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喝酒真的可以助眠嗎?

喝酒真的可以助眠嗎?

科學慧眼來了!

識別謠言!我有慧眼!

科學慧眼

今日問題

喝酒真的可以助眠嗎?

長夜漫漫,睡不著怎麼辦?許多人認為,酒精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抑製劑,所以睡前飲酒有助於更好入眠。這是真的嗎,喝酒真的可以助眠嗎?科學慧眼專家為你解讀。

@醫學江湖DrX

同濟醫院神經外科醫生

結論放在前面,喝酒不能改善睡眠。

問題是,為什麼那麼多認為喝酒可以助眠呢?

下面就給大家好好分析一下:

1、為什麼會「酒勁上來」?

大家都知道酒精的學名叫乙醇,乙醇進入體內,很容易通過胃腸黏膜進入血液當中,乙醇在人體內的代謝過程95%是靠肝臟分解的,如下圖:

酒精的代謝主要分為2個過程,乙醇到乙醛,乙醛到乙酸。

乙醇到乙醛的過程:需要肝臟中的乙醇脫氫酶參與,不同的人體內的乙醇脫氫酶含量都差不多,這個過程一般都可以完成,當然攝入酒精量過大的話,分解起來也會比較慢。乙醇聚集體內,會刺激胃黏膜,出現胃部不適,同時會抑制神經系統,導致昏昏欲睡。

這個代謝速度接近,所以每個人喝酒之後「酒勁上來」的時間都差不多。這時候很多人會感覺到想睡覺。但是隨著酒精進一步分解,代謝產物乙醛就會產生「興奮」的作用。

乙醛到乙酸的過程:如果不能及時分解,乙醛的毒性會導致臉部發紅,搏動性頭痛、頭暈、心慌、噁心等癥狀。只有分解成乙酸才能代謝掉,但是由於體內的每個人的乙醛脫氫酶含量不同,所以有些人難以代謝,就會導致頭痛、心慌等癥狀長期持續。

無論你的代謝速度如何,但是幾個小時候之後,很多是在後半夜的時候,酒精的作用逐漸消失之後,就會引起失眠多夢,總的睡眠質量下降。所以睡前飲酒並不能改善睡眠,而且會使得睡眠變得更淺了,斷斷續續。

2、什麼是「酒後寒」?

另外,以上兩個轉化過程,都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有「酒後寒」,就是應為出現能量大量丟失,出現了面色蒼白、全身發冷的癥狀。 還有一個原因是喝酒是神經興奮、血流速度加快,但是這個時間一過,體溫丟失、就會出現寒冷的感覺。

然而酒後引起的睡眠與正常生理性入睡完全不同,酒後入睡其大腦活動並未休息,甚至比不睡時還要活躍得多。

3.喝酒睡眠有哪些壞處?

主要的損傷在於三個系統: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

神經系統:長期睡前飲酒會引起腦細胞受損,出現不同程度的腦供血不足,同時也出現腦缺氧狀態。所以容易引起頭暈、頭痛、白天沒精神等一些臨床癥狀。

消化系統:酒精刺激胃黏膜,又需要肝臟進行大量的轉化工作,加重肝臟負擔。

呼吸系統:酒精會使支撐下頜的肌肉鬆弛,從而使呼吸道出於受阻狀態,根據各種調查數據發現,也就是我們最常見到酒後「打呼嚕像打雷一樣」的感覺!

想要喝酒助眠,只會適得其反,為你的和家人的健康,請遠離酒精!感謝您的分享!

@在人間

資深媒體人

我們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在睡不著的情況下都會服用一些安眠藥,但是長期服用安眠藥是不好的,我們應該注意下,比如造成我們對安眠藥幫助睡眠越來越依賴,本文將簡單的講述下關於服用安眠藥的一些副作用和注意事項,以及我們睡不著可以採取的其他的一些方法,希望能夠對大家有幫助。

我們首先來看看服用安眠藥持續時間比較長的情況下容易發生的一些癥狀,比如長期服用安眠藥會造成記憶力降低,而且如果是年齡比較大一些的人長期服用安眠藥可能引發老年痴呆。

其他的長期服用安眠藥可能出現的現象有就是產生對安眠藥物的依賴,如果某一天沒有吃藥的話,失眠睡不著的癥狀可能會更加的嚴重,而且我們要注意,服藥後第二天可能會出現一些出現頭暈、頭痛、精神不好,想睡覺等的情況。

我們應該怎樣使用安眠藥呢,首先使用認真聽取醫生的安排,喝葯前認真閱讀說明書、不要隨意的增加安眠藥的用量,服用完藥品及時休息,如果在服用其他藥物葯的同時服用請諮詢醫生。

為了更容易睡眠,我們應該多吃清淡而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飲食,強身健體,睡眠的用具要合適,姿勢舒服,提高睡眠的環境,不要在晚上食用一些豐盛油膩,含咖啡因的食物,導致不舒服,希望能夠對大家有幫助。

在晚上睡覺前可以稍微做做運動,或者白天去鍛煉身體,能夠增加睡眠質量,晚上睡覺前不要喝太多的水,睡覺前可以喝點牛奶,放鬆心情,可以泡下腳對睡眠有好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企鵝科學 的精彩文章:

嘿朋友,如果真的是你請打招呼
科學家在火星近地表發現高純度水冰

TAG:企鵝科學 |