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幣圈」迎來G20審判:數字貨幣正規化道路仍不明朗

「幣圈」迎來G20審判:數字貨幣正規化道路仍不明朗

當地時間3月19日-20日,20國集團領導人峰會(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將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召開。關於數字貨幣監管的問題早早被列入議程,成為萬眾焦點。目前已知的加密貨幣討論會一共有兩場,分別於周一和周二舉行。


國際監管共識難達成

據悉,20國集團目前正在邁向一個共識,即數字加密貨幣「缺乏主權貨幣的特徵」,不是貨幣,但是是一種資產。這就意味著交易數字貨幣可能需要課徵資本利得稅。

但對於監管細節目前各國仍難以達成共識:數字貨幣該管,但是怎麼管?各國政府監管尺度不一,分歧明顯,外界普遍認為可能無法在這次峰會達成國際共識。

與會官員的隻言片語透露「各國都認為管得太嚴不太好」。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則在峰會期間表示,數字貨幣需要一些監管,但也要避免阻礙創新。

稍早英國央行行長、FSB(金融穩定委員會)主席卡尼給各國央行行長和財長的一封信提到,加密貨幣目前不會對全球金融穩定構成風險,支持對於現有的加密貨幣管理法規進行修訂,但希望避免制定新的加密貨幣法規。同時FSB也拒絕了G20成員國監管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請求。

這也坐實了關於數字貨幣的國際共識將難以達成的判斷。

G20透露的信息被投資者視作利好,上周暴跌到7400美元/枚的比特幣在周一攀升到了8200美元/枚。過去一周焦急等待「審判」的「幣圈」似乎暫時解開頭頂的懸劍。

比特幣一周走勢圖 數據來源:coinmarketcop

「幣圈」投資者對於市場的大起大落反應各異。獨角區塊鏈在知名區塊鏈論壇巴比特瀏覽發現,有的投資者對於動蕩依舊保持信心,認為比特幣還要漲;而有的則擔驚受怕、如履薄冰。


各國監管態度:法國變臉,亞洲謹慎

早在2月上旬,德國和法國的財政部長就曾共同呼籲取締比特幣和類似的加密貨幣,在寫給G20峰會的一封公開信中表示,數字代幣「可能會給投資者造成嚴重威脅」,甚至有可能影響金融系統的長期穩定。

而據法國媒體3月15日報道,法國金融市場監管局(AMF)卻準備出台相關法規使首次代幣發行(ICO)合法化,以鼓勵新型融資方式在該國的發展。而在此不久,AMF還宣布將15個加密貨幣和加密資產投資網站加入黑名單,理由是涉嫌非法向法國居民提供加密貨幣或相關數字資產投資建議。

法國態度的大幅轉變讓人詫異,甚至讓人懷疑加密貨幣成了政治博弈的工具。

俄羅斯對數字貨幣的態度則相對開放,不僅合法化挖礦行為,為各國礦工在俄挖礦提供便利,還立即起草數字金融法案。總統普京下令發行國家數字貨幣來避免國際金融制裁,但政府尚未承認數字金融資產是合法支付手段。

日本已於去年立法通過比特幣作為一種合法的支付方式,但日本政府仍表示擔心數字貨幣被用於洗錢。而韓國繼規定全面實施虛擬貨幣實名交易制後,韓國央行行長稱將加強數字金融創新的研究,以降低由於數字貨幣出現而導致金融不穩定的風險。

中國曾經是數字貨幣交易的全球中心,但政府隨即出台了很多管制措施,比如取締數字資產交易所和ICO,禁止在線訪問海外交易平台並切斷比特幣礦工的權力。中國香港管制相對寬鬆,但仍禁止平台在未被官方允許的情況下把數字貨幣像證券那樣交易。台灣地區及一些東南亞國家對加密貨幣的態度多為觀望。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則一直在審查從ICO到數字貨幣沖基金再到交易所的所有事情,未來如何規制這個行業還有待觀察。大公司開始站隊,Facebook,Twitter和Google紛紛宣布禁止ICO和加密貨幣的廣告投放,這也直接導致了上周比特幣價格大跌。

綜合近期各國數字貨幣監管動態和舉措,可以發現各國政府對數字貨幣的態度分歧很大。是否承認其貨幣屬性?如何納入正規化監管?該疏還是該堵?G20國家面面相覷,不一而同。


「幣圈」對監管的態度:擁抱改變

中國區塊鏈創業者因為監管緣故,開始從「炒幣」、「ICO」不斷往區塊鏈應用落地研發轉變。監管之下,他們並沒有「談鏈色變」,而是積極擁抱改變,這對於區塊鏈的未來無疑是可喜的變化。

用戶實名制區塊鏈技術價值社區NRC創始人嚴志,近日在獨角區塊鏈舉辦的沙龍中提出,區塊鏈技術必須 「和政府和解 」:不要抱任何的幻想,匿名區塊鏈不可能和政府和解,任何一個國家的金融秩序是絕對的,而實名區塊鏈技術可以做到這一點。

開發了區塊鏈身份識別系統OFID的領主科技創始人劉大鴻,對獨角區塊鏈說:「我們認為基礎平台的搭建和應用開發比單純的『炒幣』更有價值,對社會的作用也更大。」

永旗鏈創始鄭國雄對區塊鏈技術在中國的發展也表示看好:政府其實一直在支持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比如深圳市政府已經發出了政策,發展好了還有政府的補貼,這是一個明確的政策支持。山東、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到廣東都有支持區塊鏈的政策。

但是必須是真正的區塊鏈,而不是炒幣。」鄭國雄強調。

雖然數字貨幣的國際正規化道路仍不明朗,但似乎有些玩家已經找到了各自的生存之道。區塊鏈技術未來的發展如果能擺脫「炒幣」和「ICO」帶來的泡沫,而嚮應用層面發展,或許能讓這項革命性技術呼吸到更多自由空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獨角金融 的精彩文章:

依託手機NFC的小米支付,能在公共交通領域趟出一條路嗎?

TAG:獨角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