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日軍為何要留一撮牙刷胡?而有的日軍為何又不留?

日軍為何要留一撮牙刷胡?而有的日軍為何又不留?

在整個亞洲地區,日本這個民族以及國家,總是會有一些相當另類的風俗習慣,在常人眼中看來,實在是令人費解。

普魯士鬍子

其實在日本明治維新之前,日本人留鬍鬚的習慣和我們是差不多的,也就是任由鬍子往下生長,鬍子的長度一般代表了此人的文化水平、教養等等。而在明治維新之後,日本便出現了流行一時的「牙刷胡」,也就是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的,位於鼻子下方的一撮鬍子,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此類現象的出現呢?

在一戰過程中,為了應對化學武器,由於當時的防毒面罩技術含量有限,多數士兵當時還留著典型的普魯士鬍子,而茂密的鬍鬚很容易導致漏氣中毒,於是士兵們為了保命,只好將茂密的普魯士鬍鬚剪去,只在人中位置留下一撮鬍子。

參加過一戰的希特勒,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而在戰後,希特勒等人認為,這是戰爭留下的一項榮譽,並且在他今後的政治生涯中,這一撮鬍子還為他加了不少分。

而日本當時十分主項學習西方文化、制度,並且由於國情幾近相同,德國成為了日本的主要學習對象,為此還派出了大量的軍官、學者前往德國學習,在學習交流的過程中,順便將當時德國十分流行的「牙刷胡」一併帶回國。

而在隨後的日軍部隊中,日軍上層並沒有明確規定軍官、士兵必須留牙刷胡,部分日軍認為完全沒有必要,而另外一部分日軍認為,留牙刷胡會讓自己變得更加有威嚴感,於是便學習了德國人這一習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國紀實 的精彩文章:

日本戰敗後,多達200萬的偽軍去了哪裡?
想成為偵察兵必須過這6關,能闖過第2關的都是好漢!

TAG:大國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