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Facebook深陷數據泄露醜聞引發信息安全擔憂,中國應如果應對?

Facebook深陷數據泄露醜聞引發信息安全擔憂,中國應如果應對?

近日,社交網路巨頭Facebook的5000萬用戶信息被竊取事件持續發酵。據英國第四頻道、《衛報》和《紐約時報》報道,英國大數據分析公司「劍橋分析」或非法獲得臉書公司5000萬個用戶的資料,用來干涉全球一些國家的選舉,包括美國總統特朗普選舉和英國脫歐,該公司員工還稱已在中國展開業務,不是在政治領域。英國監管部門已介入該事件,英國的隱私監管機構信息委員會已經申請對「劍橋分析」公司的搜查證。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正在調查Facebook對於個人數據的使用是否違反了授權協議,如有違反將面臨每例每日4萬美元的高額罰款。另外,多國政要、相關公司和用戶也都發出抗議。

Facebook用戶數據泄露事件也引起中國網民的關注和熱議。在網路上不少網民紛紛吐槽所遭遇到的部分互聯網企業竊取用戶信息、通過演算法操控輿論、個人信息反覆泄露等現象。一些專家和業內人士對我國互聯網發展和管理提出一些建議。

數據立法先行

輿論指出,隨著雲計算、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中國大數據市場風生水起,卻在數據採集、存儲、開放共享等方面均存在安全隱患。有專家表示,我國應儘快推進大數據安全的法律法規建設,首先是個人信息安全與隱私權保護問題、數據權屬及應用中的法律問題;第二是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興產業中的數據應用法律問題;第三是行業內部大數據的法治問題。有法律專家建議,各種法律法規還可進一步銜接,以更加系統化,例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身份證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都涉及個人信息保護,還需要進一步銜接整合。

建立安全機制

新浪微博社區委員會專家成員@飛象網項立剛 發布微博稱,Facebook的5000萬用戶資料被泄露造成股價大跌,說明一個大問題:互聯網最初建設,只是信息傳輸,安全機制極差,甚至無安全機制,信息在資料庫中不加密,調用機制簡單。「未來的智能互聯網,涉及的是智能交通、智能家居、健康管理,安全是第一大問題,怎麼建立安全機制,這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大問題。」

嚴懲泄密企業

有分析認為,用戶數據被泄露濫用的現在在國內非常普遍,如360、QQ、微博、淘寶等軟體都有類似行為,但迄今沒有見到有如此程度嚴肅懲罰的案例,「這種亂象如不扭轉,互聯網領域的亂象如何能得到整治?」輿論呼籲,加大對國內科技公司的監管力度和處罰標準,杜絕這類泄露盜用個人數據的行為。如網民@不知啥原因 稱「中國應該借鑒的是開出天價罰單,而不能總是對違法違規公司姑息養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毛呢大衣的搭配,進來我教你!
Emmy漫畫每日分享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