網吧、KTV等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


校園把好「四關」防範肺結核聚集性疫情


在校學生高度集中,共同生活學習、相互接觸密切,如果防範意識不足,一旦出現傳染性肺結核患者,容易造成該病在學生之間傳播。王醫生提醒,學校應成立傳染病處置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和散發傳染病疫情處置方案,由專人負責傳染病登記及報告事宜。學校應從四個方面嚴格把關,防範肺結核聚集性疫情。


健康體檢關。按有關規定將結核病檢查項目納入新生入學體檢和教職工常規體檢的必查項目中,搜尋潛在傳染源,防止傳染性肺結核患者在校園學習、生活。


日常監測關。落實晨(午)檢制度和因病缺課病因追蹤,假期實行學生健康情況彙報制度,及時發現結核病疫情並報告給當地疾控機構。若發生結核病散發疫情,應配合疾控等相關機構做好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及傳染性結核病患者休復學工作,並組織密切接觸者進行篩查,做好校園環境消毒。

健康教育關。學校要通過健康教育課、主題班會、專題講座,以及校園內傳統媒介或新媒體等多種形式,向在校學生和教職員工廣泛宣傳結核病防治的核心知識,提高師生對結核病的認知水平,增強自我防護意識,減少對結核病患者的歧視。


環境衛生關。應加強學校環境的清掃和消毒,尤其要關注地面痰漬的清理;建立開窗通風制度,明確專人負責教室和宿舍開窗通風工作,保持空氣新鮮。


相關視頻:三個癥狀暗示你已經感染肺結核





更多內容請查看原文


歡迎關注微信號:騰訊健康


喜歡就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健康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每一次睡醒都覺得身體很累?
你知道嗎?年輕的臉也能曬出老年斑!

TAG:騰訊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