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平安披露四大獨角獸孵化路徑 陸金所上市未列時間表

平安披露四大獨角獸孵化路徑 陸金所上市未列時間表

證券時報記者 鄧雄鷹 潘玉蓉

2017年日賺2.44億元的中國平安在2017年啟動從「資本」驅動型向「資本+科技」雙驅動型轉型,成功孵化出四家科技「獨角獸」。3月21日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中國平安在科技板塊的發展布局,成為市場的關注熱點。這幾家「獨角獸」公司上市籌備情況如何?平安如何快速、批量孵化「獨角獸」公司?平安管理層一一揭開了面紗。

「獨角獸」煉成記

2018年,中國平安一舉推出四家「獨角獸」公司(指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創業公司),其中「年齡」最大的陸金所成立不到7年,「年齡」最小的平安醫保科技成立不到2年。

據中國平安2017年報披露,平安好醫生、平安醫保科技和金融壹賬通投後估值已分別達54億美元、88億美元和74億美元,加上2016年估值已達185億美元的陸金所,四家科技「獨角獸」估值總計超400億美元。

平安不僅建成了一系列金融科技和醫療科技平台,且部分核心技術已對外輸出。

平安集團總經理任匯川認為,不僅是技術公司積极參与科技創新浪潮,傳統金融公司也應該參與,參與的核心要素包括:要有資本實力進行研發;要有很好的客戶群基礎;要有足夠豐富的場景和足夠豐富的數據;要有戰略人才;要有前瞻性。

據介紹,平安集團過去10年科技研發投入費用約為500億元,2017年投入70億元,未來10年每年會將收入的1%投入到科技研發中。

平安集團首席運營官兼首席信息執行官陳心穎認為,公司怎麼做科技投入,怎麼挑選新業務,怎麼孵化新業務,也非常有講究,不是隨便亂投。在她看來,科技投入主要圍繞兩個目的,一是服務主業,二是輸出科技,建立增長新引擎。公司目前聚焦人工智慧、區塊鏈、雲、大數據、安全等五大核心技術。在孵化新客戶業務方面,則要遵循五大原則四大階段。

五大原則包括有入口、有門檻、有規模、有價值、可複製。陳心穎說,平安選的每一個業務市場潛力都非常大,這些技術和業務模式都要能夠複製到很多城市,甚至有一天可以複製到海外去。

她認為,按發展歷程來說,新興公司的成長過程大抵需要經歷建平台、聚集流量、提升收入、盈利四個階段。雖然每個公司所處行業不同,切入點和商業模式也不同,但都會按照這四個階段成長。

陸金所上市未列時間表

任匯川表示,公司發展動力正從過去的資本驅動型轉向資本+科技雙輪驅動型,未來平安除了做垂直的金融服務,也會做平台。

任匯川還稱,針對科技創新型企業,會更多吸引能夠承擔風險的投資者進入。

不過,談及陸金所等子公司的上市籌備情況,平安集團管理層沒有具體回應。

陳心穎表示,目前公司整個科技板塊實現了37億元正利潤,發展狀況比較好。公司堅持根據自身業務發展和對市場的判斷開展對外融資。「每一家我們都會非常認真地去考慮,根據市場、業務的發展,只要可以的話,我們一定會第一時間披露出來。」她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景網 的精彩文章:

海南瑞澤:2018年2月份起可以合併廣東綠潤報表
鬧劇還是試探?美國副財長「終結」中美經濟對話 隨後又否認

TAG:全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