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相逢一笑」說開來

從「相逢一笑」說開來

(註:文中配曲和部分配圖來自網路)

「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轉眼間,「相逢一笑」這個昵稱已經用了八年多,伴隨了大學、研究生的整個時光。也許,要暫別一段時間了!

在此之前,也曾用過「韜光養晦」自勉式、「往事隨風」傷懷式的昵稱。然而,最終還是喜歡上了「相逢一笑」這四個字。除了被詩句背後,民族大義面前,魯迅先生對中日兩國友情的美好寄託所觸動,更多的是因為這個成語切合了自己的為人處世態度吧。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治國,平天下」?!不知道古人在表達這種遠大理想時,是何種心態。是足夠的自信呢,還是妄自笑談?是「杞人憂天」呢,還是「位卑豈敢忘憂國」呢?倘若放在當代,在多數人看來,這種理想未免太過張狂!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像李白一樣,有著足夠的自信,甚至輕狂的,估計不多吧?!

毛主席當年在橘子洲頭的時候,也只是委婉來了句「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等到念出「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時候,長征已經勝利,戰爭結局基本確立了。

當然了,時勢造英雄!戰爭的年代,國難當頭,有著像周總理一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仁人志士肯定不在少!如今,中華已經崛起。那麼,「為中華之復興而讀書」的應該也不少吧?!「匈奴未滅,何以為家?」,相信有不少華夏兒女,也期盼著台灣早日回歸吧?!

「治國,平天下」,是理想呢,還是妄談呢?「擔當生前事,何計身後評」,歷史自有分說的吧。「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歷史的天空閃爍幾個星」~

說起修身,「靜心、修身、篤行」、「非寧靜無以致遠」。修身,其實算是陶冶情操的過程,表現在行為舉止與人際交往方面吧。公交車上,耐心地幫助小男孩撿球;給老人讓座並小心攙扶;站台上,車窗內外兩人的相視、揮別,對我來說,都是莫大的欣慰;於德來講,都值得點贊!曹雪芹的「世事洞察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也許是為人處世的較高境界了。然而,真正做到「上善若水」、「大智若愚」的人能有多少呢?

「我向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中國人」。對於魯迅的這句話,知乎網友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和感慨「原以為我真心待人,人也真心待我,最起碼不會傷害我。可是我錯了,我被虐的死去活來」。於我而言,向來亦秉承著相同的做人態度。雖然尚未被虐,然而,終究還是受了點小小的傷害。前番和同事的座談,雖然不至於讓我一夜間成熟,倒是明白了很多道理,很多之前不盡信如今卻不得不信的道理,理解了張院士和飛機哥的忠告,以及老哥說的「你想得太簡單了」。時過境遷!應該慶幸的是,自己還年輕,「吃一塹,長一智」吧。

飛機哥,你說「別人不懂得欣賞,那是別人的道行還不夠」。我知道,那是在安慰我。當然,也許真如你所說,「同化」的人太多,尚且不能領會「真誠」二字的難能可貴。「被動生活」中的《被動》,尚且沒有太多人(我也不盡)能領會吧。然而,交往的圈子不一樣了,環境不一樣了,我們終究還是需要改變。除了繼續保持著內心最真誠的一面,可能還需要點妥協。突然間想起《滄浪之水》的主人公。

「真誠在內,形式為圓,內方外圓」,沒有圓形的外衣,方形的四個稜角容易傷人,因為不是所有人把重心放在「方」上。「表現得太善良,太好,太沒脾氣」的習慣,也許得改改了。以後盡量做到不刻意,行事果斷,關鍵時刻亮出來吧!

