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又到了抑鬱症高發的季節!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又到了抑鬱症高發的季節!

從樂觀到悲觀,從希望到失望,從篤定到迷茫。我害怕,我想逃,但沒有路!— 致抑鬱症

大家好,這是不追趕文藝青年主旋律的文青歪小調

暖風和煦,大地回春。走過驚蟄,轉瞬就到了植樹節。放眼望去,這確實是一個快要活過來的季節,彷彿繾綣了一冬的倦怠也被抖擻了下去。但這所有的欣欣向榮,在一些人眼裡卻並沒有那麼美。相反可能是最容易被撩撥的痛,他們,就是抑鬱症患者。

抑鬱症是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的心理障礙。多表現為與處境不相稱的心情低落、情緒消沉、悶悶不樂、自卑抑鬱、傷心欲絕甚至悲觀厭世,有自殺的企圖或行為。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至數年。

但為何一直與美好和希望劃等號的春季,對抑鬱症患者來說卻如同渡劫一般呢。 客觀因素主要有兩點:

1.春天氣壓和空氣中含氧量都較低,耗癢巨大的大腦對此極為敏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低落,心煩意亂,不安躁動等種種不良反應接踵而來。

2.生物代謝進入旺盛期,進而也影響人的內分泌系統,導致人體內分泌的激素紊亂,進一步促進情緒問題的產生。

有很多人認為抑鬱症是矯情和無病呻吟,不能否認很多抑鬱症患者拋開環境與成長因素,確實是多思的人。所以抑鬱症患者非發病期也多為情感豐富、同理心強、善良的人。他們的痛也許並不是因為軟弱,而是容易動心。

下面是一些抑鬱症患者的獨白,讓我們一起走近、了解抑鬱症。

「一周的假期,難得的旅行機會。但因為抑鬱發作,渾身沒勁、懶,沉溺在失落情緒中無法自拔,整整躺了8天什麼都不做,甚至連吃喝拉撒都沒有慾望了」---

「在那個時期,沒有什麼能讓心裡好受,除了傷害自己。痛苦到有嚴重的受虐傾向,自殘、折磨自己的身體彷彿才能稍微平衡一點內心的傷痛」------

「對自己徹頭徹尾的否定,一無是處,生活失敗,做人失敗,某種社會角色失敗。哪怕陌生人擦肩而過時一個平淡的對視,你都能從那裡讀出厭惡。對,這就是個極其不友好的世界。你失敗,沒有希望,還沒有人愛」------

「雙向情感障礙爆發的後期就是愈發濃烈的抑鬱情緒,前一秒還在自我膨脹,覺得自己是個潛力股。下一秒就跌入潭底,幽深黑暗。就是冰火兩重天的世界,一時天堂,一世地域」------

「發病期間會空前的焦慮與悲傷,對任何事物都失去安全感與興趣,任何一幕都可能引發淚點,然後不可收拾。整個人像墮落到一個混沌的空間,一首小詩會哭,一句歌詞會哭,一個畫面會哭,一個念頭會哭,一段幻想會哭,然後就會一直哭,哭到絕望」------

「抑鬱期間想到最多的就是破罐破摔或死,但是又有很多不忍和放不下。可能是因為還不夠嚴重,承受的痛苦還不夠多吧。所以我嘗試過自殺,也慶幸自己又被救了回來。 在抑鬱症的世界裡,死亡和生存的定義是與正常人恰恰相反的。如果把生活比喻成一座監獄,那死就是越獄 」----

「嚴重焦慮,睡眠質量差,胸悶心慌,莫名的惱怒,非常非常易怒,瘋狂砸東西才解氣。想平靜下來,但無法說服自己。腦中想什麼不好的事情很難被分散注意力」------

中國有2600萬人被確診飽受抑鬱症的折磨,獲得有效治療的僅為百分之十左右。每年因抑鬱症而自殺的人數超過25萬人,其中不乏社會名流與知名人士。抑鬱症已經成為威脅人類生命的頭號心理疾病,是人類健康第三大殺手。

他們真的不是矯情,只是病了。當他/她想向你傾訴時,其實是他/她在還能控制自己時發出的求救信號。平時多觀察身邊人的情緒波動,就算不是白衣天使你也可能做到挽救生命。當你發現親密關係鏈中存在抑鬱症患者時,又該如何去做呢?

1.怎麼了?為啥不開心?×

他/她真的回答不了你,因為不用因為什麼就會悲傷。

2.沒事,想點開心的事。×

如果能時時回憶起快樂的感覺,他/她就不是抑鬱症患者了,你說的他們真的做不到。

3.想開點!×

他/她病了,並不是糾結於某一件事。

4.想想某某某,你不能這樣啊!×

其實他/她也不想啊,只是做不到。這樣只會讓他們更痛苦。

那應該對待我們身邊正處於抑鬱發作期的親朋呢?

也許並沒有標準答案,但歪歪聽到最多的抑鬱症患者表示能接受的是:認可他們的痛苦,陪伴併當個好的傾聽者。基於了解,找到他/她可能感興趣的事情,帶著他/她儘快走出去。當然,如果抑鬱程度比較嚴重,就一定要規勸其儘快就醫,甚至接受藥物之勞。

對於春季抑鬱症高發,歪歪也有自己的一點見解。其實什麼時候都可能發作抑鬱情緒,只不過在充滿希望的環境中會更凸顯自己的落寞吧,從而也加速加重了抑鬱的發作。

文青歪小調,就到這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抑鬱 的精彩文章:

曾是「京城四少」之一,如今破產抑鬱自殺,請問你有抑鬱傾向嗎?
遠離輕抑鬱,去戀愛吧

TAG: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