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一些明顯不符合普遍審美的作品會被認為是藝術珍品?

為什麼一些明顯不符合普遍審美的作品會被認為是藝術珍品?

說到藝術,不可不避開阿瑟丹托,這個當代的藝術審視者。他在看了沃霍爾展覽之後驚恐不已,回家後做了個實驗「紅方塊實驗」:丹托構想了這樣一個展覽,有九幅尺寸質地相同的畫布,塗滿了相同的紅顏料。

第一幅是克爾凱郭爾描述過的一幅畫,題目是「以色列人穿越紅海」;第二幅是由一位心理洞察力極強的丹麥肖像畫家創作的作品,名字叫「克爾凱郭爾的情緒」;第三幅題名為「紅場」,機智地表現了莫斯科的風光;第四幅是極簡主義繪畫,碰巧的是,它的標題也叫做「紅場」。

第五幅是宗教繪畫,題名為「涅槃」;第六幅 是由馬蒂斯的門徒捉筆的靜物畫,叫做「紅桌布」;第七幅是來自喬爾喬內作坊的敷了底色的畫布;第八幅是用鉛紅上色而不是敷了底色的畫布;第九幅是藝術憤青 J先生拿來參加展覽的題名為「無題」的作品。

前六幅顯然都是藝術品。第七、八幅顯然都不是藝術品。第九幅是件有爭議的作品,丹托勉強算它是藝術品,卻宣稱它是「空洞」的。

?所以,什麼是藝術?丹托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寫了無數文章,不再贅述,總之,已經遠遠不再是我們最初所和審美聯繫起來的那個藝術了。藝術可以表現丑嗎?可以,而且這在藝術史中舉足輕重。艾柯就出了一本超厚多圖慎入的書丑的歷史,如果有機會翻閱一遍其中的圖,你會渾身難受,面部扭曲,有異物感和嘔吐感……這不是說它們是糟糕的藝術品,正相反,很多是傑出的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灤新搞笑匯 的精彩文章:

怎麼樣給旅行一點意義呢?

TAG:灤新搞笑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