「環境變了,有的過程就沒有意義了,沒必要把過去習慣繼續下去。」

「別人在不了解我的情況下對我下了結論,這是我為什麼最好選擇離開」《怪物史萊克1》。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世界,於我而言,並不想強求他人進入,除非過於在乎,怕失去。所以,倘若我選擇了離開,選擇獨處,刪除/轉移了過往的狀態,請不要多想,因為那並非生氣,不過是為了內心的片刻寧靜,以及避免勾起傷感的回憶。向來喜歡在煩擾的時候,獨自徘徊,反思自我。逛逛公園,爬爬山,壓壓馬路,故作「憂國憂民」狀:就當是一種自我保護吧~然而,此種心態,加上自己不善言辭的壞毛病,在學校尚可,一旦進入職場,顯得如此格格不入。隨心吧,悠然方能自得~

「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風雨」。向來不喜歡拘泥於太多的形式、繁文縟節,人生苦短,為什麼不將大把時間花在實現理想,付出貢獻上呢?「

談起人際交往,其實,世間本無隔閡,有的只是不必要的誤會。

而誤會的產生,多數源於猜疑,抑或過高的期望,抑或要求。對於世間萬物,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判定標準,有人在乎本質,有人重在細節,不盡相同!有些也許已經既定,有些也許還在完善當中。人無完人,在了解事情的真相前,更多時候,我們需要多些傾聽,少些評論;多份理解和包容,少份苛求。這樣,既能少添煩惱,又能減少間接傷害,對彼此來說,都將是莫大的欣慰!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其實,大到國家利益,小到夫妻相處,朋友交往。有些人、有些事,若能放下彼此的姿態和顧忌,擇一靜謐之處,沏一壺沁脾甘茶,暢飲歡談一番,交流下彼此的想法;抑或閑庭信步,一起逛逛公園,壓壓馬路。相視一笑之時,多數可以冰釋前嫌,疑慮全消,豁然開朗~

(歷史的轉折,不都是幾個「閑人」座談出來的嗎?!膾炙人口的愛情,多數有過珍貴的壓馬路回憶吧?!)

然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諸多微妙,未必所有人都願意放下自己執守的原則與底線!若放下身段,咽下這口氣,會被說成不夠矜持,沒有原則,沒有面子!若不放下姿態,會被說成剛愎自用,固步自封!到底放不放下,關鍵得看彼此心中的份量吧,是不是在乎呢,夠不夠格呢?

世間有太多類似模稜兩可的說辭或者不置可否情境,多數也在一念之間。比如,「說得多了,有人覺得傻逼;一句不說,有人覺得裝逼」。哪些話不得不講,哪些可以少講,哪些話不可不講?有人說,「懂你的人,不需要解釋;不懂的人,沒必要解釋」!這兩句話似乎道盡了世間所有關係:

懂你的人,已經對你全面了解,心有靈犀。夫妻間的相敬如賓,知己間的相視一笑。開口說上一句,便已心領神會下一句。省去繁文縟節,不需開場白,不需要過多的言語。

不懂你的人,「你永遠無法滿足所有人」,你有你的陽光道,我走我的獨木橋;你愛在寶馬里堵,我願騎著單車逍遙;你有你的「大漠孤煙直」,我有我的「清泉石上流」;你有你的快意恩仇,我有我的俠骨情長;你有你的豪邁,我有我的婉約;淡然視之,便可知足常樂!

然而,有的時候,從「不懂」到「懂」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過程的。在這段過程中,有的人真的永遠「不懂」了,有的人慢慢變「懂」了。「我不問+你不說=這就是距離; 我問了+你不說=這就是隔閡;我問了+你說了=這就是尊重;你想說+我想問=這就是默契; 我不問+你說了=這就是信任」。

正如,「朋友」二字是很獨特的。人們可以加一個字成就一段友誼,一份姻緣,一個未來;也可以不加一個字拒人千里之外。加與不加,都可能是一輩子!

「沒有人無緣無故出現在你的生命里」。很多人闖進你的生活,只是為了給你上一課,然後轉身離開;有的人闖進你的生活,為了你留了下來,陪伴一生。

人生是路,朋友是樹。

路要勤養護,樹要常澆注。

撞樹看清路,累了靠靠樹。

「相逢一笑」的人生,不善言辭,過於真實!

「清風自來」,真的還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詩鑽研 的精彩文章:

TAG:品詩鑽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