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Facebook泄密醜聞,如何實現個人數據確權?

Facebook泄密醜聞,如何實現個人數據確權?

Facebook泄密醜聞,

如何實現個人數據確權?

上周末Facebook捲入了一宗醜聞,媒體揭露稱一家服務特朗普競選團隊的數據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獲得了Facebook五千萬用戶的數據,並進行違規濫用。

Facebook違背了用戶協議,對用戶隱私造成了侵犯,遭到了輿論的強烈批評。

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

Facebook宣布,早在2015年就要求Cambridge Analytica刪除上述數據,但該公司對Facebook隱瞞了實情。Facebook接到的其他報告表明,這些被濫用的用戶數據並未被銷毀。

雖然Facebook一直堅稱在儘力保護用戶數據,但該數據泄露事件還是引起了對於科技企業監管的大討論。弗吉尼亞州民主党參議員馬克·維納是在線政治廣告的主要反對者之一。他表示,Cambridge Analytica和Facebook之間存在的分歧,表明網路廣告市場實質上仍處於無人監管的狀態。

時間的主人公Cambridge Analytica公司成立於2013年。隨後不久,知名的特朗普支持者、美國商人羅伯特·墨瑟就向該公司投資了1500萬美元。特朗普前首席策略顧問史蒂夫·班農是該公司的董事會成員。

該公司吹噓說,它可以開發消費者和選民的心理特徵,然後用這個「秘密武器」來影響消費者和選民的意願,這比傳統廣告更加有效。

Cambridge Analytica公司首席執行官亞歷山大·尼克斯

據《紐約時報》和《倫敦觀察員》上周六的報道稱,Cambridge Analytica從2014年開始通過欺騙用戶和Facebook的方式收集數據,總共獲得了5000萬Facebook用戶的個人數據。

越來越多的研究也證明,Facebook這樣的社交網路如果使用上癮,將給用戶帶來負面的精神和心理問題。另外,Facebook平台上發布的大量極端主義和仇恨內容,並未及時被刪除,被指加劇了私會的矛盾和撕裂。

面對假新聞泛濫,監管改革的壓力,從去年12月開始,Facebook更改了演算法,把家人和好友的消息流,置於推廣信息和廣告消息上方,讓Facebook重新成為一個好友聯絡的平台,而不是被動閱讀媒體內容的工具。

演算法更改後,用戶平均停留時間大幅縮水。有媒體稱已經下降了將近四分之一,這也將給Facebook未來的經營業績帶來負面衝擊。

受此負面消息影響,Facebook股價在周一一度暴跌8%以上,扎克伯格的個人凈資產在當日銳減60.6億美元。

Facebook正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而管理層仍然沒有適當地解決這些問題。多名Facebook高管近期正大舉拋售股份。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Facebook正面臨真正的問題,而高管團隊沒有齊心協力給出問題的答案,要麼是拋售股票,要麼是兜圈子、不積極。內憂+外患,不知Facebook能否儘快渡過難關。

BAIC實現個人數據確權

利用區塊鏈技術保護用戶數據、將個人數據進行價值化變現,是BAIC的核心任務之一。

區塊鏈的誕生,使人類社會從信息互聯網向價值互聯網進行了演變。在過去的互聯網技術之上,更多的是數據的流通,是更高效和便捷的數據信息互聯及共享,而區塊鏈將改變的是通過去中心化的分散式賬本和應用,將數據提升到了價值的流通、互聯和共享。(如何理解我們將在下面描述)同時,AI的逐步成熟與物聯網和智能機器的大規模使用,個人數據將成為未來人們主導自我價值體現的重要因素和錨定物,如何在奇點世界中掌控個人數據資產並價值化就是今天BAIC致力去建立和完善的。

今天,基於區塊鏈技術對個人數據進行保管和價值變現將成為現實,那首先我們快速了解一下區塊鏈的基本概念。

區塊鏈是一種可以在網路上實現去中心化分散式數據存儲,並且通過智能合約,當合約中的條款被觸發時將會自動執行條款內容的技術。而每個人都可以創建屬於自己的數字銀行,並且是高安全性,不可篡改和可流通交易的,這個個人的數字銀行保存著每個人所有的數據,可以有選擇的公開或者完全保密。

也就是說,首先區塊鏈可以實現對個人數據的保管,解決了過去數據被中心化機構存儲的情況,相當於每個人通過PC或者移動端接入網路時都各自作為一個節點共建了一個超級公共網路,每個人都可以在這個網路上進行數據記錄、交換和記賬,並且任何一個節點在發生以上行為時,其他所有的節點都會共同記錄這一行為,每一次的所有記錄行為就產生了一個賬本(這個賬本也是去中心化的分布在網路上,即所謂的分散式賬本)也叫區塊,把所有區塊相連就是我們說的區塊鏈。

其次,通過區塊鏈技術我們可以自主選擇個人數據的開放程度,當任何組織或機構在網路上發起對個人數據採集的需求時(比如,我們點擊了某個區塊鏈應用內的廣告,這個行為的同時,我們的數據就會被記錄下來),數據的交換主動權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作為回報,數據採集方需要支付類似價值交換的介質作為獲取個人數據的回報,這個介質就是我們所說的TOKEN數字代幣,目前大家比較了解的比特幣,以太坊等就是數字代幣。

說到這裡很多人又會問,每天產生的這麼多數據都需要我們去一個一個的確認是否交換嗎?這裡另一個概念,智能合約就誕生了,當我們使用不同區塊鏈應用時都會有不同的智能合約作為基礎協議,當某個合約的條款被觸發,則會自動執行事先我們約定的內容來做執行工作,從而不需要我們再去逐個確認數據的交換行為。還是之前的例子比如,某個廣告主在我們點擊了他的廣告時,會需要獲取我們的位置信息,年齡,性別等,而我們事先也確認了只會開放自己的位置和性別信息時,點擊廣告這個行為就會觸發智能合約釋放我們的位置和性別數據,作為回報,我們也自動的收到了廣告主支付的TOKEN,這個過程也就是們經常聽到的挖礦。

這樣,我們就明白了區塊鏈為什麼可以實現個人數據確權了。

來源:騰訊科技

BAIC社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NowX區塊頭條 的精彩文章:

博世互聯世界展會上IOTA 作為唯一參展加密貨幣宣布與大眾合作,為發展智能城市提供更多可能性
2018年國家央行有望發行虛擬貨幣 幣圈動蕩同時迎來新生機

TAG:NowX區塊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